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甘薯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六大健康食品之一,其营养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甘薯已由传统概念上解决饥饿的粗粮转变为营养丰富、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食品,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广阔。甘薯自清咸丰年间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一直是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由于连作栽培,导致病虫为害逐年加重,加之不恰当的病虫害防  相似文献   

2.
甘薯的营养价值、主要用途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草本植物,在我国别名很多,有红薯、地瓜、山芋、红苕等名称,传入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产量高、用途广、适应性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食物构成的变化,食品和饲料加工业的兴起,甘薯在粮食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粗粮一跃成为食品加工与工业原料和优良的饲料作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甘薯的综合开发利用将进一步深入,充分显示了“甘薯浑身都是宝”的作用。甘薯已逐步发展成为用途广泛、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3.
紫心甘薯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心甘薯,人们又称之为黑红薯,其薯肉呈紫色至黑紫色.它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份外,因其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具有很强的防癌抗癌能力,以及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被人们作为保健食品,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紫心甘薯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前景较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宜在种植甘薯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过去经济困难时期作为主粮的甘薯,由于其具有抗癌、保健等多种功效,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山东邹城市种植鲜食甘薯面积达到620hm2,涌现出了十一个鲜食甘薯种植专业村,通过采取无公害化生产、贮藏保鲜、淡季出售等措施,每667m2产值达到1 800元,增加收益近千元.现将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绿色粗粮 现今城乡居民在主食结构上,对绿色粗粮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所以将玉米、高粱、谷子等粗粮进行深加工,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甘薯果脯 甘薯营养丰富,口味香甜,备受城乡居民的欢迎,但因鲜薯贮藏时间短,不能常年食用,加工成甘薯果脯类,市场潜力很大. 小菜腌制 近年来,用黄瓜、豆角、大蒜、萝卜、辣椒等腌制小菜,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欢迎. 野菜加工 在当今食品消费观念的变化中,野菜摇身一变,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宠爱”.野菜受青睐,是因为其营养丰富且无污染,系纯绿色食品.但野菜同样受季节性限制,贮藏时间短,所以进行野菜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一种由日本引进的甘薯新品种--紫色甘薯,目前已在天津市大面积试种成功.   最近,日本、美国的研究发现,甘薯在诸多抗癌防癌食品中列首位.天津市引种的紫色甘薯,生时切开像紫心萝卜,蒸熟后则变成紫罗兰色,且口感甘甜,面沙适口.紫色甘薯的茎尖还是价格昂贵的营养蔬菜,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采摘,大大增加了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长寿食品──红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寿食品──红薯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曹涤环红薯又有甘薯、白薯、山芋、红苕、地瓜等名称,是明代从菲律宾传入我国的。它是我国人民长期食用的传统食品。长期以来,人们对红薯有偏见,把常吃红薯看成是贫穷的标志称它为杂粮或粗粮,多作为牲畜饲料,或尽快加工成又黄又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薯作为一种健康、美味的食品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因此获得了广大种植户的青睐,很多农户将红薯作为主要种植作物.同时在甘薯种植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种植户在红薯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区,给广大种植户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资料,分析了1961~2013年我国甘著种植面积变化曲线,将其分为5个阶段,找出了1978、1985、2000、2006年4个拐点,对甘薯种植面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受政策和市场价格调控的双重影响,相对稳定在360万hm2左右,占我国耕地面积的3%上下.未来10年我国甘薯面积将持续稳定,有上升的可能.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甘薯面积的下降是必然趋势;但当粮食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甘薯作为健康食品将成为首选的替代作物.  相似文献   

10.
南安市是福建省甘薯主产区之一,甘薯是当地的粮食作物,居民保持着鲜食甘薯的传统习惯,市场需求量较大,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甘薯营养价值认识的深入,及对食用粗粮有益健康的观念的理解与接受,甘薯消费市场日益扩大,人们对甘薯的食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南安市甘薯淀粉加工产业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1.
<正>卢龙县甘薯栽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有名的甘薯之乡。甘薯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的六大健康食品之一,常吃甘薯能降胆因醇,减少皮下脂肪,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益肾阳,有助于护肤美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作为一种健康食品重回人们的餐桌,市场需求很大。为此,卢龙县及时捕捉市场信息,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鲜食型甘薯,促进了农民增收。甘薯是喜高温,短日照,且高产稳产的作  相似文献   

12.
杨振文 《河北农业》2019,(10):16-18
<正>甘薯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广的特点,一直作为人们的糊口粮被广泛种植;近些年,随着甘薯的营养保健价值被国内外专家逐渐揭示,甘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地位迅速提升,使其发展前景日益看好,其种植技术要点如下:一、地块选择甘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地块环境质量要符合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生产区域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没有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已由一般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特色甘薯的种植及甘薯食品的加工在我国一些地区成规模化和产业化。朝阳地处辽西山区,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甘薯的种植,也是我省甘薯作物传统栽植地区。然而本地甘薯栽培品种单一、可加工性不强,栽培技术落后,产量较低,制约了本地甘薯产业的发展。2005年起,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为发展本地农村经济,促进本地甘薯产业的发展,在对国内一些  相似文献   

14.
王燕 《河北农业》2019,(4):19-2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鲜食甘薯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在日本国家蔬菜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抗癌蔬菜中名列榜首。鲜食甘薯主要用途一是鲜食,二是加工休闲食品,三是生产饮料。目前卢龙县开发的甘薯食品达十几种,如精制淀粉、粉丝、粉皮、白酒、乳酸、冷面、薯脯、薯片、薯香酥等,产品不但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十分畅销,还出口销往日本、韩国、美国等地,销售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鲜食商品甘薯的市场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结构趋于多元化、保健化,鲜食甘薯市场日趋看好。甘薯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特别是红黄肉甘薯含有较多胡萝卜素、VB1、VB2、VC、VE及丰富细腻的食用纤维,具有保健功能。并且含有大量钾素,是生理碱性食物,有调节米、面、鱼、肉等生理酸性食物的中和作用。美、日科学家发现甘薯含有粘液蛋白、脱氢表雄酮、硫酸盐(DHEA)等物质,有防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惠安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6万hm2左右.随着人们对甘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城乡甘薯需求量日益增多.因而,发展甘薯生产,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对于全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甘薯产业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薯是一年生草本匍匐茎植物,茎叶蔓生、常带紫色,块根椭圆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化乳白色,雌雄异株。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需求越来越多,甘薯为单县特产,是集美食、药膳、保健抗癌为一体的滋补佳品,风味独特,天然绿色,可满足人们对食品讲绿色、讲营养、讲保健、讲特色、讲名贵的需求。因此目前单县正着力提高甘薯的产量及生产基地的膨胀。  相似文献   

18.
陈志 《当代农业》2011,(3):47-4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甘薯等粗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掌握甘薯的速冻制作方法,发展该项目,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这里介绍一下其工艺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用作物。甘薯营养丰富,作为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甘薯的食用需求和工业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几年来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其它作物,有储藏条件的农户收益更是可观。如何选择甘薯品种对于甘薯销售、加工起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把粮谷类食品分为细粮和粗粮.一般来说,细粮是指碾磨精细的米面类制品,如精白米、富强面;而粗粮是指糙米、标准粉及玉米、荞麦、高粱、青稞、燕麦等口感较粗糙、口味欠佳的粮谷食品.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粗粮不如细粮有营养,其实不然."食不厌精"的结果,仅带来口感和味道上的享受,真正含有较多营养物质的是粗粮.从营养角度来看,粗粮营养比细粮高,以小麦、大麦、玉米、稻谷为例,很多重要的营养素均分布在胚芽、麸皮和大米的表皮,因而加工得越精细,营养损失就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