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目录是由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编辑,是一类单卷式检索工具,不定期刊出。该室以前曾编写过两篇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资料目录,第一篇是1972年编的福建农林大学农林科技资料第1号《生物防治》(寄生蜂部分),内容包含1972年以前的资料目录。第二篇是1975年编的《生物防治资料索引》(1973~1975以虫治虫部分)。本目  相似文献   

2.
生物防治──无公害农业的坚实基础林徽銮(福建省热作科研所漳州363001)生物防治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治理(IPM)先进思想的重要内容。生物防治主要指利用病害、虫害、草害的天敌进行以虫泪虫、以菌治虫、以禽治虫、以菌治菌、以虫治草、以菌治...  相似文献   

3.
以螨治虫的重要类群—绒螨和赤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以螨治螨在生物防治中获得了巨大成功。益螨不仅是害螨的天敌,也是许多害虫的寄生者与捕食者。1982年美国生物防治专家和蜱螨学家在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召开了“以螨防治有害生物”的讨论会,会上Eickwort等对以螨治虫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同年,在北京中美科学院联合举办的“昆虫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上,忻介六曾提出以螨治虫,希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螨治虫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植物保护学报》1984,11(4):222-222
《生物防治通报》(季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主办的中级学术性期刊。以报道农、林、牧、医各方面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普及生防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充分发挥生物防治在综合防治中的作用为主要任务内容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菌、虫治草,天敌资源的利用(包括益虫、益菌及其它有益生物用来防治农林卫生方面的病、虫、草、鼠害),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昆虫信息素,辐射不育和遗传工程的应用等无公害防治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由于害虫抗药性的发展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生物防治日益为全世界所重视。其中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其它有益动物治虫等儿个方面,近年来,在我国都做了不少工作。就以虫治虫所用天敌的来源而言,可分两大类。一是引进外来天敌防治外来害虫,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当地天敌的治虫作用。至于养益虫治害虫,仅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6.
法国研究应用生物方法防治作物害虫,开始于上世纪末期,研究的内容分两方面;食虫天敌和昆虫的传染病。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引进和驯化,植物保护有了新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曾认为只有发展合成化学杀虫剂,方能彻底解决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但是,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法国农业部直属研究机构)建立了两个生物防治研究室;并于1956年参加筹建国际生物防治委员会,该会后来成为一个世界性组  相似文献   

7.
简讯     
新同世刊物——《生物防治通报》季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主办的中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减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和节省能源。内容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菌或虫治草,农用抗生素,天敌资源(包括益虫、益菌及其它有益生物),昆虫激素,辐射不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面积1981年达到1.3亿多亩,比1980年增加近3,000万亩。其中,以虫治虫的面积(包括自然保护)约占一半,其余是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我国农业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收到了保持生态平衡,除害增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瓢虫、草蛉、蜘蛛等是棉花前期棉蚜的天敌,我国南北棉区已普遍用这些天敌来防治棉蚜。据湖北省六个县49个大队315个生产队的调查,1980年每亩农药费用仅2.66  相似文献   

9.
1990年3月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及学术讨论会。到会的会员及来宾近900人。充分显示了我国昆虫学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会议收到论文430篇,宣读论文150多篇。生物防治学组宣读了“四种赤眼蜂滞育条件的探讨”等12篇论文,反映出近年来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及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广  相似文献   

10.
发挥卵寄生蜂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害虫的抗药性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情况日益加剧,生物防治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成为害虫综合防治的一个主要内容。生物防治中就以虫治虫所用的天敌来源而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引进外来天敌或大量饲养释放;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利用当地天敌,提高天然生物控制害虫的效能。显然后者更为重要,它是当前生物防治工作中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汤仁发  钱淑婷 《昆虫天敌》1990,12(4):180-186
鸟类是害虫的天敌、树木的医生,人类的朋友。为了寻找森林害虫走“以鸟治虫”的生物防治道路,临安县森林病虫防治站于一九八四年冬在临安县城东边的长桥村小老虎湾山建立了“驯鸟治虫试验场”,制定了具体试验方案。发掘和利用了当地的鸟类资源,从一九八五年起,对红嘴蓝鹊的饲养,驯化、繁殖、防病虫、放鸟治虫技术和食虫鸟类的驯化筛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现将近五年来的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全国《以菌治虫》座谈会于10月28—31日在浙江省黄岩县召开。会上广泛交流了以菌治虫生物防治的经验,参观了黄岩县应用杀蚜素防治柑桔害虫的万亩样板,並有五位专家作了关于国内外以菌治虫情况的专题报告。 近年来我国以菌治虫的生防工作有所发展。农田抗菌素面积比1978年6000万亩增加了两倍,病毒治虫也有了较大幅度上升,细菌杀虫剂仍维持在1500万亩,真菌农药则由2000万亩下降为1200万亩。可喜的是以菌治虫的品种不断增加,如金龟子乳状菌的研究已由室内进入田间,微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物防治》是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主要内容: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或虫治草,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农用抗生素,微生物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无公害新技术,用来防治农、林、牧、贮粮、卫生方面的害虫、病菌、杂草、鼠害,以减少化防造成的污染和残毒,维持生态平  相似文献   

14.
四十年代大量使用DDT引起叶螨的大猖獗后,利用植绥螨防治获得成功,被认为在害虫防治史上可与1888年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相媲美,促使“以螨治螨”工作迅速发展。当然这项工作并非一蹴而成,恰如J.A.McMurty(1982)总结的植绥螨在果园的应用,从五十年代初期,经过了(1)动物区系检查,(2)生态学研究,(3)生物学研究,(4)田间及实验室实验研究,(5)果园中螨类生物防治的实施,以及(6)在其他地区的引进与建  相似文献   

15.
从灌南县实际出发,针对主要农作物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积极实施物理防治,开展生物防治,推广应用生物农药进行防病治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推广植保新技术等方面总结了绿色植保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是我国北方棉区的主要蕾铃期害虫。鉴于以往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引起棉铃虫抗药性增加,污染环境等严重问题。近年来,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指导下,综合防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生物防治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我所探索微生物防治棉铃虫,引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取得了很好的  相似文献   

17.
中山大学副校长蒲蛰龙教授及利翠英教授应美国国家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邀请,于1979年10月至12月间赴美讲学,讲学的学校有明尼苏达大学,德克萨斯农业及机械大学、纳不列斯加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及密执安大学。讲学内容主要为害虫生物防治和若干昆虫的超微结构。害虫生物防治主要是介绍我国解放以来的生防工作及成就,包括天敌昆虫、捕食螨、蜘蛛、病原微生物及食虫脊椎动物的研究和利用,并提及古代劳动人民在害虫生物防治上的贡献,还扼要介绍了我国害虫综合防治概况。昆虫超微结构,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天敌昆虫与生防微生物资源引种三十年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汇总了30年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原生物防治研究所)引进的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系统介绍了引进生防资源的种类、数量、来源国家、引种单位和应用情况,并对未来资源引种提出建议。30年来,累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及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89种、232批次,提供给国内至少21家教学、科研及生产单位。据统计,引进境外天敌昆虫至少69种、212批次,包括茧蜂、瓢虫、草蛉、赤眼蜂、蚜茧蜂、蚜小蜂、跳小蜂、姬小蜂、绒茧蜂、捕食蝽、捕食螨、古巴蝇、食蚜瘿蚊、防杂草象甲、防杂草实蝇等;引进境外生防微生物资源至少20种、20批次,包括耳霉、疫霉、白僵菌、绿僵菌、轮枝菌、虫霉菌、多角体病毒、生防线虫等。这些引进资源的一部分,如广赤眼蜂、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半闭弯尾姬蜂、小黑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黄瓜新小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已在我国商业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水果、茶叶、林业的病虫害防控,部分天敌昆虫已成功定殖,成为国际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的成功案例。显著提升了我国生物防治科研、教学和生产水平,促进了我国生物防治事业的进步。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型农业生产形势下,发展生物防治,加强生物防治资源引进与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在棉花上发生严重的原因及防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宽林 《植物检疫》1999,13(1):27-29
本文从虫源,寄主,温湿度,天敌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美洲斑潜蝇在棉花上发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美洲斑潜蝇在北方保护地可以越冬,是翌年虫源充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以压低虫源为基础,除治附近有瓜菜寄主的棉田为重点,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综合应用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物防治农林植物病虫害工作,在广西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比较重视的.自那时以来,区内有关单位部分植保工作者已先后分别开展了与生物防治有关和直接利用生物防治病虫的工作.其主要内容概括的说,包括(一)害虫天敌的调查.(二)天敌的利用试验和利用天敌实施防治有关病虫.应用试验方面主要有:1.繁放赤眼蜂防治害虫;2.移放、助迁天敌防治害虫;3.利用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4.养放鸭治虫;5.结合综合防治,开展生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