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长链脂肪酸摄取与氧化中起重要作用,常被作为影响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之一加以研究。作者就H-FABP基因在猪、鸡、牛等动物脂肪沉积中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并探讨了H-FABP基因作为影响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品质的改善,人们对肉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猪肉脂肪沉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就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与猪脂肪沉积相关方面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脂肪沉积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肌内脂肪含量与肉的风味和嫩度等有关,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已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H-FABP,是FABP家族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本文就FABP家族概况、猪H-FABP基因的结构与定位、遗传变异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关系研究状况等方面作一阐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前景,为深入研究该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肌内脂肪含量与内的风味和嫩度等有关,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已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H-FABP,是FABP家族中最普遍的一种类型。本文就FABP家族概况、猪H-FABP基因的结构与定位、遗传变异及其与部分生产性能的关系研究状况等方面作一阐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前景,为深入研究该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基因组测序在畜禽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因组研究方面,目前全基因组测序已由第一代测序技术发展到第三代测序技术,全基因组测序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加全面、精准、高效等优势。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和费用的降低,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技术逐渐成为基因组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在畜禽起源进化、重要经济性状基因挖掘、分子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能够发现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变异,丰富现有的CNV和SNP数据库,为抗病、生长、食欲、代谢调节、表型、环境适应机制及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分析提供重要数据。作者针对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主要畜禽上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全基因组测序在畜禽的品种遗传多样性、群体演变机制、功能基因挖掘等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全基因组测序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PARγ是调控细胞功能和基因转录的一个重要基因,是脂肪细胞基因表达和胰岛素细胞间信号传递的主要调节者,在脂肪细胞分化和机体能量、葡萄糖和脂肪代谢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PPARγ不仅是脂肪组织发育的中心调控剂,而且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多种参与脂肪酸转运和代谢相关的基因。因此,揭示PPARγ基因的表达规律和分子作用机制,可以为研究脂肪在猪体内沉积过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将就近年来关于PPARγ基因调控猪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QU Qiuhong;HUANG Ye;JIANG Qinyang;HUANG Yanna(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养禽业发展迅速,禽肉比重按每年5%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养鸭业,生产日趋集约化,规模由几万只发展到几十万只、几百万只。同时,培育出了一系列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的肉用品种或品系。然而肉鸭的脂肪率仍没有达到人们所需求的理想水平。如何降低肉鸭脂肪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降低脂肪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一、遗传育种进展过去,对肉鸭的选择着重于生长速度,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大大缩短了肉鸭上市日龄。但随之而来的脂肪率偏高,影响市场消费。为什么对增重  相似文献   

9.
对FABPs 作为猪肌内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主要包括H-FABP和A-FABP基因的性质、变异以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FABPs作为猪肌内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FABPs作为猪骨肉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主要包括H-FABP和A-FABP基因的性质,变异以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肉质性状与肌内脂肪含量紧密相关。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成为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改善肉质性状的研究重点。作者就H-FABP对脂肪酸转运的调控机理、H-FABP基因定位和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在不同畜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分析,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布莱凯特黑牛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鸭H-FABP多态与屠体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以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为侯选基因,对6周龄北京鸭的3个群体(区分公母)共300个个体进行SNP分析。结果发现H-FABP第3内含子以本试验采用的引物碱基为第一碱基的第156碱基处发生1个C/G突变,此突变对Z4群体胴体质量、皮脂质量、皮脂率和全净膛质量有显著影响,并且对Z4(公)群体中胸肌质量、腿肌质量以及骨架质量有显著影响,因此可以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作为影响北京鸭Z4群体屠体性状的侯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猪Haln基因与H-FABP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Hal^n基因和猪应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其对内质的影响、H-FABP和H-FABP基因与IMF含量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两种基因的PCR-RFLPs检测作一综述,旨在为肉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海南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对称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第3内含子(intron 3)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in-tron 3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intron 3的第335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A→G的转换造成。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5%,18.2%,18.2%,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27%。不同基因型个体各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生产性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布莱凯特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GenBank发表的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的序列设计13对引物,分13段扩增出布莱凯特牛H-FABP基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式对各个片段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个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得到布莱凯特牛H-FABP基因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布莱凯特牛的H-FABP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56345)是由4个外显子(73、173、102和54 bp)和3个内含子(3463、1892和1494 bp)组成;布莱凯特牛与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和鸡等9个物种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大小依次为99.3%、99.0%、96.3%、92.5%、89.8%、88.3%、83.3%、82.8%、75.6%,其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2%、99.2%、96.2%、93.2%、91.7%、88.7%、86.5%、86.5%、77.4%;系统发生树将这些物种总体上分成2支,鸡为独立的一支,布莱凯特牛、牦牛、普通牛、山羊、猪、马、人、大鼠、小鼠为另一独立的大分支。因此,渤海黑牛H-FABP基因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其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SSCP方法测定96头布莱凯特黑牛H-FABP基因外显子2和内含子2的部分序列多态性,并对含有多态序列的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物1、3的扩增序列不存在多态性,引物2、4的扩增序列存在多态性;引物2在内含子第323位点处存在G→A突变,在群体中产生了AA、A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48、0.146、0.40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5,属于中度多态(0.25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引物4在内含子2第872位点处存在C→G的突变,产生了HH、Hh、hh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04、0.417、0.479,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37,为中度多态(0.25χ2检验该位点基因型频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80头三江白猪H-FABP基因的5'-上游区和第2内含子区的遗传变异,并用最小二乘法模型分析了H-FABP基因对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H-FABP基因5'-上游区域HinfⅠ-RFLP和第2内含子MspⅠ-RFLP均不存在多态性,基因型为HH和AA。第2内含子HinfⅠ*-RFLP(基因型BB、Bb、bb)和HaeⅢ-RFLP(基因型DD、Dd、dd)均有多态性,肌内脂肪含量bb高于Bb型,但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dd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Dd和DD基因型(P<0.05)。通过各种组合基因型发现,AAddbbHH基因型具有最高的IMF含量,因此可通过提高"AAddbbHH"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肌内脂肪含量,达到改善猪肉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选用孵化5d的9只莱芜黑鸡,9只汶上芦花鸡和8只济宁百日鸡胚以及孵化11d的12只莱芜黑鸡,11只汶上芦花鸡和9只济宁百日鸡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定量Real-timePCR的方法,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在不同品种鸡胚中表达的差异。结果显示检测的3个品种孵化11d的鸡胚中H-FABP基因的表达高于孵化5d的鸡胚。其中莱芜黑鸡的H-FABP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最小,孵化11d的表达量约为孵化5d的2.64倍;变化最大的是济宁百日鸡,孵化11d的表达量约为孵化5d的4.17倍;汶上芦花鸡H-FABP基因在孵化11d的表达量约为孵化5d表达量的2.96倍。  相似文献   

19.
营养水平对DLY杂交猪肉质性状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24头起始重为(64.24±2.66)kg的健康DLY杂交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高、低营养水平的日粮,研究高、低营养水平对育肥猪肉质性状及H-FABP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营养水平相比,高营养水平提高了日增重(P=0.273)和饲料报酬(P=0.001);降低营养水平可提高H-FABP基因表达量(P=0.288)和IMF含量(P=0.09),增加肉的嫩度(P=0.026);降低营养水平,还提高了肌肉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P>0.05)。因此,营养水平可以影响肌肉组织脂肪代谢和H-FAB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以崇明岛53只崇明白山羊、30只徐淮山羊、37只杂山羊为实验材料,利用直接测序寻找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部分exon2及intron2序列上的SNPs,PCR-RFLP分析其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3个SNP位点(A1017G、C1115T、G999-)。A1017G通过HaeⅡ-RFLP得到BB、Bb、bb 3种基因型,除徐淮山羊外,崇明白山羊和杂山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3个群体均为低度多态(PIC<0.25)。C1115T未引起酶切位点改变。G999-通过SauⅠ-RFLP得到DD、Dd、dd 3种基因型,崇明白山羊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为低度多态(PIC<0.25);徐淮山羊和杂山羊只有DD基因型,呈严重的偏态,没有多态性。本研究表明H-FABP在不同山羊品种中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进一步作为候选基因分析其与肌内脂肪含量性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