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掖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地形地貌类型独特,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相对较高,具有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工程",积极加强政府引导,制定发展规划,培育龙头企业,推行标准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玉米制种产业已发展为张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本文通过对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思路,包括:建设国家级“四化”玉米制种基地、培育现代玉米制种产业体系、创新现代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促进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实施标准化制种田改造工程,以及加快制种和加工技术研发、种子加工与储运中心、副产品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子质量监管和保障体系建设等,以期为促进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1.发展优势武威市凉州区具有杂交玉米制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近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精品种子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北京德农、甘肃敦煌、北京金色农华等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已在我区建立了稳定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凉州区年玉米制种面积1.7hm~2以上,年产种量约1.2亿kg,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大田玉米用种量的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酒泉市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甘肃省河西走廊引起了中国种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河西走廊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玉米制种产量高、质量好等,迅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强势增长的制种产业为河西走廊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制种产业的迅猛发展,河西走廊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也得到了明显带动。酒泉市作为河西走廊的第二大制种基地,凭借制种面积大、质量好、产量高等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外来客户落户。  相似文献   

5.
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目前玉米杂交制种的核心基地.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谐种业、联合开发育种、建立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甘州区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张掖市甘州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全区制种面积发展到2009年的3.33万hm2,玉米制种企业由1家发展到30家。伴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当务之急是寻找对策,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制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伊犁河谷玉米杂交制种的独特优势,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短缺使玉米制种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甘肃省张掖市国家级制种玉米基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中 12 个环节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目前存在的机械化“卡脖子”环节主要是机械去雄、摘棒、扒皮及父本清除、精量播种监测,并从完善制种玉米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种玉米生产模式的改变、加快农机具研发与改进、重视农艺农机融合的田间试验研究、加大农机驾驶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机械信息化建设及集成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等 7 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稳定我国玉米种子生产安全,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杂交玉米种子是我国种子经营的主要作物之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信誉和企业效益,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给我国的玉米制种提出了新课题.如何解决玉米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种子质量,增强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已成为当前玉米种子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伊犁垦区玉米制种面积已达1万hm2以上,但种子生产水平不高,质量不达标,基地落实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使玉米制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必须针对玉米制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麟  杜世军 《种子科技》2003,21(5):272-273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种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甘肃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玉米杂交种生产上已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本文仅就目前甘肃玉米杂交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甘州玉米制种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公司+基地(村委会或合作组织)+农户联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3万hmz以上的基地,年产2.2亿kg以上的种子,占全省总量的1,3以上、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使甘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7亿多元的年收益,15万农民制种大军,农民人均纯收人中来自制种的2800元以上的纯收益,3000多名制种企业员工,使玉米制种成为甘州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摇钱树",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每667m2较其他作物减少两个轮次的灌水,缓解了"卡脖子"旱的问题.制种产业也因此成为展现"金张掖"金字招牌的亮点、树立区域品牌的支点.  相似文献   

14.
<正>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为山区和半山区,面积3005.62km2,山区占78%,坝区占22%。最高海拨2467.9m,最低海拔722m,相对高差1746m;年平均降雨量1743.9mm,是全省的多雨中心之一;年平均日照1685h,日照平均率为38%;年均温度13.20~18.25℃,境内从南到北气候类型分别为亚热带、温带和冷凉地带,立体气候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范竹波 《种子科技》2012,30(3):13-14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黎城县是山西省玉米制种重点县,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玉米制种面积逐年下降,由上世纪的2万多亩减少到近年的不足1万亩。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墨江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5%左右,但单产低、生产总量不足。总结并分析了墨江县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墨江县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近年来,高台县把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强化制种市场监管作为种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有力推进了全县种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高台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该县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杂交玉米种子生产现状大理州的杂交玉米制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发展,制种面积、生产水平、种子产量、质量都在省内名列前茅,所产种子不仅满足州内玉米生产所需,而且大量供应州外、省外,乃至国外(泰国)。特别是实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种子公司(站)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后,民营种子企业陆续兴起,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连年大幅递增,达到了近年的每年3 333.3~4 000.0hm2,约占全省的30%,一直是云南省杂交玉米制种的骨干基地。2014年在我州辖  相似文献   

19.
对甘肃省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的生产优势和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种子基地质量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育种行业生产秩序不规范、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不够、种业监管服务力量较弱等突出问题。因此,提出了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推进制种基地建设进程、加大科技人才储备和科研力度、加快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强化种业监管服务体系建设5 方面发展对策,为推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种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金昌市于1995年引进杂交玉米制种技术,当年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同类地区其他作物.随着农民群众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及种业市场的不断成熟,2006年玉米制种面积达1万hm2,占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的7.5%,产量达5.5万t,占全省杂交玉米种子产量的10.5%,实现产值1-3亿元,玉米制种已成为促进本市农业结构调整和部分乡镇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