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塔市位于辽东半岛北部、辽宁省中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9℃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17mm。无霜期160d,具有发展李、杏生产的历史。1994年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李杏资源圃引进‘串枝红“银香白“沙金红“华县大接杏“骆驼黄’等杏品种7000余株,经过10多年的试栽,其中‘串枝红’和‘银香白’较适宜在当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1‘寒富’苹果的发展情况 义县地处辽宁省西部,气候条件适宜栽培苹果、梨等水果。在全国苹果栽培区划中义县属于苹果栽培北部边缘区。20世纪90年代前,苹果品种主要是‘国光’‘黄元帅’‘锦红’等。由于盲目发展,管理粗放,  相似文献   

3.
正‘紫烟’是从与‘雪花’‘加紫’‘雪红’等品种混栽、开放授粉的‘绚丽’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海棠新品种,2016年4月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委员会备案并定名。树姿直立,树势强健,树冠丰满,枝量多,花量极大,从4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均具观赏价值。可在小区、庭院、公园、广场、街道、景区、院校绿化栽植,可孤植或丛植,也可进行盆景造型,  相似文献   

4.
苹果新品种'天红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红1号’苹果品种源于‘长富2’的单株芽变,单果质量250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果形指数0.9以上,果实香气浓郁,着色优良,果面光洁。  相似文献   

5.
正‘岳帅’苹果是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972年以‘金冠’为母本、‘红星’为父本杂交选育的,199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岳帅’示范园于2001年春季定植,株行距2.5 m×5.0 m,面积2.4 hm~2,1980余株,现在年均产量60 t,产值24万元。  相似文献   

6.
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西部,是全国著名“水果之乡”.盛产各类优质水果。全市现有‘金冠’苹果面积666.7hm^2,64万株,产量2万t,主要出口俄罗斯。由于‘金冠’苹果栽培管理容易。丰产稳产性好,果实甜酸适口,香气浓郁,品质优良,又是主栽品种‘红富士’苹果的优良授粉树,一直受到群众的欢迎。近年来,由于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2005年在‘北京8号’的桃园中发现优良变异(编号为05-1),2006-2008年进行高接鉴定和同工酶分析,其综合性状优良且遗传稳定。2007-2010年以‘仓方早生’和‘北京8号’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生产对优质晚熟桃品种的需要,1989年以晚熟桃新品种‘晚红蜜’为亲本进行自交,1998年从208个自交后代中选择培育出了一个成熟期晚,果实大,果形端正,果色鲜艳,品质优良,白花结实,无裂果现象的晚熟桃新品种‘冀2102’。该品种1999年10月通过了秦皇岛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001年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同益乡,位于普兰店区的北部,北界营口的盖州市,境内山多地少,即所谓"八山半水分半田",适宜苹果生产,特别是‘国光’品种。全乡有苹果树3 333.3 hm~2、150万株,其中‘国光’2 000 hm~2、100多万株。由于‘国光’肉脆、汁多、酸甜适口,贮藏后风味更浓,人们始终没有遗忘这个老品种,近几年栽培面积有所扩大。该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梨课题组从事梨树研究已三十余年,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世界各地广泛收集梨树优良品种与资源,其中一些品种如‘黄金梨’‘红巴梨’‘爱宕梨’等经过试栽与鉴定,认为可在辽宁省栽培的,上报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备案;其他资源主要用作杂交亲本。第二阶段是对主栽品种‘南果梨’和优良地方品种‘尖把梨’等进行选优,以红色或大果个等为目标,选出‘南红梨’‘大南果’‘岫岩  相似文献   

11.
正‘南果梨’为辽宁省地方优良梨品种,也是主栽品种,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北方消费者欢迎,是国庆和中秋两节必备佳品。2006年"鞍山南果梨"入选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3年5月被列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12月鞍山东部区南果梨花带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南果梨’在长期的大量无性繁殖过程中,受各种极端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渐出现了一些芽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红色、褐色、大果型和矮枝型等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苹果‘寒富’品种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其自交亲和性并鉴定其S基因型。田间授粉试验结果显示,‘寒富’品种表现为自花结实,其母本‘东光’品种亦自花结实;而父本‘富士’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极低,初步推断‘寒富’品种的自花结实性可能遗传自其母本‘东光’。利用PCR技术鉴定'寒富'品种S基因型为S1S9。由于‘东光’品种存在同名异物问题,本研究除日本‘东光’品种外,对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吉林省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保存的中国'东光'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了鉴定,发现除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保存的'东光'品种S基因型为S2S19,与‘寒富’品种无亲缘关系外,其它两个单位保存的'东光'品种中均存在S9基因型,可能为'寒富'杂交育种时的原始母本。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果树》2017,(Z1):7-8
‘南果梨’是辽宁省鞍山地区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从品种角度对目前‘南果梨’生产与销售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南果梨’优良种性变化和结果过剩是其滞销的原因,并提出‘南果梨’优良变异筛选、调整品种种植结构、适地适栽等促进‘南果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沈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 1978年春,采用树体抗寒的‘东光’和‘金红’为母本,果实品质优良的‘富士’等多个品种作父本.在辽北西丰凉泉进行杂交,经多年选育,从万株杂种实生苗中筛选出7个优系,全部是‘东光’和‘富士’的大果型后代。  相似文献   

15.
正‘大红袍’李,亲本不详。其果实较大,着色艳丽,口味香甜,品质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11年春,辽宁省盖州市梁屯镇朱村从大石桥市周家镇腰屯村引进‘大红袍’李苗木4 000株,建园4.8 hm~2,株行距3 m×4 m,授粉品种为‘龙园秋李’和‘美丽李’,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为7∶1。2013年开始少量结果,2015年进入丰产期,2018年平均产果1 750 kg/666.7 m~2,平均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是我国葡萄主产省份之一。农业部统计数据表明,辽宁省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在新疆、河北、山东之后,居全国第4位;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全国第1位。但品种结构较单一,一直以‘巨峰’‘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等为主。为了改善品种结构,丰富鲜食品种资源,我国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熊岳综合试验站于2010年从国内外引入20余个优良葡萄新品种,每个品种10株,定植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葡萄示  相似文献   

17.
辽阳市太子河区位于市区周边,具有多年发展李果生产的历史。2001年太子河区祁家镇,从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乡孤顶子村白洪生处引进李苗27100株,在望宝台、水泉、蛤蜊、贾双、后石桥等村建园20hm^2。其中引进‘晚黄李’550株。作授粉品种配套栽植。与主栽品种‘龙园秋李’的配置比例为2:8。定植树3年生株产1.5k异,4年生株产7.5奴,5年生株产12kg,6年生株产18.5kg,7年生株产20.5kg,8年生株产24.6kg。通过几年的栽培。‘晚黄李’表现综合性状优良,好于主栽品种.不亚于当地晚熟品种‘鸡心李’和‘苹果李’。  相似文献   

18.
正‘岳华’为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母本为‘寒富’,父本为‘岳帅’,代号420-21,2012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并命名~[1]。‘岳华’苹果树体健壮,果实色泽艳丽,高桩,口感好,丰产。2014年春在辽宁省义县张家堡镇报恩寺村进行试栽,现报告如下。1试栽概况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于锦州市,在锦州市  相似文献   

19.
正辽宁是葡萄生产大省,2009年全省栽培面积6.67万hm~(2[1])。‘巨峰’是辽宁的主栽葡萄品种,占全省葡萄面积的70%以上,市场占有量大,但品质一般,价格优势不明显。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推出巨峰系新品种‘巨玫瑰’,品质极上,引起国内普遍关注和引种栽培。但‘巨玫瑰’抗病性和耐贮运性问题较突出,不宜作主栽品种。因此课题组继续提出新的育种目标,即品质优良、综合性状好、商品性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巨峰群  相似文献   

20.
正‘郑寒1号’是以‘河岸580’为母本、山葡萄为父本杂交选育的葡萄抗寒砧木新品种,201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上常用抗寒砧木‘贝达’相比,对‘夏黑’‘户太8号’‘阳光玫瑰’等生产品种的主要果实经济性状无明显影响。不同的低温冷冻后,通过对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及恢复生长法测定,‘郑寒1号’半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