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灵菇是近几年驯化成功,并商业性栽培的珍稀菇种。原产于新疆,新疆民间称之为“天山神菇”。因其色泽洁白,形似灵芝,风味独特,且营养、药用价值较高而享誉海内外,是一种名贵、高档食用菌,东南沿海有“素鲍鱼”之称。近几年,白灵菇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其栽培时间短,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因而出菇率低、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经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白灵菇定位出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供广大菇农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别进行了利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芯、花生壳栽培金福菇的出菇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贵港市栽培的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培养料与花生壳培养料相比较,玉米芯培养料出菇产量更高、品质更好。2种培养料都是代替棉籽壳进行金福菇生产不可多得的资源,只要培养料处理得当,品种适宜,其生物学转化率并不低,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比较丰富的原材料选择适合当地的配方进行栽种。  相似文献   

3.
总结袋栽灰树花2季出菇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场所选择与菇棚搭建、栽培季节安排、培养料配备、菌棒制作与管理、第1季挖穴出菇管理、菌棒保存管理、第2季出菇场地准备、菌棒排置及覆土、第2季出菇田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袋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相似文献   

7.
在指导蘑菇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一些菇棚内出现菇床过道出菇而床面不出菇或出少量菇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蘑菇的单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菇农种植蘑菇的积极性.根据几年来的栽培经验,本人找出了出现该现象的一些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香菇培养料棒式栽培,最好在8月下旬开始陆续制作菌棒,立冬以后至翌年“五一”前出菇。理想的栽培场所是塑料日光温室。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研究和不断的技术改进,摸索出一套鸡腿菇人工栽培技术方法,本文从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栽培及出菇管理等方面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按照该方法完全可以掌握人工栽培鸡腿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作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应用,其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段出菇高产栽培技术栽培草菇,生物学效率平均可达60%以上,每100千克原料可产鲜菇50千克以上,产值达400元,经济效益显著.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之一,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适应性强,深受广大菇农的喜爱。但如果出菇期管理不当,受温度、营养、水分、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菇棚里容易发生不现蕾、幼菇枯死、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袋内结菇、畸形菇等现象,从而影响平菇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出过第一潮菇的平菇栽培袋以正常堆垛式第二潮出菇为对照,采取8种不同的出菇方式进行增产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平菇后期的增产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出菇方式1(脱袋后出菇端朝外单墙抹泥)、出菇方式4(脱袋出菇端朝外,双墙抹泥)和出菇方式7(脱袋后整袋卧式畦床覆土出菇)这三种出菇方式增产幅度较大。出菇方式1和出菇方式4比较适合在生产上采用。而其他出菇方式由于增产幅度不明显、减产或劳动强度过大等原因不适合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温室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夏邑县气候条件,从菇房建设与消毒、培养料制备、装袋和灭菌、接种、日常管理、出菇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温室平菇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温室平菇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平菇栽培过程中,发菌成熟的菇床迟迟不出菇,或采过1-2潮菇的菇床不再正常出菇的现象较为常见,针对其发生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传统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培养基以木屑为主料,采收6~7潮,周期长,用工量大,栽培成本高。工厂化秀珍菇栽培量大,生产周期短,要求产量集中。为探索工厂化秀珍菇单潮爆发性出菇关键技术,本研究比较了秀珍菇不同菌株、培养基配方、发菌期等因素,发现适宜工厂化单潮爆出菇的优良菌株为金秀,最佳配方为棉籽壳15%、玉米芯15%、木屑26.5%、甘蔗渣20%、麸皮20%、豆粕2.5%、石灰1%,适宜开袋出菇的发菌期为70 d。  相似文献   

17.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征、生长条件,并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栽培种制作、开袋埋土、覆土层调水、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金福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白灵菇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选择、栽培场所确定、培养基配制、茵种选择、接种、出菇管理、采摘等内容,以期为白灵菇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冬季栽培平菇的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利用空闲时节搞致富的好时机。但冬季气温低,栽培平菇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在出菇期间义弈易产生畸形菇.用煤炉加温.既加大成本开支.煤气还会使菇体产生中毒现象。本人从实践中总结出冬裁早菇生物能保温法.具有节约成本和卫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