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报道枝孢菌Cladosporium引致的6种真菌病害。其中,3种为国内新记录,3种已知种为国内新分布。  相似文献   

2.
罗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29(2):207-212,217
通过野外调查,国内主要标本馆及相关文献资料查阅,报道四川凤仙花属(Impatiens)植物80种1变种,其中20种为四川特产,17种为四川新分布记录种.列出新记录种的标本引证、地理分布,对丰富四川植物区系及四川凤仙花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药用植物真菌病害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云南药用植物真菌病害15种,其中:国内新记录4种,省内新记录7种,省内已知种新分布4种,前者有描述,后二者为名录,以供植检和防治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报道云南省菊科等牧草真菌病害41种,它们寄生在8科60种植物上,其中:国内新记录2种,省内新记录12种,省内已知种新分布27种.新记录12种病害有描述,其余为名录.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丽江老君山的鸟巢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君山分布的鸟巢菌有3属、6种,其中红蛋巢菌[Nidula candida(Peck)V.S.White],国内虽报道过有分布,但各标本馆并无馆藏标本.文中除列出老君山鸟巢菌属种检索表,给出每个种的特征集要、担孢子形态图外,还对鸟巢菌在老君山的生态分布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对攀枝花市麻疯树人工林和野生林有害生物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报道了24种有害生物,其中12种虫害和1种病害是国内首次报道,并综述了其形态、受害状和分布。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内孢圆梗霉Basidiophora entospora在国内的新分布省、市、自治区。对国内尚未报道过的藏卵器和卵孢子阶段进行了补充描述。并将国内不同寄主的Basidiophora entospora进行形态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二点委夜蛾在河北危害夏玉米的调查研究简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欧洲等地,国内未见报道.2005~2007年在河北省发现该虫危害夏玉米幼苗.经饲养鉴定,该虫在形态学上与地老虎等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圆海小蠹是一种对梣属、核桃属等树木危害极其严重的害虫,从进境的原木及木质包装中时有截获,该种在国内尚未有分布的相关报道.本文描述了圆海小蠹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等,并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实际,对其扩散风险及检疫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林业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昆明等地26种花卉的28种■菌病率的症状■病原菌、发病期与分布。其中,国内首次报道的5种,云南省首次报道的11种。  相似文献   

11.
羊寄生虫病科学、规范的诊断,是有效防治寄生虫病的前提,同时也是羊寄生虫病综合防控的基础。概述了羊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和剖检诊断的方法,以期为羊寄生虫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北京市延庆县2002—2006年期间甘蓝枯萎病的田间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追踪和实地调查,旨在为后续研究和病害综合控制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文献追溯法、田间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方法;【结果】近五年来甘蓝枯萎病在北京市延庆县的发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2个村约13.3hm2发展到2006年的25个村86.7hm2,提高了6.5倍。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甚至绝收。甘蓝枯萎病的发生和危害与田间土壤、气候和品种抗病性关系密切;生产中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系统研究病原种类、初侵染来源和病害传播方式具有紧迫性。【结论】加速甘蓝种子健康检测和杀菌剂预防保健处理、筛选适合与土壤消毒的化学药进行应急防治的配套技术措施研究是病害综合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全身感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在全球多数地区有流行发病史,并呈逐年扩增趋势。作为一种近几年新传入我国的病毒性传染病,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高温潮湿季节。该病传播途径多元化,农产品往来、动物贸易流动、野生动物流窜迁徙、饲料调运、患病牛精液配种等均可导致病毒传播,引发牛出现以皮肤硬状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传染性强,易造成大面积传播,对养牛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制约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该病毒的特性,本文整理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全球流行史,通过流行病学分析,综合阐述了发病临床特征,并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期为预防该病发生和建立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帮助,从而确保牛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潜伏侵染指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但仍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的现象。松材线虫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松树流行性病害,也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森林病害。潜伏侵染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地广泛存在,目前因为其发生发展机制不明确,给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潜伏侵染的无症状携带者识别难度大,导致疫木清除过程中容易被忽视,最终会吸引媒介昆虫取食和产卵,作为侵染源引起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因此,建议对松材线虫病潜伏侵染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及快速识别等加强研究,推动更为有效的防控技术产出。   相似文献   

15.
森林病害流行与经营措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森林生态系为基础,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中心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森林保护方针,本文概括论述了森林病害的流行与经营措施的密切关系。森林“病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链关系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天然林生态系中,生物种群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关系,“病害”处于有病无大害(立木腐朽除外)状态,而在人工纯林,特别是大面积人工纯林的生态系中,由于食物链结构简单,给有害生物提供了有利环境进而繁殖成灾,成为当前人工林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各种营林技术措施与森林病害流行有密切关系,营林技术措施是“综合防治”的核心,把营林防病措施贯彻到育林各个生产环节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控制或减轻人工林病害流行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使林业工作者进一步认清森林病害流行与经营措施的关系,对“综合防治”森林病害工作,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苹果黑星病是苹果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可导致苹果严重减产和品质下降。该病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各国对苹果黑星病的分布、流行规律、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寄主的抗病性及抗病基因、防治方法和病害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我国对苹果黑星病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待深入。本文综合近年来的文献资料,从苹果黑星病病原菌、致病机制和抗病机制、防治、抗药性、检测及预测预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6-2008年对杨树红心病进行调查、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杨树红心病是一种为害严重的病害,成年树病株率达100%,变色率为15%-95%。砖红镰刀菌和接骨木镰刀菌是引起杨树红心病的病原菌,该病的发生与栽植立地条件、杨树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新城疫对我国养禽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病毒是一种突变快、进化快的病原,该病毒毒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毒力具有本身的演化趋势.通过对新城疫病毒的生物特性、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演化及与其毒力演化相关的因素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毒力的演化与流行趋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诱导抗病性就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方法预先处理植株,改变植物对病害的反应,使原来感病反应产生局部或系统的抗性。在此,着重从植株诱导处理后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植物体内多种抗病防卫反应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对植物诱导抗病性作了概括性介绍。许多研究表明,植株经诱导物诱导后,体内产生PR蛋白,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酶活性都大大增加,侵染点周围迅速木质化;在植物的诱导抗病进程中有两套基因先后起作用,即抗病基因和防卫反应基因,抗病基因产物与病菌无毒基因产物有识别作用,从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0.
立枯病俗称棉花黑根病或腰折病,主要危害棉花苗。立枯病菌主要是寄生生活,也可腐生。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形成的菌核可存活数月至几年。因此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