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蛋鸡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开产日龄提前,进入产蛋高峰的时间变短,为研究如何正确将育成饲料更换产蛋饲料,试验将鸡群分为组Ⅰ、Ⅱ、Ⅲ3组,检测不同时间更换产蛋饲料的对蛋壳质量的影响,组Ⅳ根据日均产蛋率60%换料时不同产蛋状况分为A、B、C 3组,检测各组对骨骼的影响。结果表明:组Ⅰ在16周龄换料并没有引起高钙饲料而导致肾病、内脏痛风和尿酸盐沉积等症,组Ⅲ因在鸡群50%产蛋率时更换产蛋料,前期可引起蛋壳质量下降,但换料后3周可恢复正常蛋壳质量。组Ⅳ不同组别试验中已开产2周后更换产蛋料可引骨骼尤其长骨严重的骨质损害,试验组Ⅱ在产蛋率5%时更换产蛋饲料最为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蛋鸡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开产日龄提前,进入产蛋高峰的时间变短,为研究如何正确将育成饲料更换产蛋饲料,试验将鸡群分为组Ⅰ、Ⅱ、Ⅲ3组,检测不同时间更换产蛋饲料的对蛋壳质量的影响,组Ⅳ根据日均产蛋率60%换料时不同产蛋状况分为A、B、C 3组,检测各组对骨骼的影响。结果表明:组Ⅰ在16周龄换料并没有引起高钙饲料而导致肾病、内脏痛风和尿酸盐沉积等症,组Ⅲ因在鸡群50%产蛋率时更换产蛋料,前期可引起蛋壳质量下降,但换料后3周可恢复正常蛋壳质量。组Ⅳ不同组别试验中已开产2周后更换产蛋料可引骨骼尤其长骨严重的骨质损害,试验组Ⅱ在产蛋率5%时更换产蛋饲料最为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3.
皖南三黄鸡若干种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皖南三黄鸡的外貌、体型、生长发育规律、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等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外观呈现三黄特征(黄羽、黄肤、黄胫)、体态结构匀称;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速度高峰在6周龄前后,12周龄后公母鸡相对生长速度均显著较低;公、母鸡增重速度差异显著,40周龄成年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 657.8 g和1 498.5 g。公鸡5-6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3.5%,年平均产蛋率为48.4%;平均蛋重为53 g,蛋壳黄褐色、较厚,蛋黄色泽较深;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4.8%,受精蛋的平均孵化率为87.5%。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22至64周龄的山西麻鸡配套父系麻鸡、母系隐性白鸡以及其二者杂交用作父母代种鸡等三种亲本母鸡的产蛋性能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1)达到5%产蛋率的周龄分别为:父系麻鸡23周龄,母系隐性白鸡25周龄,父母代母鸡22周龄。(2)平均产蛋率分别为:父系麻鸡45.39%,母系隐性白鸡50.83%,父母代母鸡50.50%。(3)每只累计产蛋平均值分别为:父系麻鸡136.52枚,母系隐性白鸡155.5枚,父母代母鸡153.35枚。(4)高峰产蛋分别出现在:父系麻鸡31周龄;母系隐性白鸡33周龄,父母代母鸡38周龄。(5)平均料蛋比分别为0.2:1,0.25:1,0.21:1。从产蛋性能综合评定来看,父母代母鸡的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1.适应营养需求。产蛋母鸡的发育规律是:40周龄之前体重增长较快,24~40周龄平均每日增重2~4克;此后,增重速度相对平衡并稍有增加。若产蛋高峰阶段减重,则说明蛋鸡体内的贮备动用过多,可能使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提前结束。母鸡每天摄入的营养主要用于体重增长、产蛋支出、基础代谢和繁殖活动的需求,故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按照母鸡对能量、粗蛋白、氨  相似文献   

6.
将48只突变体蛋用黑羽鹌鹑进行单笼饲养,并对其开产日龄、开产蛋重、产蛋率、平均蛋重及饲料利用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变体蛋用黑羽鹌鹑开产日龄为53d,相对于其他品系稍晚;其开产蛋重量为8.9g;开产至开产15周龄的平均产蛋率为81%,平均蛋重为10.9g,符合鹌鹑蛋的加工要求;开产1~15周龄的平均料蛋比为3.01±0.31。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12,(22):31
<正>夏秋交替季节正是饲养后备母鸡初产阶段,此期的鸡群管理,关系到养鸡场(户)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对后备母鸡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及时换喂过渡料一般给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也称过渡料,料中的钙为1%、粗蛋白质为16.5%。换料时,应用半个月的时间逐渐完成换料过程,切忌过急,以防引起拉稀。在产蛋率达到2%~5%时,饲料含钙应在3.4%~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朝那鸡良种繁育中心所饲养的固原鸡种鸡群5232个母鸡151日龄到365日龄间的群体产蛋数据为依据,对固原鸡种鸡群产蛋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固原鸡开产日龄在22周龄,到27周龄时产蛋率仍在50%左右浮动,到32周龄时产蛋率才达到61.89%,仅到35周龄时产蛋率下降到52.9%,到365日龄时产蛋率到了44.7%,说明固原鸡的群体产蛋水平比较低,而对其产蛋等生产性状等没有进行选育可能是产蛋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营养水平和低温因素也是产蛋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试验为2×2的两因子试验设计。选用23周龄高低脂系肉种母鸡各384羽,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当产蛋率达到5%时,进行日粮处理,高低脂系母鸡分别饲喂中国鸡饲养标准(NY/T33-2004)推荐的需要量和75%的需要量。试验持续到54周龄。结果表明,饲料采食量与品系在产蛋量、蛋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不同品系对产蛋量和破蛋率有着显著的影响(P0.05)。高脂系母鸡的产蛋量显著高于低脂系,破蛋率显著低于低脂系(P0.05)。采食量限饲显著降低了蛋重,显著提高了蛋形指数和产蛋量(P0.05)。不同品系在产蛋量、蛋重、破蛋率、蛋黄颜色上表现出不同的母体效应(P0.05)。  相似文献   

10.
产蛋初期。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按每只鸭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在生产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初产蛋的蛋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这样势必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经济效益。首先,开产过早,加之初产蛋过大,容易造成母鸭的脱肛;其次,种鸭的体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鸭,虽然有性欲,也进行爬胯,但其精液品质较差,一般受精蛋孵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正>1海赛克斯褐壳蛋鸡荷兰龙利公司培育的海赛克斯褐壳蛋鸡具有耗料少、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点。商品代生产性能:0~17周龄成活率97%,体重1.41 kg,每只鸡耗料量5.7 kg;产蛋期(20~78周)每只鸡日产蛋率达50%的日龄为145 d,入舍母鸡产蛋数324枚,产蛋量20.4 kg,平均蛋重63.2 g,饲料利用率2.24%,产蛋期成活率94.2%,140日龄后每只鸡日平均耗料116 g,每枚蛋耗料141 g,产蛋期末母鸡体重2.1 kg。商品代羽色为自别雌雄,分3种类型:①母雏为均匀的褐  相似文献   

12.
薛勇 《吉林农业》2005,(8):26-27
1.产蛋初期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循逐步增加的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按每只鸭每周5~10g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有的种鸭在135天左右就开始产蛋)、初产蛋的蛋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等,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有时到25周龄已达到了最大喂料量,这样势必影响整个产蛋期的经济效益。首先,开产过早,加之初产蛋过大,容易造成母鸭的脱肛;其次,种鸭的体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鸭,虽然有性欲,也进行爬胯,但其精液品质较…  相似文献   

13.
苏禽3号肉鸡     
《农家致富》2013,(15):39
该品种由江苏省家禽研究所与扬州翔龙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培育,主要技术指标:父母代5%产蛋周龄23周,66周龄入舍母鸡产蛋数175个,种蛋合格率92%以上;商品代70日龄平均体重1100克以上,群体均匀度85%以上;饲料转化比2.7~2.9:1,饲养成活率96%以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研究内蒙古特产,托县优质小茴香作饲料调味剂,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用46周龄的杂种母鸡300只,随机分成5组(各60只)。4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剂量不同的小茴香粉和渣、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经60d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小茴香粉和渣,能较好的促进食欲及增加采食量,进而提高产蛋性能。在试验条件下,添加5%、7.5%及10%小茴香粉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产蛋率4.7%(P<0.01)、0.52%(P>0.05)及9.66%(P<0.01);添加10%小茴香渣亦比对照组提高产蛋率8.90%(P<0.01)。此外,本试验还发现添加小茴香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蛋黄着色性能和提高鸡肉风味。因此,小茴香饲料调味剂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产蛋高峰期是指产蛋率90%以上产蛋时间,产蛋母鸡大约从16周龄~20周龄进入初产期,22周龄~26周龄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蛋鸡生理特点为:体重增加较快,生殖系统发育迅速,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抗病力急剧下降。一、高峰期蛋鸡饲养管理1、前期管理青年母鸡在8~10周龄即可装笼,为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装笼时应在饲料中均匀拌入适量阿维菌素或左旋咪唑,或者让每只鸡口服1片左旋咪唑药片16~18周龄进行第二次驱虫。  相似文献   

16.
蛋用鹌鹑黄羽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神丹公司蛋用鹌鹑黄羽系采用全同胞家系方法选育了4个世代,结果显示,开产日龄为45 d,比零世代提前4~5 d;开产体重降低20%,每只为110 g;平均蛋重每枚达到11.1 g,20周龄产蛋数达到85.6枚,比零世代每只提高15.6枚;开产至20周龄的平均产蛋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饲料博览》2004,(11):53-53
为使母鸡高产和降低蛋的破损率,产蛋期应检查钙的供应情况。饲料是决定蛋壳质量和蛋壳强度的主要因素。试验已证明开产前半个月母鸡骨骼中钙的沉积加强。因此从4月龄起或达5%产蛋率时,应给母鸡喂含钙量较高的配合饲料。现在普遍认为,产蛋鸡日粮中含钙量3.2%~3.5%是最佳水平,而在高温或产蛋率高(75%~80%)的情况下,含钙量可加到3.6%~3.8%,短期内加到4%能使蛋壳变厚,但进一步提高对产蛋不利,也不能改善蛋壳质量。饲料中钙不足会促进吃料,结果饲料消耗过多,母鸡体重增加,肝中脂肪沉积多,饲料中钙含量超饱和状态,会使鸡的食欲减退。母鸡骨骼中有…  相似文献   

18.
邵焕武 《新农村》2010,(1):30-30
春季,母鸡进入产蛋高峰,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科学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成分。 1.减少能量饲料 春季气温变暖,如果继续饲喂高能量饲料,会使蛋鸡体重增加,影响产蛋率。为此,应适当减少玉米、麸皮等谷物类饲料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农村科技》2004,(10):19-19
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群在21~22周龄开始产蛋。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每只鸭每周5~10克幅度增加供料,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提前开产,增加初产蛋的蛋重和产蛋高峰的提前,在产蛋初期迅速增加饲料喂量,有时到25周已达到了最大喂料  相似文献   

20.
冯小鹿 《新农村》2010,(9):31-31
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是提高养鸡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蛋鸡开产后,产蛋率逐渐上升,25~44周龄时处于产蛋高峰期,这期间除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饲料、适当控制能量饲料及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钙外,为鸡群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期、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