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陆稻杂交育种是选育抗旱高产稻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当前农业用水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开展水陆稻杂交育种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从水陆稻杂交育种的需要出发,通过对水陆稻杂交种根粗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以探讨通过常规方法选出根粗、矮秆、适蘖的稻种类型的可能性,为水陆稻杂交育种中有关亲本选择、杂交方式、最适选择世代、选择方法等育种环节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陆稻根粗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抗旱性与发芽后的种子根粗呈显著正相关;5叶时下位根粗品种问呈极显著差异.据此,可在拔节期通过目测选择根粗的抗旱材料.  相似文献   

4.
水陆稻杂交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节水种稻和防涝要求出发,提出了水旱兼用的水陆稻杂交种的选育,并对 可行性和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研究采用 Hayman 模式,对两个环境下由6个王米自交系组配得到的5个组合的P_1、 P_2、 F_1、 F_2、B_1和 B_2世代群体进行了世代平均数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基因效应,环境效应和基因效应×环境互作普遍存在于两个地点5个供试组合的株型性状之中。6个株型性状的遗传均以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为主,株高、穗位高和穗上叶数的上位性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遗传成分,茎粗、雄穗分枝数和长度则均有一种或两种上位性效应较不重要。各遗传分量在十二参数模型中得到重新估计,其显著性一般不因基因效应×环境互作分量的引入而发生变化,但少数性状的某种基因效应可能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削弱(穗位高的 d 效应)或加强(穗上叶数的 d 和1效应).Ed 作为环境的直接效应来度量性状对环境的稳定性是一个有意义的参数,穗高和穗位高的遗传较为复杂,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穗上叶数等性状的遗传较为简单,在不同环境下反应迟钝,具有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10.
用4种水分处理,对盆栽8个水陆稻品种旱育秧苗期生长和抗旱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在土壤持水量90%~100%的条件下,比淹水处理的秧苗根系生长好,植株健壮,分蘖多,光合强度、可溶性糖、干物质积累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株高有所下降;在土壤持水量75%~85%的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好的生长势,但抗旱性弱的品种生长则明显减弱;在土壤持水量60%~70%的条件下,各品种秧苗植株生长矮小,根系生长受阻,叶色黄绿。这些变化的生理原因主要是植株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11.
水陆稻品种旱育秧苗生长和抗旱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选用6个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家系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了不结球白菜15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遗传力和基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15个性状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式或部分拟合模式。所有性状的各组合均有显著的加性效应和1~3种上位效应,1/3的组合有显著的显性效应。单株重、叶片重、叶柄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菜头粗度、叶柄宽度和叶柄厚度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低。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重、叶片重、叶柄重等产量性状上,显性效应[h]和上位效应[l]对杂种优势的贡献均具有重要作用。这三个性状的遗传均受重复型互作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展望今后河南省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工作,最重要的是拓宽玉米种质资源,加强玉米优良自交系的选育工作,进一步开展各育种单位间的密切协作,并改革现行的玉米良种繁育体制。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穗位高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每hm2产量、茎粗、株高、百粒重、穗长、穗粗、容重居中;对10个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性状中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的有:株高与穗位、秃尖与穗粗、熟期与穗位、穗粗与每hm2产量、穗位与每hm2产量、株高与穗粗、穗粗与穗位、穗长与茎粗、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的有:容重与穗粗、容重与秃尖、容重与熟期、穗长与穗粗.产量与其他几个性状的显著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粗>穗位高>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是容重.  相似文献   

15.
水陆稻在水田和旱地栽培的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有代表性的陆稻(TANGARA,IAPAR9)为试材,水稻新香优80为杂交组合,R80为常规稻,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水田和旱地栽培比较试验,探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要是干旱对水、陆稻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旱地栽培时,产量明显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旱栽产量低的原因陆稻主要是有效穗数不足、结实率下降,水稻表现为有效穗数增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陆稻;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1.4530.干旱对生育期、株高、茎蘖数、叶面积和米质有一定影响.旱种时生育期较短,株高中等,叶面积较小的品种有利于抗旱,各品种米质水田栽培优于旱地的,但旱地栽培能明显提高水、陆稻品种的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6.
引起西蒙得木枯萎病的4种镰刀菌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菌丝生长以25~30℃最适,产分生孢子以30~35℃最好。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最适温度因茵种不同而异。茵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能适应的 pH 值较广,但以 pH6~8为佳。分生孢子萌发需高湿条件,以水滴中萌发率最高。菌丝生长所需碳源以淀粉最好,纤维素最差,氮源以蛋白质、天门冬酰胺较好,尿素较差。大田环境下,病株地上部分症状以旱季(云南11月至翌年5月)表现较明显,出现病情高峰;进入雨季(6月至10月)症状相对稳定或消退。病害的发生发展与土壤条件、地形地势以及栽培措施有一定的关系,尤与土壤条件关系最为密切。控制该病应采用以栽培管理措施为主,辅以其它防治方法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胡桃楸种源试验林的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的选择。结果表明,胡桃楸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胡桃楸的主要性状与经度、纬度、海拔的相关系数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呈现随机变异;胡桃楸生长性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从相关系数看,年均温、年积温、日照常数和年降水量对生长有一定影响,表现为随着年均温、年积温、日照常数和年降水量的增加,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取值增大;舒兰是优良种源,材积比其他种源高出64.03%。  相似文献   

20.
稻属(Oryza L.)的核质互作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6个栽培稻品种为核供体亲本,以O. Barthii、O. Glaberrima野生稻种以及分别属于Indica、Javanica和Japonica亚种的6个品种为细胞质供体亲本,通过核置换回交8-12代,育成8×6个同核异质代换系。观察了全部代换系的11个农艺性状,研究其中7×6个代换系对20个稻瘟病菌株和15个白叶枯病菌株的感病性反应。结果表明,核质互作因素对所研究性状和两种病菌的反应都表现出显著的遗传效应;其中核质互作导致的雄性不育是一主导效应。研究的结果又一次为稻核质互作导致不育提供这样的证据:以进化上较低级的种质为胞质亲本更可能获得雄性不育。初步认为,胞质的多样性在杂交稻育种上较之在常规品种选育上更为重要和迫切。设想把细胞质导致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这一胞质特性作为稻种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