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5,(6):79-82
介绍了喀麦隆的基本情况及9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喀麦隆的试种表现。Y两优1号、1262A/华占2个杂交水稻品种在喀麦隆表现产量高,稻瘟病抗性较强,适宜在喀麦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杂交水稻在菲律宾试种成功与菲律宾杂交水稻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中国部分杂交水稻组合在菲律宾的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2000—2001年从中国引进的部分杂交稻组合在菲律宾的试种表现。这些组合在菲律宾种植,产量普遍低于当地杂交稻组合PSBRe72H,但其中有些组合在某些特定地区种植,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参试的中国杂交稻组合减产的原因主要是高温导致生育期缩短,易感水稻tungro病毒等。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9,(4):68-71
介绍了杂交水稻在尼日利亚的试种情况,其产量优势明显,比本地常规稻增产20%以上,并表现早熟且米质符合非洲人民的要求,抗稻瘟病但不抗非洲稻瘿蚊、水稻黄斑病等本地病虫害。尼日利亚杂交水稻发展目前仍处于试验试种阶段,除继续引进国外杂交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筛选适合本地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加速审定推广外,还应该开展适合非洲本土的杂交水稻育种。对尼日利亚发展杂交水稻所遇的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尼日利亚发展杂交水稻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2011年9月至次年2月,隆平高科选择6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在巴西戈亚斯州北部Araguaia流域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 6个组合单产为8.07~9.15 t/hm2,比当地对照品种Puita增产36.1%~54.3%。结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发运、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鸟害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巴西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缅甸的水稻生产与杂交稻试种简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既明 《杂交水稻》2001,16(5):55-56
缅甸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传统农业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之一。介绍了缅甸的水稻生产概况和杂交水稻的示范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7.
无性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71由浙江大学核农所用协青早A与新371配组育成,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金华市自1995年引入,经1995~1998年的区试、生产试验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一、产量表现协优371于1995年参加金华市晚杂区试,平均产量643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1%,比汕优10号增产5.4%;1996年续试,平均产量7318.5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4%;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10.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9.3%。从1996年开始,进行多点试种和大面积的示范,协优371产量为7000~8000kg/hm2,不乏单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杂交水稻在赞比亚的试种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首种成功,9个杂交水稻组合在赞比亚共和国试种表明:杂种优势强,增产十分显著,与国内同类型组合在非配对条件下比较,平均增产43%,表现为生育期延长,结实率、千粒重、米质均有提高,结实率高于常规稻。  相似文献   

9.
Ⅱ优60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南恢601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优中籼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总结了Ⅱ优6019在南平市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邱木生 《福建稻麦科技》2006,24(4):28-28,33
Ⅱ优12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自育恢复系南恢125与Ⅱ-32A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清流县引进经多点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尤其在山区冷烂田表现较强的优势,增产效果明显等特点,深受农户喜爱,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沈彦裕 《杂交水稻》2005,20(6):42-43
T优207在陕南宁强试验示范,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抗逆性较强.介绍了该组合的试验示范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新组合川优12号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优12号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川香29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1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突出,并破格进入生产试验,2006年继续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及生产试验,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11)。武夷山市种子管理站于2004年引进,经过连续3 a的试验、试种,表现杂种优势强、丰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等特点。现将试种表现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2004年武夷山市吴屯大浑村作单晚试种0.24hm2,实割折合产量8.48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1%。2005年扩大种植点数,在…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688在建瓯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68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不育系SE21S与南恢68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9007).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7.8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6%,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7年省区试续试,平均产量470.12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5%,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生产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 hm.,平均实割产量为573.10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表现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现将其在建瓯市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引进9个省内外水稻优质新品种在将乐县进行了试种,筛选出了3个植株形态好、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等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其中嘉糯1优6号产量达10444.5kg/hm^2,丰优559产量达9178.5kg/hm^2,天优3301产量达8683.5kg/hm^2,适合于在将乐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杂交水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1984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82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杂交水稻一般比普通水稻增产20%左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从技术上看,有三个难题。第一,要培育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第二,要选出优势强的杂交组合;第三,要有能获得大量第一代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中国在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获得强优势杂交组合,1975年建立较完整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目前,已有早、中、迟,籼、粳等多种类型,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的杂交组合二十多个。杂交水稻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较好的农艺性状,较高的生理机能,较强的抗性和较广的话应性。杂交水稻的生产程序较复杂,特别是在繁殖和制种过程中容易串粉而引起混杂。为了保证杂交水稻种子的纯度和质量并做到有计划地供种,在中国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由各级种子公司分工负责。除育种工作外,不少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在进行遗传、生理生化和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化学杀雄配制的杂交水稻也初步成功,并在生产上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米》1994,(2):24-24
1994年6月15-16日,“中国杂交水稻研究30周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首次颁奖”三项庆典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100多位农业专家与领导参加了会议。同时并举行了杂交水稻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7.
覃明周 《杂交水稻》1989,(2):48-48,F003,34
我国从1964年开始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选出强优势组合,1975年进入大规模制种,同时北方杂交粳稻也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以后,在中国广阔的田野上开展了一场有亿万农民参加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用杂交水稻逐步取代常规水稻。它改变了我国水稻单产长期低而不稳的局面,把稻谷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76年,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为210万亩,1979年达到7600万亩,1983年为1.124亿亩,1987年为1.6439亿亩,1988年上升到1.9亿亩。发展速度之快,在中国农作物良种推广史上是少见的。 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  相似文献   

18.
2020年雨季对14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在缅甸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火优981、星火优1354、中浙优8号、高丰优689、旱优73、广星优289、华浙优26等7个杂交水稻组合产量为7.44~8.52 t/hm2,增产显著,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83%~29.48%,而且这些组合的综合抗性优良,因此适合在缅甸进一步推广种植。此外,当地常规水稻品种Pyitawyin和Sinthukha对稻瘟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可作为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杂交水稻在泰国的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国辉 《杂交水稻》2002,17(6):49-51
概述了中国育成的8个杂交稻组合引种至泰国后的试验示范表现,结果表明,参试杂交稻组合尽管生育期大大缩短,但普遍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且抗倒伏性及对病虫害的抗性或耐性较强,参试组合大多数米质性状达到了泰国优质米标准,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是杂交稻品质改良的重要方面,同时,以泰国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闰良  魏科 《杂交水稻》2004,19(5):75-75
20 0 4年 9月 8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彩旗飘飘 ,花团锦簇 ,来自国内外的 30 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新闻界朋友在这里聚集 ,隆重庆祝中国杂交水稻研究 4 0周年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 2 0周年 ,并举行第 3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 ,原农业部长何康 ,原科技部副部长韩德乾 ,联合国粮农组织水稻委员会干事NguuVanNguyen ,国际水稻研究所副所长WilliamPadolina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BuiBaBong ,世界粮食奖获得者、印度马哈拉什特拉杂交水稻种子有限公司主席B .R .Barwale和湖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