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副伤寒弱毒苗免疫注射时引起动物的过敏反应普遍存在。我们研制的牦牛副伤寒弱毒苗亦不例外。1987年5—6月用此冻干苗在河曲马场免疫注射牦牛448头,有59头发生过敏反应,反应率13.2%。在肃南县皇城区,免疫注  相似文献   

2.
我县于1984年10月全面开展了牛皮蝇病的防治工作,用倍硫磷注射不同年龄牦牛190,735头,注射密度达80%。为了查清对牛皮蝇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5年3月在窝赛乡进行效果考核。该乡防治前牛皮蝇阳性数446头(调查数670头),感染  相似文献   

3.
1发病情况 2009年12月2日,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扎西家饲养的一群牦牛,共163头突然患病,急性死亡,3~5头/d不等,无年龄性别差异,截止到8日,7d时间内死亡25头;同村与其常接触的拉旦家的122头牦牛,仁青家的82头牦牛,5日也分别出现了发病病死亡现象,4d时间内死亡23头。后笔者前往就诊,至疫情扑灭时,共发病108头,发病率(108/367)29.43%;死亡88头(其中治疗前死亡48头,治疗过程中死亡40头),死亡率23.98%(88/367);致死率81.48%(88/108);治愈20头,治愈率18.52%(20/108)。  相似文献   

4.
我站于 2 0 0 2年秋 ,在伊克乌兰乡几户牧民的牛群中 ,应用阿维菌素对牦牛内外寄生虫进行投药防治 ,并对牛皮蝇防治效果进行观察、考核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阿维菌素片 ,系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集琦牧年丰片 ,批号 :0 10 30 3,供试牦牛为本乡尚木多、亚秀二村三户牧民牦牛 132头 ,其中成年牛 98头、犊牛 34头。用药牛在服药前后未进行倍硫磷注射。投药时间 ,2 0 0 2年 12月 2 0~ 2 5日。供试牦牛依据体重大小 ,投药剂量按 0 .1mg kg计算投服。2 效果观察2 0 0 3年 3月 2 5日~ 4月 2 5日 ,县乡两次对灌药群牦牛进…  相似文献   

5.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青海牦牛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牦牛是牛家族中的稀有牛种,全世界有牦牛约1400万头,占世界牛总数的1%。我国是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有牦牛13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约占我国牛总数的1/6,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是牦牛的主要产区,1992年牦牛存栏数量达到509.67万头,1999年存栏数为368.21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在青海草食家畜总头数中,牦牛头数仅次于藏羊居第二位,若按标准羊单位  相似文献   

6.
1甘南牦牛现状和主要生产性能 1.1甘南牦牛的现状2008年底,甘南州牦牛存栏87万头(适龄母牛40万头左右),占甘肃省牦牛总数的80%以上。甘南牦牛主要分布在甘州海拔2800m以上的玛曲、碌曲、夏河三县的纯牧业乡、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的部分纯牧业乡。其中玛曲县有牦牛29.91万头,占全州牦牛总数的34.38%;碌曲县有有牦牛12.55万头,占全州牦牛总数的14.43%;夏河县有牦牛14.41万头,占全州牦牛总数的.56%;  相似文献   

7.
一、养牛业的概况: 据一九八二年年底统计,全县有各类牲畜154,503头(只、匹),牛32,540头,占牲畜总数的20.9%,其中牦牛20,031头,占总牛数的61.5%。良种及改良牛2,500头, 占7.6%。牦牛主要分布在草场较宽阔的地区,特别在日月、寺寨地区,占牦牛总数的65%。黄牛主要分布在浅山、半浅山及川水地区,主要作为农村的役畜。而良种及改良牛作为奶牛,主要分布在城镇周围及川水地区,并以舍饲为主。  相似文献   

8.
用 MC-Ⅰ药骟注射液睾丸内注射,在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区药骟公牛714头,其中黄牛437头,牦牛277头。注射药量主要取决于睾丸体积的大小,体重75~100kg 的1岁公牦牛,睾丸长3~6cm,每睾注射药量1~3.5ml;体重在100~120kg 的2~3岁公牦牛,睾丸长6~8cm,每睾注射药量3~5ml;体重在100~150kg 半岁以内的公黄牛,睾丸长约7cm,每睾注射药量5~6ml。试验结果表明,1岁以内的公牦牛去势有效率为100%; 2~3岁的公牦牛去势有效率为90%。437头公黄牛中去势成功392头,成功率为89.7%,无效11头,有效34头,去势有效率达97.5%。3月龄以内的黄牛,去势有效率达100%,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有效率有所降低。本法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1998年秋季,肃南县马蹄区某乡放牧的牦牛相继发生以腹胀、拉稀、颌下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伴有大批死亡。较为严重的某村饲养牦牛568头,发病235头,发病率41.4%,死亡64头,死亡率11.3%;牧民赵某饲养牦牛45头,发病40头,发病率88.9%,死亡11头,死亡率24.4%;王某饲养牦牛63头,发病51头,发病率80.9%,死亡7头,死亡率11.l%。2 病因调查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牧地和沼泽地带,流行感染季节多在夏秋两季,气候适合肝片吸虫卵的发育。该地海拔高度25…  相似文献   

10.
猪瘟弱毒疫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预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多、玉树两县系牦牛病毒性腹泻的常发区 ,笔者用猪瘟弱毒疫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进行免疫注射。实践证明该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1 疫苗猪瘟弱毒疫苗 ,由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制造 ,每头牦牛按 3头份猪的剂量进行注射。2 注射后的效果调查对称多县珍秦乡进行了调查 ,该乡先后对三、五、六三个村的牦牛用猪瘟弱毒苗进行了预防注射 ,总计免疫牛 4 .8万头。该乡在免疫预防前 ,每年因本病死亡牛约 5 0 0余头 ,而免疫后在这三个村三年累计发病死亡 10 8头 ,占免疫总头数的 0 .2 3% ,预防效果明显 ,疫区牧民很受欢迎。3 注射后的安全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完善牦牛犊代乳饲料配方、调整饲料加工技术、改进饲料饲喂方法的基础上,经过3年(2004~2006年)对332头健康的牦牛犊进行重复应用试验,经测定牦牛犊日增重、牦牛犊死亡率、母牦牛挤奶量等指标,表明用牦牛犊代乳饲料饲喂牦牛犊完全能代替牦牛奶,在保证牦牛犊正常生长发育(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基本一致(0.01≤P≤0.05))的同时,可显著增加母牦牛挤奶量(比半哺乳对照组平均增加挤奶量为0.929千克/头.天,比全哺乳对照组平均增加挤奶量1.836千克/头.天),减少死亡率2.15个百分点,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比半哺乳对照组增加经济效益1.68元/头.天,比全哺乳对照组增加3.694元/头.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1材料方法 试验白牦牛来自天祝县打柴沟镇石板沟和石灰沟村10户牧民的10群牦牛计560头。其中适龄母牦牛占46%,2003年、2004年两年共计产犊牛297头,试验采用的方法是随群发现病例和出诊。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约有牦牛1330万头,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蒙古西南部、苏联的吉尔吉斯阿尔泰山区、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东北部、印度的北部及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区。以我国数量最多,约1243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85%以上;蒙古次之,约70万头;苏联13.6万头;印度8万头。我国牦牛的95%以上分布于青藏高原。以青海最多,约446万头,占该省牛只总数的96%,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5.8%;西藏386万头,占总数的31%;四川310万头,占24.9%;  相似文献   

14.
疫情概况我县和爱公社四、六两个大队拥有189头牦牛,自由采食于山区。1983年元月28日,发现一头牦牛死于山上,没有引起重视。至3月11日,在距上述死牦牛约10华里的地方,又发现5头死牛。于是组织人员上山清查,竟在第一头死牛周围约100米的范围内,发现死牛60~70头,幸存的牦牛已分  相似文献   

15.
1 病因分析 利用良种牛(黑白花奶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改良牦牛,在高寒牧区已成为牦牛改良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提高产奶量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怀杂交犊的母牦牛发生胎水过多症约占8~13%,是牦牛种间杂交的产科多发病之一。 据92头怀杂交犊的母牦牛发胎水过多症的情况分析,母牦牛年龄在10岁以上者发病35头,占38%(11~13岁13头,占14.1%,13岁以上22头,占23.9%),而5~7岁2头,占2.17%,8~10岁4头,占4.35%,而膘情下等者37头,占40.2%,而膘情上等者  相似文献   

16.
断乳后对母牦牛注射氯前列烯醇钠促发情处理,第一次药物处理后,两组母牛发情头数均为0头,第二次药物处理后,试验组母牦牛发情15头,发情率为75%。对照组母牦牛发情8头,发情率为40%。实验组母牦牛比对照组多发情7头,高46.67%,差异性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为探讨不同方案诱导牦牛发情效果。[方法]选择放牧的母牦牛60头为试验牛。分2组,每组30头进行试验。其中试验1组带犊母牦牛12头,不带犊母牦牛18头,采用方案Ⅰ;试验2组带犊母牦牛14头,不带犊母牦牛16头,用方案Ⅱ处理。第一针注射黄体酮注射液,以治疗为目的,间隔10天肌注PG,第二天注射血促性素;结果第1组用方案Ⅰ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42%(5/12)、56%(10/18),受胎率分别为60%、80%;第2组用方案Ⅱ处理后带犊、不带犊母牦牛发情率分别为86%(12/14)、100%(16/16),受胎率分别为65%、81%。[结果]表明,通过对牦牛进行冷季补饲,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处理,使93%的母牦牛发情。[结论]方案Ⅱ是较为理想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 1987~1989年在红原县瓦切牧场用普通牛冷精对牦牛配种过程中,发现在配种季节约40%的牛有流血现象。据悉,其它地区也有此情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了摸清母牦牛发情期的流血与受胎之间的关系,特此进行了观察统计,现得结果报导如下: 一、牦牛情期流血各种不同比例及受胎效果 844头参配母牦牛中,情期发生流血者有340头(均受配),占参配牛的40.28%,占发情牛710头的47.89%,占受配牛690头的49.28%。比同期受配牛的受胎率47.54%高0.11%。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牦牛产奶量低,缓解牧区人、犊争奶矛盾,试验采用混血黄牛(♂)与青海环湖牦牛(♀)本交繁育犏牛以提高产奶量。结果表明:在青海环湖区域,经过2年推广试验,共配牦牛8 594头,产犏牛犊6 537头,成活6 173头,成活率为94.43%;初生、90日龄、180日龄犏牛犊和牦牛犊体重分别为15.7,54.5,96.5,11.8,30.7,64.7 kg,犏牛犊体重比牦牛犊分别提高3.9,23.8,31.8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伊维菌素浇泼剂防治牦牛皮蝇蛆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以饲养牦牛为主。现饲养牦牛近2万头。据调查,本场牦牛的皮蝇蛆感染率达95.40%~99.14%,属高发区。长期以来,本场在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敌百虫溶液、蝇毒磷、倍硫磷注射剂进行洗浴或注射防治,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前,国内主要推广使用倍硫磷注射剂,按体重6.25mg/kg剂量臀部肌肉注射,防治效果满意。但倍硫磷因毒性较大等原因已停用,加之牦牛饲管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