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黏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病(CE)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CE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从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等方面对本病进行概述,同时提出了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谨慎引种、定期消毒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病变是在嘴唇、口角、鼻孔周围等处的皮肤、粘膜上形成丘疹、水泡、脓疱,破溃后形成疣状厚痂,故又称羊口疮。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康复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口腔、嘴唇、面部等部位出现脓包丘疹为主要症状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属于国家三类动物疫病,虽然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的特点,但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一般经过强化治疗均能够恢复健康。为了有效降低羊传染性脓疱病对羊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保护广大养殖者的经济效益,需要高度重视该种疾病的诊断防治。笔者主要结合一起实际病例分析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6.
羊口疮又被称为传染性脓疱病,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毒,会在肉羊之间传染。在传染性脓疱病发作时,病羊的鼻子、口腔、乳房等部位会生出脓疱、丘疹、水疱等,这也是肉羊传染性脓疱发作的主要症状表现。一旦肉羊传染性脓疱病暴发,会造成大面积感染,甚至还会造成羊群死亡。养殖户应注重肉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结合实际发病程度展开有效的处置措施。主要论述羊传染性脓疱病诊断与中医防控。  相似文献   

7.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指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急性、接触性、嗜上皮性的一种传染病,本文主要通过阐述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方法,对其防治方法予以细述,以供业内人士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叫羊口疮,盛夏之季是该病多发季节,病原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损伤的皮肤及黏膜是主要传染途径。羔羊易感,易在羔羊群中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上几乎所有养羊的国家和地区都发现存在本病。我国北方、西北等养羊较多的地方也较常见,是羊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 ,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主要危害羔羊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 ,羔羊死亡率高 ,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 3~ 6月龄羔羊 ,常呈群发性流行 ,成年羊发病较少 ,人和猫也可感染该病。病羊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春夏发病最多 ,这可能与羊只的繁殖季节有关。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 ,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对羊的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呈群发流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唇等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最终形成疣状结痂。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粗饲料投喂中,饲料切割长度不合理,饲料较硬,导致口腔黏膜受损,易为该种病毒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羊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因患病部位和组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羊传染性脓疱病常发生坏死杆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并且阐述了诊断和治疗方法,希望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断和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降低羊传染性脓疱病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患病羊表现为口唇等部位形成丘疹脓疱、破溃结痂等,影响觅食和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病原因、诊疗方法、预防措施及鉴别诊断方法进行概述,以供养殖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荏口腔内外,皮肤和粘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  相似文献   

16.
羔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羔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粘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本病主要在产羔的季节发生和流行。绵羊和山羊可交互感染。人工接种可使犊牛、兔、幼犬发病,本病也感染人,所以为人畜共患病。羔羊的易感性比成羊强,其中3~6月龄羔羊多发,常为群发,而成年羊呈散发。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病羊和带毒羊与健康羊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经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羊舍、草…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叫羊口疮,是一种急性病毒引起的疫病,通过接触进行传染,病原体生命力较强,能够在羊舍中持续存活6个月,可对羊养殖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养殖户需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等进行全面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保障羊养殖业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理、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以便对该类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减轻其危害性,保障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小尾寒羊产区的个别县,经常发生羊唇型传染性脓疱病,而且多以断奶后的幼羊为主。本病虽然多为良性经过,死亡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同群的羊只相互接触传染很快,发病率很高。本病发生后,开始在口、唇、鼻部出现红斑,继而成为水疱、脓疱、痂垢,严重者整个口腔和口唇发生糜烂,出现继发感染,严重影响采食。如不及时治疗,病羊消瘦、虚脱甚至死亡,给养羊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小尾寒羊唇型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与病羊或带毒物品或动物的接触而感染。病羊和带毒动物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又名传染性脓疱皮炎,是由痘病毒科的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的一种绵、山羊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发生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羔羊多为群发流行.本病在甘肃省流行较为广泛,肃南县是高发区之一,最早发生于1969年.几十年来肃南县虽然采取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控制,但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病每年都给当地牧民群众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探明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规律,笔者于2005-2006年,对肃南县康乐乡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口疮,是羊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所致。该病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传染,易感动物为绵羊和山羊。该病的发生率较高,传播速度快,危害极大。如诊断治疗不及时,会引起羊死亡,给养殖场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防治。1病原特性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对消毒剂和高热比较敏感,在60℃左右的环境下持续5min,病毒就会失活。该病毒对普通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可在羊舍、羊毛等处存活半年。在干燥痂皮内,该病毒对日光和低温的抵抗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