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明盘锦地区近年水稻主栽品种上灰飞虱种群动态特征,连续2 a对盘锦3个水稻品种上灰飞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2年各品种灰飞虱发生总量显著高于2023年,各品种间灰飞虱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上灰飞虱田间种群动态趋势大体一致,但2023年9月灰飞虱种群数量低于2022年同时期。  相似文献   

2.
三系杂交稻制种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以灰飞虱为传媒的病毒性病害。随着杂交稻制种年代的增加,条纹叶枯病已成为三系杂交稻制种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杂交稻制种生产的特点和灰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适时、适法防治灰飞虱,可有效防治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3.
在对威海地区灰飞虱发生规律的调查中发现灰飞虱多为长翅型,系外来迁移所致。灰飞虱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风向和阴雨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江苏盐城地区玉米粗缩病暴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盐城地区8个县(市)的调查研究发现,玉米粗缩病发生的轻重与当地灰飞虱发生数量、玉米播期、品种和播种方式、种植结构、耕作习惯及当年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灰飞虱的数量和玉米的播期是决定玉米粗缩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因子,其它方面都通过影响这两个因子而间接影响病害发生的轻重。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方式的多样化等因素有利于灰飞虱的发生,玉米感病品种的连片种植及播期的不规范等有利于灰飞虱传毒危害是导致玉米粗缩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与灰飞虱消长规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个播期种植感病品种掖单13,分别记载了不同播期玉米粗缩病发生程度、灰飞虱的落虫量,明确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传毒昆虫灰飞虱消长规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凡玉米出苗后与第一代灰飞虱成虫峰期相遇则粗缩病发病严重,并结合生产实际,探讨了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秧田灰飞虱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区灰飞虱连年大发生,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使水稻产量损失严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筛选防治灰飞虱的理想药剂和配方,遏制灰飞虱连年重发的势头,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危害,完善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005年,我们对防治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自身危害可造成水稻减产,由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为严重.简要介绍了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及传毒机制,总结了辽宁省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从农艺、物理、生态调控、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灰飞虱是禾谷类作物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的主要传毒介体,本地大面积种植的大、小麦是灰飞虱的主要越冬场所,春季繁殖一代后,转移到玉米、水稻上传播病毒病。近年来,泰兴市麦田灰飞虱发生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大、小麦上的主要害虫,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玉米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小麦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为了明确麦田灰飞虱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探讨其综合控制技术,有效控制禾谷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危害。近几年来,我们对麦田灰飞虱的发生规律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同时…  相似文献   

9.
利用近年来传毒媒介灰飞虱田间系统调查等结果,对玉米粗缩病在南通地区的突发成因进行分析,表明暖冬气候导致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期提前,与玉米苗期吻合;灰飞虱发生量大;传统的小麦、玉米套种方式以及一代灰飞虱田间防效差是造成玉米粗缩病突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以选择合适的玉米播种期,避开灰飞虱一代成虫迁飞期为关键,辅之于必要的田间药剂防治,控制虫量,减少毒源的控防对策。  相似文献   

10.
灰飞虱不仅直接危害水稻,还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传播媒介。为了探索防治灰飞虱及由灰飞虱引起的水稻病毒病的方法,本研究利用两步法快速高效构建灰飞虱RNAi载体,并应用于水稻遗传转化。针对灰飞虱的激活性蛋白激酶C受体(RACK)基因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一段200 bp的干扰片段,将干扰片段克隆到入门载体p ENTR,再经过LR反应使入门载体上的干扰片段整合入目的载体p ANDA,形成RNAi载体p ANDA-RACK,通过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水稻转化法转入武陵粳1号,获得20株经鉴定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为防控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提供了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