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广西速丰桉人工林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广西速生丰产桉树人工林776块样地数据为基础,运用现代建模思想和方法,优选模型结构,研究建立了速生丰产桉树人工林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经检验,桉树人工林合并树种建模和分树种建模的效果同样十分理想,模型用于林分蓄积估计的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远小于规定的±3%;预估精度达98.5%以上,大于规定的97%;满足林业数表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近10多年来,桉树以其速生丰产的优势,在广西地区得到迅猛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按树人工林的生态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上的争论。分析了广西桉树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方案,以期完善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我国木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速生丰产人工林的种植仍未满足木材加工产业对木材原料的需求。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我国从维护木材安全的战略角度出发,开展了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扩大速生丰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介绍了速生丰产人工林分类及特点,论述了扩大速生丰产人工林种植面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实行定向培育 加快我省工业人工林的发展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营造人工林,是本世纪以来世界林业发展的新特点,建设速生丰产工业人工林基地,发展营林、林产品加工业联合作,是发展高效林业的战略方向,下面就我省工业人工林的发展谈点看法和建议。加快工业人工林的发展势在必行用少量的土地营造速生丰产人工林,通过集约经营,揭短采伐年限,获得比一级林多几倍的产量,是增加森林资源,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意大利战后营造杨树人工林25万公顷,只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5%,而每年却能生产木材400万n3,相当于全国木材产量的50%。许多事例有力说明,营造速生丰…  相似文献   

5.
从雷州林业局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的特点、模式、技术流程及其体系的变化和发展等方面考虑,探索出了适合雷州半岛的桉树丰产林培育模式,使得每一树种或无性系在同一区域的丰产培育模式相互一致,营造起速生、丰产、优质的桉树人工林。  相似文献   

6.
以1年生的木荷苗木为材料,分析超级苗选择方法与标准,并通过超级苗造林,促进木荷人工林的速生丰产.结果表明:(1)超级苗选择按苗高、地径同时加1.0δ,入选率12%,入选超级苗苗高≥96 cm,地径≥1.1 cm;(2)13年生木荷超级苗造林林分胸径年均生长量、树高年均生长量均表现优异,材积累积速度较快,达到年平均树高生长量0.85 m,年平均胸径生长量1.03 cm的速生丰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前言桉树多为高大乔木,速生适应性较强,是世界有名的三大丰产树种之一。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大力发展桉树人工林,不仅是因其多方面的经济价值,而且是看上其速生丰产这一优点。速生丰产是桉树内在的林学特性,但实际上能够达到何等生产水平,决定于立地营养条件给予满足的程度。对于人工林来说,关键决定于栽培技术。通过这次全区桉树调查,使我  相似文献   

8.
根据漳州桉树引种栽培试验,开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中试,通过研究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提出闽南地区按树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丰产高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工林抚育间伐,是使人工林速生丰产、调整林分密度、缩短工艺成熟期、充分发挥森林效益、增强林分抗性、提高木材利用率、促进林木生长发育的一种有效措施。如何适时进行科学的抚育间伐,是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现将红松人工林三角抚育选树法简介如下: 一、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的挂号人员,不严格执行去小留大、去弯留直、去密留稀、去病腐留健壮的原则基础上,按五级林木进行分类。对分级后的林木,进行经验三角选树挂号,兼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规程蓄积  相似文献   

10.
桉树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丰产树种之一,已被人们所公认。按树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研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文章全面综述了按树次生代谢化合产物的成分、药理作用、性能及其综合利用.使人们对按树能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尾叶桉、粗皮桉、托里桉、赤桉、尾巨桉5个桉树林分及1个湿加松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呼吸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为尾叶桉和托里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其值分别为3.57±0.41μmol·m-2·s-1与3.72±0.20μmol·m-2·s-1,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呼吸极小值与表层土壤C/P和N/P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土壤呼吸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调查收集了金韶关速生丰产林公司20个乡镇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年龄和不同造林密度下的桉树工业原料林样木527株,利用8个数据模型,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经适应性检验,筛选出最佳材积生长模型为:V=0.00012D1.8878H0.6362,编制了桉树(尾巨桉、巨尾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二元材积表.选择的模型4经精度检验,平均误差为-2.05%,系统误差为±2.1%,精度符合林业生产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如今生态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恢复由连年多代栽种桉树纯林所形成的生态环境,营建桉树人工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混交林对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森林防护作用、抗性能力和提高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片栽植桉树人工纯林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国内外桉树人工混交林的试验研究特点,指出我国过去对桉树人工混交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而对提高生态效益的研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的要点,以期消除桉树纯林种植所带来的弊端,为营造混交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华南地区阔叶次生林和桉树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发现次生林林下植物123种,分属52科;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102种,分属49科,两者数量上相差不大,相同的有64种。2个生境物种构成不同,次生林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略高于桉树人工林,方差分析显示两者各样方林下植物分布差异显著。2种生境中重要值前10的物种只有3个相同,两者林下植物重要值都集中在前10个物种中,均约占一半。总体上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次生林的相近。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桉树林(第2代和第1代)和杉木针阔混交林(10~11 a和5~7 a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南亚热带4种试验林0~100 cm土层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针阔混交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高于桉树林,而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却显著低于桉树林(P<0.05),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水的贮存容量高于桉树林。受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的影响,针阔混交林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桉树林(P<0.05)。4种试验林田间持水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4种试验林土壤保水能力基本一致。4种林分凋落物量表现为桉树林Ⅳ>桉树林Ⅱ>针阔混交林Ⅰ>针阔混交林Ⅲ,桉树林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P<0.05)。  相似文献   

16.
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桉树需肥特性及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入手,着重论述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并指出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桉树栽培中使用肥料等相应建议,为我国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马尾松纯林、桉树纯林和3种不同模式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主成分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水解 N、速效 P 和速效 K 皆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 K 则表现相反;在各林分中,桉树纯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 P 含量最高,混交林次之。混交林则土壤全 N、全P 和速效 N 含量总体上大于纯林。马尾松纯林除在浅层土中速效 P 含量最高外,其他养分指标都低于桉树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为桉树纯林>混交林 A>混交林 C>混交林 B>马尾松纯林,表现为桉树纯林养分状况最好,马尾松纯林最差,与针阔树种的生长特性和凋落物养分归还能力有关。混交林中种植密度较大的混交林A 养分状况相对较好,表明其养分储存能力较好,消耗较少。而相同种植密度下,混交林 C 的林分土壤养分状况优于混交林 B。  相似文献   

18.
George  B.H.  Brennan  P.D. 《New Forests》2002,24(2):147-163
Effective weed control is an essential management task in establishing commercial tree plantations. Much of the current weed control strategies employed in Australian forestry relies on the use of available herbicides. However, given community concern regarding the use of herbicides, investigation of alternative weed control methods is warranted. We tested the ability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mechanical (hand weeding and inter-row slashing), mulching (sawdust over newsprint, woodchips and jute), cover crops and herbicide applic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establishing eucalypt plantations. Jute matting and herbicide treatments reduced weed competition and increased seedling growth to age 2 years in plantations of Eucalyptus dunnii and Eucalyptus saligna in northern NSW, Australia. Growth increased by 269 % (Experiment 1) and 196 % (Experiment 2) in the Jute and by 216 % (Experiment 2) in the Herbicide treatments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no weed control) at 2 years age. As the Jute material deteriorated, after nearly 2 years, weed cover increased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weeds present in the Jute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Herbicide treatment. Jute matting costs approximately 15 times more than the herbicide regime used and, therefore, could not presently be considered a viable option for weed control in commercial eucalypt plantations. Other weed control treatments, including hand weeding, sawdust and woodchip mulches, slashing and sowing cover crops did not effectively control weeds and did not improve survival or increase seedling growth to age 2 relative to the control. We conclude that herbicides remain the most cost-effective weed control option available to commercial growers of eucalypt 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19.
基于森林土壤碳清查的方法,研究了川西低山丘陵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和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土壤的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土壤各层有机碳含量介于(4.34±0.75)~(23.41±2.75)g·kg-1,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马尾松、杉木、巨桉和柏木人工林1 m深度内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分别为(79.9±10.0)、(125.9±21.2)、(145.4±22.1)和(157.9±29.2)t·hm-2;柏木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增加,柏木-栎针阔混交林和柏木-慈竹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为(187.9±16.0)和(158.6±15.4)t·hm-2.  相似文献   

20.
调查分析5种不同前茬立地类型的桉树人工林生长及其土壤肥力情况,结果表明:相思前茬立地类型的4.5a生桉树人工林具有最高的保存率、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每公顷材积,分别为92.4%、13.5cm、18.4m、153.6 m3,相思前茬立地可能是较理想的桉树人工林造林立地类型.进行桉树人工林多代经营时,相思、桉树前茬都是可以选择的立地类型,但一定要加强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材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