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猪的防疫灭病工作是确保养猪生产顺利的重要环节。规模化养猪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做好消毒、预防接种、治疗和畜舍环境清洁等工作。1消毒做好消毒工作是预防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对畜舍、用具、饲槽、污水沟等进行彻底消毒,一般1次/1~2周,畜舍、用具、饲槽消毒应先进行清扫、清洗,然后用百毒杀1:200、农乐1:100、10%~20%石灰乳等进行消毒。污水沟消毒可用生石灰直接撒布于猪舍排水沟中撒布于干燥处无效。入门处消毒池可用2%烧碱对进出车辆人员等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2.
做好仔猪进栏前的准备,栏舍、用具要彻底消毒,农户准备购进仔猪前,应预备好栏舍、用具和饲料。对栏舍要彻底清扫干净,尤其是过去养猪曾发生过疾病死亡的栏舍,更应彻底消毒。栏舍墙壁、地面以及食槽、饮水器的消毒可选用2%~3%火碱溶液,或10%~20%漂白粉溶液,或10%~20%石灰乳,或3%~5%煤酚皂溶液,或2%~4%福尔马林溶液等喷洒消毒;铁锹、扫帚等用具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养猪应尽量自繁自养,以减少疾病的传入。养猪场和养猪户无基础母猪群,靠从市场上购进猪源,如不采取严格的检疫和隔离饲养措施,往往难免购进病猪而将疫病…  相似文献   

3.
四、獭兔常见病预防技术(一)卫生消毒制度1兔场卫生 每天定时清扫兔舍,清洗粪沟;食糟、饮水器、笼底板每隔半月彻底清扫一次,清洗后还应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每半月用20%的石灰水或2%的烧碱溶液作环境消毒;严禁工作人员串岗串舍;饲料器械严禁交叉使用;其他动物及外来人员、车辆不得进入场区;兔粪应远离兔舍堆积发酵后使用;病死兔应深埋或焚烧,同时应做好灭鼠工作。2兔舍消毒 进兔前,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10%~20%的石灰乳刷洗墙壁、地面、兔笼,也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其法为:每立方米用20亳升…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猪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等规定,防制重大动物传染性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规模化猪场猪群健康水平,我们根据当地猪场的生产特点,拟定规模化猪场各阶段不同猪群的兽医卫生保健管理日程。1猪场生产区的卫生管理1.1大门生产区仅可设立一个供人和车辆进出的大门,并应建立消毒池和消毒通道,大门由专职门卫管理,负责监督人员、车辆、物质按防疫规定进出生产区,以及清洗消毒池、更换消毒液等。1.2生产区内环境生产区内主干道(净道)及其它必须消毒的区域每周或每日…  相似文献   

5.
1隔离消毒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应选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如有条件的话,最好周围有2千米左右的天然隔离带。生产区与办公区应有一定的距离且生产区在上风区,这样可以减少空气传播疾病的机会。场区与外界严格隔离,凡进入场区的车辆及用具应严格消毒。可在大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液的深度以浸过轮胎为好,池内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且适时更换。车上货物及猪栏等要喷雾消毒,如车辆用具等进入生产区应进行二次消毒,重点对车底盘进行严格地冲洗消毒;进入生产区的接触过其他猪群的人,应隔离至少两天,再经过紫外线消毒、淋浴、换工作服后,经消毒池进…  相似文献   

6.
消毒是为了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切断传播途径 ,防止传染病发生和蔓延。春夏季节是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流行季节 ,作好栏舍消毒工作尤为重要。1 猪场栏舍消毒技术1.1 大门消毒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槽 (池 ) ,消毒药使用 2 %苛性钠溶液(每周更换 1次 )或新鲜生石灰 ,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采用喷雾消毒装置 ,要求喷雾粒子 6 0~ 10 0 μm(其中有效粒子80 % ) ,雾面 1.5~ 2m ,射程 2~ 3m ,动力 10~ 15kg的空气压缩机。消毒液用 3%来苏尔 (苯酚皂溶液 )、克辽林或 1%~ 2 %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猪定点屠宰在城乡普遍推行,加强对屠宰场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外界环境、用具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防止病原的扩散,这对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作用。1消毒范围 包括生猪通过的道路,停留的栏舍,与猪接触的工具、饲槽、运输工具,屠宰车间地面、设备、用具、工作人员衣帽等,即一切与猪及产品接触的东西,都应进行消毒。2消毒方法2.1物理消毒2.1.1机械消除:以清扫、洗刷等手段达到消除病源的目的。屠宰加工地面、设备、用具清除血迹、胃肠内容物等,每天坚持洗刷1次,并注意与其他消毒方法一并进行。2.1.2…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5):39-39
一、制度1猪场谢绝参观。饲养人员及本场人员 (包括经批准入场的有关技术人员 )进入生产区前 ,必须进入消毒更衣室 ,更换经紫外线灯照过的工作服、工作帽与水靴后 ,再趟过盛有 2 %火碱水的消毒池(水深至少 2 0cm)才能进入猪舍 ,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场 ,出售肥猪与断奶仔猪时 ,经专用猪道在场外接运。2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 ,不准相互串舍。要随时注意观察猪群健康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所有用具与设备必须固定在本舍内使用 ,不准互相借用。3搞好猪舍内外卫生 ,定期消毒。夏、秋季每周用 2 %火碱水或 3 %来苏水消毒三次 ,春、冬季每周…  相似文献   

9.
1综合保健措施1.1搞好环境消毒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  相似文献   

10.
规模养猪场必须重视疫病的综合防治,认真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才能控制和扑灭疫病,确保猪场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1猪场要科学规划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要严格分开。同时,要有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间等,而且应设在下风处50m以外。场内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进料车严禁出入生产区。活猪出场经过用围栏组成的通道,赶进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的围墙外面。猪场大门、生产区门口应设有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最好每幢猪舍门口亦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换鞋消毒室,…  相似文献   

11.
仔猪断奶后腹泻是瘦肉型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病因繁杂,要想彻底根除非常困难,但通过综合性技术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断奶后腹泻在实践中是完全可能的。1营造良好饲养环境,切断病原微生物入侵途径1.1建好理想的产房和保育舍产房和保育舍应建在整个猪场中最好的位置,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确保干燥、保温、通风良好。产房采取高床分娩栏,保育舍采用漏缝地板,减少仔猪接触粪、尿。1.2实行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制度减少病原微生物产房和保育舍实行空栏消毒制度,空栏时间要有15d左右。空栏时先把…  相似文献   

12.
贾振岭 《中国猪业》2009,4(3):56-56
1抓好良种仔猪的选择 补栏时尽量选择良种仔猪。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即存栏肥猪售完后,栏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后再进猪,这样可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1.抓好良种仔猪的选择.补栏时尽量选择良种仔猪,这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即存栏肥猪售完后,栏舍进行1次彻底消毒后再进猪,这样可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1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猪场生产区及猪舍门口均设消毒池(生产区的池宽应在3米以上),池内加2%氢氧化钠或其他消毒液,每星期更换1次。冬季可加入适量食盐,以防消毒液结冰。猪舍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猪舍内外每天必须清扫1次。每天必须用消毒液将所有饲养用具消毒1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后使用。饲槽  相似文献   

15.
1圈舍人员方面的因素圈舍方面要求如下:11在待产母猪进入分娩舍前对分娩圈舍的各项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证供水系统、保暖设施、产床等能正常使用。12分娩舍的清洁能除去大部分有害物质,清扫后用高压水冲洗、消毒,空置2~3天,再冲洗、消毒,两次用的消...  相似文献   

16.
正发展养殖业不仅要注重猪的品种,还要注重种猪生产。如果种猪一旦发生疾病,会给养猪业的整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要对种猪疫病进行综合性防治,以促进养猪业的发展。1抓好种猪防疫卫生1.1由专门的人负责实施兽医防疫卫生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科学防疫工作计划,做好防治工作。1.2严格饲养管理。猪场只有一个出口,禁止非有关人员的进出,猪场门口且设有消毒池和更衣室,饲养人员进入到猪场内要几时更换已消毒的衣服和鞋子,工作中卸料、装猪的  相似文献   

17.
为防制重大传染性疾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规模化猪场猪群健康水平,根据当前国内规模化猪场所实行的五段式管理模式,同时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特制定规模化猪场各阶段的兽医卫生保健程序。1猪舍的卫生管理措施1.1猪舍卫生管理常规措施1.1.1猪舍员每日上、下午清扫栏舍,收集粪便,冲洗排污沟内粪便各一次。1.1.2每周(必要时每日)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各车间进行一次常规喷雾消毒。1.1.3定期进行杀虫、灭鼠工作。1.1.4注意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夏季做好降温和通风,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和除湿换气。1.1.5每周对猪场内环境(场内主…  相似文献   

18.
<正>1母猪产前消毒及准备环境清洗消毒:猪群转出后2 d内必须对栏舍及设施工具等完成清洗维修工作。栏舍干燥后,立即用消毒药进行第1次消毒。进猪前24~36 h,采用火焰或药物熏蒸进行第2次全面、彻底消毒。空舍时间不少于10 d。产房及其周围环境消毒一次,以后每周消毒一次;更换门口消毒液,以后每周更换一次,保持有效浓度。消毒药交替使用,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比使用。每次消  相似文献   

19.
l一般性的预防措施 (l)养猪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有院墙和门,设更衣室、消毒室和消毒池等; (2)猪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当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回生活区时,必须把工作服和工作鞋放回规定地点,不得穿出生产区,以防止污染病原微生物; (3)应当控制人员的频繁出入,非饲养员尽量少进生产区; (4)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池内放消毒液或用消毒液浸湿的锯末。消毒液可以选用来苏水3%水溶液,或2%~3%的火碱水溶液,或3%的克辽林水溶液; (5)不准把任何生肉带进猪场,以防止带入病原微生物。2猪引种时的防疫措…  相似文献   

20.
1 做好仔猪进栏前的准备 准备购进仔猪前,应预备好栏舍、用具和饲料。栏舍、用具要彻底消毒,对栏舍要彻底清扫干净,尤其是过去养猪曾发生过疾病和病猪死亡的栏舍.更应彻底消毒,栏舍墙壁、地面以及食槽、饮水器的消毒可选用2%-3%火碱溶液.或10%-20%漂白粉溶液,或10%-20%石灰乳.或3%-5%煤酚皂溶液及2%-4%福尔马林溶液等喷洒消毒;铁锹、扫把等用具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