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兴安岭林区为我国重点火险区,经常发生特大森林火灾。1987年发生了震惊中外大面积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133万公顷,损失惨重。其中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道路网密度仅1.5米/公顷,难以阻挡大火的蔓延。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力,增加防火林带的阻火效应,增加阻隔网络密度,可大大提高控制大面积森林火灾的能力。大兴安岭林区是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地带性植被。兴安落叶松成过熟林,林冠稀疏,林内阳光充足,因而易燃性杂草丛生。加上成过熟林下有大量杂乱物,遇到干旱和大风天气很容易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另外,兴安落叶松针叶每年脱落,细小密实度大,落叶形成地毡状,结构紧密难燃。故东北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自开发建设以来,由于森林火灾、森林采伐及各种人为对森林的破坏,再加之气候变暖多种原因,导致林区多年冻土的不断退化。以兴安落叶松的特殊性为例。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森林火灾对兴安落叶松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大兴安岭林区的特大森林火灾,烧毁有林地一百余万公顷,宝贵的森林资源付之一炬。 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用材树种是兴安落叶松,其木材产量占全区木材总产量的70%~80%。因此,该树种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恢复与更新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仅以兴安落叶松在火烧后结实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以来,由于森林火灾、森林采伐及各种人为对森林的破坏,再加之气候变暖等多种原因,导致本区多年冻土的不断退化,以及兴安落叶松的逐步北移。为使寒温带冻土森林实现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寒温带林区的特殊性,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是我国寒温带典型的森林类型,广泛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由于其在冻土地区能维持稳定生长而备受关注。本文以寒温带典型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的生理、生态及生长状况为切入点,整理归纳兴安落叶松林的自身特性及其演替更新规律,参照现阶段对于兴安落叶松林的培育经营方式,结合林分实际状态提出合理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以保证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的稳定健康生长,进而有效提高森林生产力,保持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寒温带针叶林区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森林中最主要的树种之一。近年来,在以“营林为主”方针的指导下,兴安落叶松的幼林面积正在不断地增加,其长势喜人。但是个别地区由于生态比例失调,营林措施不得力,致使落叶松的病害也不断增多。例如在乌尔旗汉、原林、库都尔、伊图里河等地区,兴安落叶松的枝干有溃疡病。主要是兴安落叶松癌肿病、兴安落叶松梭溃疡病及兴安落叶松红疣溃疡病(红疣枝枯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最冷小镇"呼中被称为"森林腹地,兴安之巅"。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2%,兴安落叶松约占所有树木种类的80%。樟子松、云杉、白桦和杨柳等树木点缀在兴安落叶松之中。呼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原生落叶松生态保护区,落叶松用它那灿烂无边的金黄色,抒写着大兴安岭酣畅淋漓的秋色之赋。  相似文献   

8.
林火对森林虫害发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海清  郭福涛 《林业科学》2006,42(12):77-82
对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伊春、牡丹江等林区近5年的火灾过火林地进行森林虫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及黑河林区森林过火后主要虫害为天牛和小蠹类;伊春林区食叶害虫种类较多,但危害较轻;牡丹江林区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严重.森林火灾后林内蛀干害虫大量发生,树干熏黑高度是影响虫害发生数量的一个重要因子.火烧强度与虫害发生数量呈正相关性;天牛及小蠹类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线性关系明显;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白桦林的虫害发生数量与树干熏黑高度相关性较高,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域辽阔,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主要树种除兴安落叶松、白桦、山杨外,还有樟子松、蒙古栎、甜杨.甜杨是速生树种,也是河流沿岸兴安落叶松林的主要伴生阔叶树种.合理开发利用甜杨资源,对增加森林覆盖率,培育森林后备资源,解决企业“两危”,调节生态平衡,改变自然面貌,增加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火与兴安落叶松种子发芽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单建平  徐振邦 《林业科学》1990,26(6):545-549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自然分布区大兴安岭的立地条件和种子发芽条件的特殊性,导致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的特殊性。瘠薄的棕色针叶林土,生长季短、冬季漫长以及土壤表层较厚的死地被物层增加了天然更新的难度。然而兴安落叶松的天然更新效果却是令人满意的。兴安落叶松在母树林冠下更新良好,只是在某些林型如草类落叶松林的成熟林冠下更新不良;而在3—10年的择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平均每公顷有13500株幼树。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天然更新良好的奥秘何在?火灾后兴安落叶松的种子发芽条件如何?火灾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从天然更新的关键之一——种子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是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兴安落叶松的繁育,成了发展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的重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过去,兴安落叶松的繁育一直沿用播种育苗的方法。但由于种子丰收间隔期长(一般在3~5年),上树采种和种子调制又比较困难,加之落叶松花蝇对兴安落叶松种实的危害,造成了兴安落叶松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价格昂贵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大兴安岭林火历史,了解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规律,火灾时空变化,对该地区的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的更新生长发育和今后该林区林火管理都具十分重要意义。得耳布尔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北部,始建于1958年。笔者在该林业局不同地区选择6株被火烧过的兴安落叶松并伐倒。其中除一株树心腐朽查不出年龄外,最大一株为262年,最小一株185年,其余数株年龄分别为258、210、199年(见下表)。从火疤树分析,森林火灾发生在1741~1940年的200年内,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1741~1800年共60年,发生火灾6次,占火疤树所记载的火灾总次数的21.4%;第二期1801~1850年共50年,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可燃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刘晓东  王军 《森林防火》1995,(3):8-9,32
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可燃物模型的研究刘晓东,王军,张东升(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资源局)孙玉成,翁国胜,赵立群(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营林处)(哈尔滨市森林植物园)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少有的原始林...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考察目的兴安落叶松是我国的重要用材树种,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又是育苗造林的主要树种,在黑龙江省的分布非常广泛。自1949年以来,黑龙江省营造的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林,现大部份已郁闭成林。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危险性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严重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分布区,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地区。森林火灾对森林和人类都构成严重危害,它是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干扰因子中最重要的。文章研究主要利用树木年轮年代学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韩家园林业局7个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树轮为基础,依据树轮火疤,通过交叉定年重建了该地区164a的火灾历史,并用火历史分析软件FHX2得出韩家园兴安落叶松的火灾间隔期为22.2a,火灾轮回期为42.6a。林火主要以早材火为主,占该地区火灾总数的70.0%,晚材火和休眠火所占比例为30.0%。进而对韩家园地区林火发生的气候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与火灾发生当年的叠加点事件分析(Superposed Epoch Analysis,SEA)达到在95%的显著水平,即在太平洋年际涛动(PDO)呈负相位时,火灾较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6.
潜在温室气体CO气体通量相关研究很少,多集中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作为我国北方寒温带最大的天然林,研究该森林土壤CO变化特征具有典型性与创新性.于2020年6—9月采用加拿大LGR-N2O∕CO分析仪持续测定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CO气体通量及土壤温湿度,分析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气体通量的变化特...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1980-1999年乔木燃烧释放碳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空格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主要乔木树种1980-1999年间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林区20 a间各林型过火面积分别为:兴安落叶松林437 947.34 hm2,樟子松林20 938.70 hm2,针阔混交林142 526.95 hm2,白桦林168 531.57 hm2,蒙古栎林1 374.97 hm2.2)通过MultiC/N3000测定得出各树种地上部分含碳率平均数值,兴安落叶松为42.34%,樟子松为41.20%,白桦为42.01%,山杨为39.21%,蒙古栎为39.79%,2种针叶树平均含碳率为41.77%,3种阔叶树种林分平均含碳率为40.30%.主要乔木树种地上部分平均含碳率值均小于目前国际通用的0.45. 3)大兴安岭林区20 a间各类型森林火灾乔木损失生物量为7.31×106~11.57×106 t.其中,落叶松林乔木损失量占总损失生物量的61.80%~62.38%;其次为白桦林,占总损失生物量的26.53%~26.81%.4)大兴安岭林区20 a森林火灾乔木释放碳量为3.04×106~4.78×106 t,平均每年释放碳量为1.52×106~2.39×106 t,占全国森林火灾释放碳量的7.51%~11.81%.各乔木树种中落叶松火灾释放碳的比例最高,约占总释放量的2/3左右;其次为白桦,占总释放量的1/4左右;其他树种释放较少,共占1/12左右.研究结果将为正确认识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碳平衡及评价森林火灾对全球生态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林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优势森林群落。目前,该林区正在对其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商品材年产量已接近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为了使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对兴安落叶松林的采伐更新问题已经予以关注。一、兴安落叶松林天然更新的能力及其重要意义根据历次更新调查综合统计,兴安落叶松林林冠下已有大量幼苗、幼树,平均每公顷约9,000株,平均频度42%。按更新标准衡量,  相似文献   

19.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5.6特大森林火灾后,恢复火灾迹地森林的任务十分艰巨。鉴于大兴安岭主要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具有天然更新能力强的特点,以及企业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许多专家指出,大部分中度火烧区和部分尚保留有母树的重度火灾区,应该依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主的方法恢复森林。然而,生产实践表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作业效果并不十分稳定。现根据对此项作业多年的调查研究,综合有关材  相似文献   

20.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易燃物载量变化规律的探讨栗荣萍,罗贵平(大兴安岭林业科研所)(加格达奇林业局)朱万昌,张宏俊,刘芳生(大兴安岭林业科研所)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同其它燃烧一样受“三要素”的制约.即可燃物、火源和气候条件.其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