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2月21日,笔者从农贸市场购进本地土种鸡雏1,000只,采用平面育雏,远红外线灯保温。育雏期间正值低温、高湿天气,相对湿度在85—90%之间,所用的稻草垫料非常潮湿。在15天龄时爆发球虫病,排血便者占70%左右。于发病第3天用可爱丹拌料治疗,用量为0.1%,连用3天,病情好转后改为0.05%药量至育雏期结束,再没发生以排血便为特征的球虫病。  相似文献   

2.
湘黄鸡混合感染马立克氏病与小肠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黄鸡对我地气候、地理条件较为适应,一般有较强的品种抗病力,但随着专业户养鸡的群养规模化的发展,鸡群数量不断扩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过去传统的散养方式有所上升,衡阳市蒸湘区角山乡杨岭村廖某家的80日龄的湘黄鸡3520羽(混合雏)发病,在10天内,发病率达40%,死亡562羽,死亡率为15.97%。2001年12月24日前来求诊,诊治情况如下。1基本情况该户养鸡已有5年历史,采用半舍饲方式饲养,运动场为泥土地面,卫生状态一般。每批鸡均接种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等疫苗,平时…  相似文献   

3.
鸡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神经症状,呈“劈叉”姿势最典型,眼睛瞳孔缩小,边缘不整齐,虹膜退色。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等单个或多个组织器官发生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本病是由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肿瘤病,病鸡常见消瘦、肢体麻痹,并常有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单核细胞的浸润和肿瘤的形成为特征。近年来发现本病毒可损害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引起小动脉硬化症。1流行病学鸡是最主要的自然宿主,除鹌鹑外其他动物的自然感染没有实际意义。传染源是病鸡或带毒鸡,病鸡或带毒鸡的皮  相似文献   

6.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单核细胞的浸润和肿瘤的形成为特征。近年来发现本病毒可损害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引起小动脉硬化症。1流行病学鸡是最主要的自然宿主,除鹌鹑外其他动物的自然感染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疱疹病毒引起淋巴组织增生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对幼雏的感染性极高,死亡率可达10%~30%。1症状根据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四种类型、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1.1神经型主要侵害鸡的外周神经,最常侵害的就是坐骨神经,当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受侵害  相似文献   

8.
本病是以最早发现者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之名而命名的。它是鸡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从经济损失上看,它是最大的鸡病之一。其特征是周围神经、各种脏器、虹膜、肌肉和皮肤等发生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病原马立克氏病由B群疱疹病毒所致,  相似文献   

9.
<正>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鸡的所有器官,组织生成肿瘤。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较长(一至三个月不等)急性发病的鸡场淘汰及死亡率达10—80%,是对养鸡生产威胁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此病1907年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氏首先发现,以后在美国、荷兰、英国、法国、日本、苏联、巴西等国也陆续有了报道。1961年以前由于没有分离出病原,就常把马立克氏病和鸡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俗称大肝病)混在一起。五十年代美国的肉鸡  相似文献   

10.
1.流行特点:鸡最易感,年龄越小越易感,通常多出现在2~5月龄的鸡群;雌鸡比雄鸡易感.不同品种的鸡对该病的抵抗力及感染后发病率有一定差异,一般认为肉鸡易感性大于蛋鸡,外来鸡易感性大于本地鸡.一些应激因素、饲养管理不良、维生素A缺乏、鸡球虫的存在等均可导致鸡发病.  相似文献   

11.
一起雏鸡马立克氏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本病主要侵害3—5月龄鸡。该病常引起急性死亡,消瘦或肢体麻痹,传播速度快且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在10%-30%以上。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重要的、常见的也是危害比较大的疾病,本病分布广泛。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环境中的鸡更容易发生此病,笔者最近遇到一起2种病混合感染的病历,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9年9月,六盘水市某县蛋鸡场发生以外周神经水肿、肝脏肿大、卵黄性腹膜炎、产蛋量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笔者通过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立克氏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存栏罗曼粉蛋鸡18万羽,分2栋鸡舍饲养,其中2号鸡舍存栏9.5万羽(455日龄,已开产),死亡5000羽,病死率5.3%(5000/95000),每天死亡12~15羽,死亡高峰1天死亡30余羽。在170日龄产蛋高峰期产蛋率91%~93%,3个月后下降至85%,9月初下降至78%~80%,产软壳蛋、畸形蛋3%~10%,未进行任何治疗。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Arian Marek's Diseasc,MD)于1907年由匈牙利学者马立克发现和报道,并因此得名。本病的特征是炎症性和肿瘤性病变,主要侵害神经系统,也侵害内脏和其他组织,是一种急性爆发型产瘤病。病原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属疱疹病毒科丙疱疹病毒亚科,为24面体主体对称,直径100—150nm,内含分子量为54-92×10~6道尔顿的DNA双链,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27—1.29克/毫升。病毒粒子可被氯仿、乙醚等灭活。本病毒是细胞结合性病毒,因此来自感染鸡组织的完整细胞必须用来作接种物,但来自羽毛囊的除外,因为病毒是从  相似文献   

14.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常见肿瘤性疾病。除了鸡、火鸡为MD的自然宿主外,国外报道的尚有雉、孔雀、天鹅、鹦鹉等。国内尚未见到关于观赏鸟类感染MD的报道,我们用琼脂扩散沉淀试验,对某市人民公园动物园的观赏鸟类作了MD检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Marek’sDiseaseVac cine,Living)系用自然低毒力的马立克氏病病毒弱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收获感染细胞,加入适宜冷冻保护液制成。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MD)。【性状】 淡红色细胞悬液。【用途】 用于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各种品种1日龄雏鸡均可使用。注苗后8日可产生免疫力。【用法与用量】 肌肉或皮下注射。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稀释液稀释,每羽0.2mL。(含2000PFU)。【免疫期】 1年6个月。【注意事项】 ①疫苗必须在液氮中贮藏及运输。②从液氮中取出后应迅速放于37℃温水中,待完…  相似文献   

16.
我所鸡场于1997年5月底,从长抄某鸡场购进伊莎—380商品代40日龄蛋小鸡1000羽,网上平养,10周龄前生长发育情况良好.从11周龄开始发病,至16周龄,共发病273只,发病率27.3%,死亡207只,死亡率20.7%.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创解变化,经送省畜牧兽医总站诊断检验,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与鸡败血霉形体病混合感染.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美顿,不爱活动,羽毛粗乱无光泽,部分羽毛脱落.食欲减少、消瘦,鸡冠和肉髯发育迟缓、苍白.拉稀便,粪便呈灰白色或青绿色,少数病鸡流眼泪和异常呼吸呷音等.1例肉髯有卵状肿块,3例见单翅麻痹;…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营口县旗口乡种鸡场1988年从营口市郊区、沈阳、山东等地引进 AA 肉食鸡种鸡34000只,到今年1月5日死亡15000多只,死亡率44%。一、症状:病鸡主要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运动障碍,步态不稳,一肢或两肢发生不全麻痹,逐渐发展为完全麻痹,蹲伏或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18.
某场2003年2月引进海兰红、海兰白蛋鸡共7000只。110日龄前生长状况良好,110日龄开始发病,每天死亡3~4只.共死亡300只。该场养鸡7年,以前曾发生过1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9.
鸡马立克氏病毒为疱疹病毒科B亚群病毒。病毒存在于鸡体被感染细胞的细胞核中(其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及病鸡羽毛囊上皮细胞中,其能在体外环境中生存较长时间,是导致发病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20.
正所有的马立克氏病毒分离株可根据生物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血清型:1)血清1型:包括所有的致病性或致瘤性MDV及相应的致弱株。根据血清I型MDV诱发免疫鸡群MD病变的能力可将血清1型之MDV进一步分为:温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 MDV),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MDV),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超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