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中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TPA为提取剂,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铅和镉,多次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方法可靠,精密度和允许偏差都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DTPA为提取剂,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中的有效态铅和镉,多次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对比试验表明,其方法可靠,精密度和允许偏差都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研究4种不同浸提试剂(H2O、HCl、CaCl2、DTPA)的提取条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土液比),同时选择4种类型土壤(褐土、棕壤、栗钙土、潮土)进行生物相关分析,对4种浸提剂提取土壤有效态Ni的效果进行比较与选择。结果表明,提取温度25~30℃范围内,Ni提取量除HCl外无明显变化,随着平衡时间的延长和土液比的减小,Ni提取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提取剂提取有效态Ni量与植物Ni吸收量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较好地反映出植物Ni危害状况。综合对比4种浸提剂的提取能力、提取灵敏度以及生物相关性等指标,提出DTPA可作为不同类型土壤有效态Ni的通用提取试剂。  相似文献   

4.
以全国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为数据源,依据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筛选出时间、空间分布不连续的3组402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1%~2.5%、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2.5%~4%、pH值7.5~8.5与有机质含量1%~2.5%和阳离子交换量均为15~30 cmol(+).kg-1的土壤条件下,土壤中的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652,0.372;以上3种土壤条件下均能在Cd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7+0.369X+0.164X2-0.043X3(R2=0.881,P<0.001);Y=0.01+0.619X1.630X2+2.585X3(R2=0.475,P<0.001);Y=0.335-5.941X+39.123X2-78.075X3(R2=0.244,P<0.001)。相对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而言,由于各回归方程来自自然条件下的大样本田间统计,对农业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全国重点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为数据源,依据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筛选出时间、空间分布不连续的3组402个土壤样品,对土壤中Cu有效态含量与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1%~2.5%、pH值5~6.5与有机质含量2.5%~4%、pH值7.5~8.5与有机质含量1%~2.5%的3种土壤条件下(阳离子交换量均为15~30cmol(+).kg-1),土壤中Cu的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0.694,0.617;3种土壤条件下均能在Cu有效态含量与全量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8.409-0.558x+0.019x2(R2=0.492,P<0.001),y=e(2.902-29.884/x)(R2=0.518,P<0.001),y=9.011-1.206x+0.059x2-0.001x3(R2=0.535,P<0.001)。相对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而言,上列回归方程来自自然条件下的大样本田间统计,对农业生产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成都平原46个样点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Cd、Cu、Pb、Cr、Zn)含量及其组成,以及在各样点种植的油菜各器官对重金属的累积特征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最高的是Cd,其次分别为Pb、Zn、Cu,最低的是Cr;Pb、Cd主要累积在油菜的壳部,而在籽粒中累积最低;Cr、Cu主要累积在油菜的根部和壳部,而在茎部中累积最低;Zn主要累积在油菜的籽粒,而在茎部累积最低。土壤中活性态重金属的含量与油菜各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油菜籽粒中的Cu与土壤中的活性态Cu呈显著正相关;油菜根部中的重金属与土壤中的活性态重金属均呈负相关关系;油菜壳部和茎部的重金属与土壤活形态重金属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我国镉的土壤污染现状,将其与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壤中镉的最大允许浓度作了比较。阐述了目前镉污染修复的几种途径,为镉的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好氧培养试验,对不同有机肥中NO3--N与NH4+-N的矿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粪和猪粪培养10 d后、牛粪培养30 d后,NO3--N矿化率快速提高,使土壤NO3--N含量上升;鸡粪堆肥培养10 d后、牛粪堆肥和猪粪堆肥培养60 d后,矿化率开始上升。经过堆肥处理的有机肥NO3--N矿化率明显低于未堆肥产品,而且矿化高峰期延迟。培养90 d后NO3--N矿化率趋缓,培养120 d后NO3--N的矿化率分别为:鸡粪42.6%、牛粪24.0%、猪粪22.6%、鸡粪堆肥23.4%、牛粪堆肥16.0%、猪粪堆肥18.0%。随培养期延长,施肥土壤NH4+-N含量迅速下降,培养5 d时低于对照土壤、15 d后接近或略高于对照土壤。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NO3--N含量,对NH4+-N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基于原子和热腔相互作用下的多粒子未知态的隐形传态方案,利用N个EPR原子对及N个热腔连续地将多粒子的未知态进行传送.该方案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在于它允许腔在初始状态存在光子,并且可以和外界环境发生能量的交换,同时避免了腔场对隐形传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重庆地区沼气肥的基本性状、养分物质含量、毒性重金属及其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沼气肥的pH值范围为中性到微碱性。沼气肥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及变异主要受发酵原料的影响。沼液全量和水溶性氮磷钾养分平均含量均以K>N>P,沼渣则以P高于N、K。沼液的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为Ca>Mg>Fe>Zn>Cu>Mn,沼渣则为Ca>Fe、Mg、Mn>Cu、Zn。沼液毒性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为全As>Cr>Cd>Pb>Hg,而沼渣则为全Cr>As>Pb>Cd>Hg。沼气肥重金属含量的变异很大,以猪粪发酵而成的沼气肥(沙坪坝区)毒性重金属含量(除As外)均低于以猪粪+农作物废弃物为发酵原料的沼气肥(涪陵区),且毒性重金属的变异也较小。除Pb外沼液毒性重金属均存在不同超标现象,并以As较严重。沼渣的毒性重金属含量均在允许范围内,农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腐植酸对固废拆解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腐植酸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方法]在固体废弃物拆解地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不同用量的滩涂泥提取的腐植酸,测定土壤中水溶态和有效态重金属Cu、Zn、Pb、Ni的含量。[结果]腐植酸能有效络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加入腐植酸后,污染土壤中的水溶态和有效态重金属Cu、Zn、Pb、Ni的含量均明显下降。当100 g土样中加入30 mg腐植酸时,腐植酸对污染土壤中水溶态重金属Zn、Cu、Pb、Ni的去除率分别为38.6%、50.9%、45.5%、23.9%,对有效态重金属Zn、Cu、Pb、Ni的去除率分别为28.9%、64.7%、31.0%、53.5%。[结论]腐植酸可以有效修复固体废弃物拆解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每100 g土壤中加入30 mg腐植酸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污染花生(Arachis hypogaeaL.)籽实中镉(Cd)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它们对膳食健康的风险性。结果表明,在土壤Cd含量不超标的情况下,供试花生籽实的重金属Cd含量在0.21~0.748 mg.kg-1间,测定值全部超标,且达食品Cd限量标准的1~4倍;花生籽实种皮的重量只占籽实的2.15%~2.94%,但由于其中Cd浓度高达1.101~1.952 mg.kg-1,建议可以去皮食用花生籽实,以降低其对人体膳食健康的影响。花生籽实各营养成分中Cd占总Cd的比例顺序为蛋白质>残渣>脂肪;花生脂肪中Cd含量随花生籽实中全Cd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显著,而蛋白质中Cd含量随籽实全Cd含量的增加而显著线性增加。供试花生籽实进入人体后的Cd总摄入量TD I(total dailyintake)占最大允许摄入量的比值,即%AD I值为114.1~221.3,其中脂肪的贡献率为0.027%,蛋白质的贡献率为99.973%。因而,将该Cd污染花生籽实作为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拟降雨(雨强7mm.h-1,连续降雨195min)对太湖流域花卉地径流中磷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施肥,径流中各种形态磷浓度相对保持较稳定,不随时间而变化。生物可利用磷是磷流失的主体,占TP的57% ̄85%。施肥显著提高了径流中各形态磷浓度,尤其是生物可利用磷,其浓度由0.16mg.kg-1上升到0.73mg.kg-1,远高于水体允许临界值0.02mg.kg-1。施肥处理的径流磷流失量为8.22g.hm-2,是对照的3倍。避免雨前施肥可大大降低花卉地径流向水体输入生物可利用磷。  相似文献   

14.
鸡粪生物炭对土壤铜和锌形态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00℃制备的鸡粪生物炭既可以固定碳和重金属,又可以克服鸡粪不当处理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但由于鸡粪中Cu和Zn的含量较高,因此使用时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本文研究了温室大棚中土壤培养和小白菜盆栽下施用鸡粪生物炭对土壤Cu和Zn形态以及植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鸡粪生物炭可以明显增加土壤pH,减少土壤有效态Cu含量,小白菜盆栽条件下鸡粪生物炭对有效态Cu抑制程度小于土壤培养。空白土壤中施入鸡粪生物炭后有效态锌的含量增加了6.19 mg·kg~(-1),使用鹿粪则可以减少鸡粪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Zn含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培养时间的延长,施用鸡粪生物炭可降低酸溶态与可还原态Cu的比例,增加残渣态Cu比例,提高施加鸡粪生物炭处理中可氧化态与残渣态Zn比例。高温高湿环境下施用2%鸡粪生物炭能够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增加小白菜干重,减少小白菜根部重金属Cu和Zn含量,降低Cu和Zn的根富集系数,二次盆栽后添加鸡粪生物炭还能够降低小白菜茎叶部Cu和Zn的含量。以上结果说明,鸡粪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可引起短时间的污染风险,且Zn的污染风险大于Cu,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鸡粪生物炭既可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减少Zn的释放,又能固定Cu和Zn,从而减少植物对Cu和Zn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铅镉的化学形态和有效态的提取与分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土壤中铅镉的形态和有效态的提取与分离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选择了铅,镉的最佳形态和有效态提取剂,建立了土壤中铅,镉的形态连续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剂的提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淹水土壤有效态硒提取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几种肥力水平与含硒量差异较大的土壤连续两季(次)盆栽水稻,以植株含硒量和吸硒量作参比标准,对6种提取剂所提取的有铲态硒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剂与水稻植株提取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提取剂有水和0.03mol/LNH4F-0.025mol/LHCl;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的取剂为0.2mol/LK2SO4,除第一季(次)水稻植株的吸硒量外,0.5mol/LNaHCO3和AB-DTPA与  相似文献   

17.
以允许卖空的风险证券组合投资有效边界、有效集研究为基础,分析了无风险投资的引入对风险证券组合投资有效边界,有效集的影响,并给出了无风险投资与风险组合投资再组合的有效边界,有效集等若干数学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新疆农田土壤中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中的有效态锰下降了53.58%,有效态铁下降了33.41%,有效态铜下降47.51%,锌和硼的有效态含量略有提高;调查的7种土壤类型中锌的含量差异较小,铁、锰、硼和铜4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有效态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有效态镉提取条件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4种提取剂在不同温度。时间和土液比条件下,对褐土有效态镉含量分别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提取镉量未产生明显影响,随提取时间延长和土液比减小,提取镉量有逐渐增加趋势。提取率随土壤镉污染加重和土液化的减小,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钝化剂种类和粒径对复合污染土壤镉铅有效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钝化剂种类和粒径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通过添加三个粒径(60~100、100~200、>200目)下的四种不同钝化剂(自制无机型钝化剂、石灰+生物质炭、硅藻土、磷矿粉),研究钝化剂种类和粒径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有效态Cd、Pb的影响。钝化60 d之后的结果表明,自制无机型钝化剂、生物质炭+熟石灰和磷矿粉均在>200目粒径下对土壤有效态Cd的钝化效果最好,较对照分别减少了9.54%、13.93%和11.08%;其中,硅藻土在100~200目的粒径下效果最佳,有效态Cd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2.35%。自制无机型钝化剂、石灰+生物质炭、硅藻土和磷矿粉对土壤有效态Pb的钝化效果都在>200目的粒径下最好,有效态Pb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了17.81%、18.70%、11.54%和22.19%,其中磷矿粉的钝化效果最佳。研究表明,自制无机型钝化剂、石灰+生物质炭和磷矿粉都是粒径越小钝化土壤重金属Cd、Pb效果越好,可能是由于较小粒径更有利于Cd和Pb由活性态向非活性态转化,硅藻土对Cd、Pb的钝化效果在三个粒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