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在国家巨额农机补贴资金的强力拉动下,农机市场整体需求仍旧延续着放量增长的势头,玉米收获机产品也继续保持着供需两旺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自走式玉米专用收获机产品,2011年需求出现暴发,如果不包括两行玉米专用机,预计全年销售突破1.5万台,在与背负机、两用机的竞争中实现了"完胜",再次证明了专用机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营机制的转变 ,农机私营企业象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寻求暴利 ,粗制滥造农机产品 ,以次充好 ,在农机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扰乱了农机市场。为了保证农机产品的质量 ,坚决杜绝制假售假现象 ,维护农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农机市场管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逐步引导农机化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1 农机市场不规范 ,制约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经营机制的转变 ,农机私营企业一哄而上 ,由于个体经营者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农机私营企业逐步形成规…  相似文献   

3.
去年以来,国产大中拖及小拖生产同比出现不同层次的下降。面对农机市场的“变脸”,农机企业普遍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对农机企业而言,在入世后同等竞争的条件下,若要冲破重围,走高品位、低价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找准市场的切入点,把握用户的真正需求,生产“特色农机”,以抓住市场的制高点。生产“特色农机”,必须了解用户的经营观念和需求现状,让用户参与农机产品的“设计”;把握国家政策的优惠性;调查同行业主要竞争者经营策略,对市场进行细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对用户的吸收力,抓住产品的“空白”点,珍惜…  相似文献   

4.
《农机具之友》2009,(10):15-15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现阶段农机市场上产品繁多、货源充足,农机购机热情空前高涨。然而,据专家分析,我国农机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市场的需求。当前的主要障碍不是农机产品的数量,而是技术性障碍。究其原因,我国农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重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农机工业发展态势与市场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黑龙江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产"千亿斤"粮食战略格局中的作用和农业机械化以及农机工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研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分析了黑龙江省以及东北地区农机市场的优势、特点、产品需求和市场发展预期,提出了振兴农机工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华光 《农业机械》2012,(34):71-74
2012年农机市场运行特点1国内农机市场特点2012年中国农机市场非常诡异,很多经销商和企业反映销售不理想,但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农机市场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另外,2012年中国农机市场发展非常不平衡,像玉米收获机就销售非常好,所有玉米机生产企业都出现供不应求,但拖拉机产品的销售就出现滑坡,尤其是小型拖拉机产品出现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1号文件精神等一系列重农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机产品市场运行良好,农机化事业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农机总动力稳定增长,主要农机产品发展较快。但联合收割机市场持续下滑,小型拖拉机市场竟争异常激烈。在此大背景下,广东省农机化事业顺势而上,出现了空前高涨的农民购买农机热潮,部分农机产品供不应求……那么,今年广东省部分农机产品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何在?由此对当地农机化事业带来哪些影响?有什么好的对策及措施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最近到广州市、江门市、韶关市等地,对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相关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户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不断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科技进步越来越快,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大量引进以及外资企业开始大批进入我国农机市场,农机制造业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果不能跟上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步伐,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不了解当前农村农机服务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满足农机用户不断变化着的需求,那么就谈不上农机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新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变化着的需求,我国农机制造业应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每年的全国农机订货会都是企业感受市场冷暖的好去处,2006年的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仍不失火爆,展场面积和参展商分别达到了10万m2和1600家以上。业内人士在看好农机市场发展大前景的同时,认为2007年的农机市场极有可能略有增长或维持2006年的产销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机市场不断发展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2012年沧州市农机补贴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探寻农机产品生产企业、农机产品经销商和农机服务专业户在新时期新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农机传统消费大省,在大型农机具方面一直保持着刚性、线性需求,代表着我国中高端农机市场的发展趋势,成为国内外农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市场之一。一、黑龙江农机化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过去一年的农机市场,插秧机市场可谓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势拉动下,随着企业产品的成熟与营销有术、市场刚性共性需求的拉动,插秧机市场急剧升温,2010年的插秧机市场真给力。  相似文献   

13.
农机市场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下滑之后,出现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最大变化,面临着重大的转折。这次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亮点很少,生产下降,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很多。连续火了几年的联合收割机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一枝独秀的农用运输车行业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很多知名的农机大企业举步维艰。农机市场出现的种种变化,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农机市场今后将如何发展?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这些都成为业内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此就农机市场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管窥蠡测,一己之见,抛砖引玉而已。   农机市…  相似文献   

14.
叶红 《山西农机》2011,(2):32-34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农机市场在各项惠农政策,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的大力推进下,其基本面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在一些领域也出现诸多新的变化。展望新的一年,我国农机工业画卷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产大中型农业机械及小型拖拉机的产量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面对农机市场的“变脸”,农机生产企业普遍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对农机企业来讲,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若真能够冲破重围,走高品位、低价位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找准市场的切入点,把握好用户需求,力求快、准、稳,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要想真正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机”就必须了解用户的经营需求,让用户参与农机产品的“设计”,把握国家政策的优惠性,了解同行业主要竞争者的经营策略,对市场进行细化,实施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对用户的吸引力,抓住…  相似文献   

16.
巴西是南美洲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农机市场是南美洲最大的农机市场,是中国农机企业"走出去"的重点潜力区域之一。运用2011—2019年巴西主要农机产品市场和中巴主要农机产品贸易数据,研究分析巴西近年来主要农机产品市场特征、贸易结构以及中国与巴西农机经贸合作情况等,对未来中国与巴西农机经贸合作形势进行展望。研究发现,巴西主要农机产品市场目前相对比较成熟,主要农机产品国内市场基本上被跨国公司所垄断,巴西农机产品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仍然是美洲国家或地区;中国对巴西主要农机产品进口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在对巴西贸易和投资方面有较大潜力;中国农机企业要扩大巴西主要农机产品市场或贸易份额,必须要找好定位和选准细分市场,同时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我国的农机市场很不平静。盘点2003年农机行业,呈现出以下运营特征:一是行业改制、兼并、重组掀起新的高潮,国有资本加速退出,民营资本趁势而入,国外投资者纷纷“试水”中国农机市场,行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二是产品的结构和质量发生着重大调整和转变,用户对产品更注重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国家高达130亿元的农机购置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农民购机积极性,出现农机市场火暴的局面,农机工业快速增长。2010年,面对国家增加补贴数额的预期,企业认为必将迎来新的购机热潮,但事与愿违,2009年的强力拉动造成的提前消费,2010年气候条件的异常造成的农业作业季节后推,以及补贴经费下达的推迟造成市场启动的后延,上半年农机市场没有出现期盼的高潮,而是市场迟迟启动不起来,甚至部分产品滞销。市场规律在起作用,农机市场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由于农机市场低谷运行,消费者资本积累得到长足的发展,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农机市场的需求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此,通过对黑龙江农机市场的整体分析,特别是针对农机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研究分析,探索黑龙江农机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经验与趋势,进一步引导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农民的需求方向,从而使黑龙江省农机市场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6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三农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种宏观大环境下,农机市场却出现大中型机械热销的局面。2006年一季度拖拉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整个全国性市场大中型拖拉机热销,但个别区域出现了变化;二是拖拉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三是产品需求出现了差异,呈现大中型拖拉机需求旺盛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