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被拾起那天起,一个“弃儿”的命运开始改写。看似漫不经心的背后,上演着一个励志的故事。一个聪慧善良的主人,一个知恩报恩的花儿,再度展示了一段人与花的情谊。  相似文献   

2.
《负荆请罪》这一作品的构思是由石头引起的。先在英德石堆中发现了这块有点象人形的石头,外形弓背哈腰,感到可以派点用场;但挑出后又想不出到底怎么用它。就这样多次拿起又放下,搁了一年多。当再次对它观察审视时,发现它不仅象个人形,皱纹还好象是把人五花大绑着。这时不由得联想到战国时“将相和”故事中“负荆请罪”一幕。《负荆请罪》的命题定下后,制作就有了主心骨。我想,如能用荆棘类植物,做成附石式盆景,用根来表现绳索,背上又有了荆  相似文献   

3.
在塑造人(动)物形象根艺作品时运用“点睛术”,不外两个原因:一是作品的需要;一是作者的喜欢,这都无可非议。如果在理论上加以限制,这不利于百花齐放,有碍根艺事业的发展。眼睛是五官的窗口,用“点睛术”给人(动)物形象一对富于乐感的眼睛,使之传“神”,怎能说是“画蛇添足”?不错,根艺贵在自然,以模模糊糊的朦胧为“美”,没有眼睛,可能与整体结构更为吻合。但在这各有所长的天平秤上,为什么非要苛刻“眼睛”。这里试以包其明先生的《跃跃欲试(鹤)》(《中国花卉盆景》1989·11、12合刊·P10,以下刊名略)和林祥梧先生的《鹤》(1989·10·P20)  相似文献   

4.
看到《老翁与小鹿》(1991年第12期26页)这件组合式根艺作品,马上吸引我的是构图的简洁、明快;人与鹿一仰一俯的神态,静中有动,情趣很浓。可一看命题,我茫然起来:“老翁与小鹿”怎么了?为什么“与小鹿”?能“与小鹿”吗?带着这一连串的不解,我又急读了介绍文字,结果,我失望了。  相似文献   

5.
制作根艺品,不仅注重形似,而且要注重神似。一件人物或动物根艺品的神似,主要表现在面部,特别是眼睛上。然而此类根艺品天然生成的眼睛虽然有,但不多,而有不少作品有面无眼,使人看了,缺乏一种“活”的感觉。因此,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人为地“画”上眼睛,是增强作品神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刊今年第八期刊出了张卫同志一根艺作品征名稿以来,我们收到许多来稿来信,从中可以看出,大家的思想极为活跃,想象也很丰富。现选发一部分,供参阅。给同一个作品,可以起几个不同的名。但倒底哪个最贴切?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说,灵机一动或信手拈来是“命不出好“名”的。“命名”也是创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须要反复推敲,认真对待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人从保护环境出发,好心地提出所谓枯木艺术,以取代根艺。我并不以为然。“枯”者,干枯、枯燥也。如果咬文嚼字地解释,“枯艺”除了被理解为干枯的或者枯燥无味的艺术外,又有什么更新更多的内涵呢?创作干枯、枯燥的艺术值得吗?提倡者认为,“枯艺”是指干枯的树根艺术。其实这不过是在做文字游戏,自我安慰而已。从已发表的“枯艺”的作品来看,完全地道枯死干朽的作品有几件?大多数的作品还不都是那些半死半枯干而实际上还活生生的树根所制成。这些半枯半生的树根所制成的作品,还不仍然是根艺品嘛?怎能说是“枯艺”呢?凡进山觅过树根的人们都知道,完全地道的枯死干朽的树根是少之又少,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相千  相似文献   

8.
一件优秀的作品,会让观赏者在心灵上产生无限的幽思遐想。怎样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更有奇趣、更有活力?对于盆景工作者来讲,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要更多地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多观察自然界的景物,捕捉自然美的灵性与神韵,并艺术地运用到盆景创作中去。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盆景与地域特点结合荆州古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楚文化的中心。战国时期的楚国都城遗址就在荆州古城附近。盆景的创作如何与本地景物相结合,与二千多年前我  相似文献   

9.
夫妻俩都是著名演员,事业有成,如日中天。一场变故之后,他们毅然抛弃“铁饭碗”,回乡下老家搞种植养殖。夫妻俩在艰苦的环境中屡败屡战之后,摸索出一条致富道路,在田园舞台上演出了一幕人生喜剧。不懂技术、“细皮嫩肉”的戏曲演员在农村能够创业致富,那些身强体壮,精力充沛,终年守着青山绿水,仍在喊叫没有钱花的人们,不应该从中悟出一点道理吗?  相似文献   

10.
阿光谈话     
1 青海李金龙朋友问:我是个山区的青年农民,小时就理想很多,但我知道自己的条件,我手里没资本,要想搞经营,怎么开始呢? 答:你怎么能说你没资本呢?你自己难道不是资本吗?铁人王进喜的一句名言一直在阿光心中牢牢在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里的关键是“创造”二字,须知,真正的大商人许多都是从一文不名时开始的,人生中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人的大脑正是用来对付这一切的,最重要的是,你身上一定有长处,你一定不能因为手中没钱而泄气,在最  相似文献   

11.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树根艺术品贵在发现。发现什么?首先,根艺作者要善于发现“先天”条件好的材料,这是好的根艺品的物质基础。一件根艺品的艺术价值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料“先天”条件的优劣。因为根艺有别于人工巧作的木雕,它是以自然造化之美、天然巧成之趣而见长。所以根料的“基调”要美、雏形要  相似文献   

12.
在花卉市场常听到顾客对花商说“我要艺术插花”,许多花店店员也常把“艺术插花”挂在嘴边。什么是“艺术插花”呢?2001年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艺术”的解释是这样的:“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象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从这一阐述中,可以看到插花不论是哪一种类或派别都可以称为“艺术插花”,因为插花正是以花的美来反映人们精神世界中对美的追求,插花本身就是艺术活动,插花活动所创造的作品并没有“艺术的”与“非艺术的”之分。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西餐一位老板陪着一位外宾吃饭,忽然有只蚊子飞来飞去,而且总也打不到,特别讨厌的是,蚊子专门喜欢叮那位外宾。外宾无奈地抱怨说:“这只蚊子欺生啊。”老板笑着说:“不,它是喜欢吃西餐。”刺客两个歹徒埋伏着,打算暗算某人。但老是不见那人的踪影。其中一个着急地说:“怎么搞的?还不见他来,但愿他不要发生意外!”更贵的原因在杂货店,一位顾客对收银员抱怨说:“真不明白,为什么放养鸡的蛋比圈养鸡的蛋贵?”收银员解释道:“这个嘛,放养鸡就像移动电话,要收‘漫游费’嘛!”聪明的老师一位教植物学的老师在和学生们研究新品种植物,突然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14.
如何欣赏一件根艺作品,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可大致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这是人们欣赏根艺作品整个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品和悟的基础。欣赏者经过观,对根艺作品有所感知、把握了作品的基本情调并进而考虑作品体现的主题。如根艺作品“三面头像”之一《土家少女》(注:此作品曾获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初看,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少女头像,进一步会看到这是一位少数民族少女的头像,最后,我们再借助作品的命题,便可看到作品所塑造的是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充满微笑的《土家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盆景》九四年十二期30页上刊登了黄金甫先生的一件盆景作品照片《反悬崖榕树盆景》。笔者审视良久,思考再三,竟弄不清个所以然来。首先,“反悬崖”一词令人费解。众所周知,悬崖式盆景源自大自然中生长在悬崖陡壁上的树姿,配以高筒盆,即为悬崖之意。此式形象生动、符合自然之理,早有定论,这何能取“反”之?又如何反之?  相似文献   

16.
著名盆景艺术家赵庆泉先生推出的《樵归图》(见贵刊1990·2·插一),首先从题名隐约亮出一个“藏”字,再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宏伟的侧面,引导人们去欣赏“露”于盆面的榔榆群体,这就比誉为画中“警句”的《深山藏古寺》要丰满得多,含蓄得多,也更具有美感,是一件欣赏层次较高的作品。这件作品的基调,与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清新、恬静,严谨、自然,较好地体现了壮美与优美的结合。在构图上,保持并发展了《八  相似文献   

17.
在根艺品的创作中,要不要着色呢?这要看作品本身需不需要着色?用什么染料,着什么色?怎样着色? 有些根质是白色的(如杨树根、椿树根等等),与作品造形不相适应;还有些作品进行过局部加工或雕琢;其加工雕琢部位的颜色与整  相似文献   

18.
无派胜有派?     
一个“无”字,说来轻轻巧巧,简直有点四大皆空的味道。但“盆景”毕竟不是“万般无胜有”的佛门心法。况且,将“无派”付诸行动也并非那么简单:怎么个无法?仅仅取消“流派”的名义,还是名、实一块儿砍?统一于一种风格?哪一种?如何实施?这一切,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  相似文献   

19.
“盆景是一种艺术化的自然物,成功的作品,必定能给人更多的美的享受。”三句话不离本行,石启业——这位新近当选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的新闻人物,显然,对他所从事的这项事业充满了信心。“你作为新疆盆景艺术的开拓者、能否谈谈新疆盆景事业目前存在哪些问题?”我开门见山,首先“发难”。他略为思索片刻道:“盆景艺术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在新疆时间很短:石河子是79年以后开始的,在全疆算是早的。那一年全国兴办首次盆景展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科学的艺术”,科学性是首要的,艺术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石。根艺的题名也不例外,只有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双双把握,有机交融,才能使题名与作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我们所说的“象与不象”、“似与不似”不正是在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吗? 朱兴安先生的《作品与命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