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叶绿素荧光在大豆莠去津药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除草剂药害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豆喷施一系列剂量的莠去津(有效剂量4.687 5~150 g/hm2),并在处理1、3、5 d后测量大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大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与莠去津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药1 d后,大豆叶片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着处理剂量升高而降低,并且其抑制方程的R2值均大于0.9,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所以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NPQ、Y(Ⅱ)和ETR的抑制率及抑制率变化曲线均可作为大豆莠去津毒性快速检测系统的生物学指标,实时、高效且无损地检测大豆莠去津药害。  相似文献   

2.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的重要除草剂 ,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防治阔叶杂草 ,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残留等特点。但该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作物的生育期影响较大 ,选择不当易产生药害 ;同时 ,这类药剂飘移性强 ,对周围作物易产生药害 ,应用时务必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技术。1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属于激素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主要品种有 2 ,4-滴丁酯 (2 ,4-Dbutylate)、2甲 4氯钠盐 (MCPA +Na) ;苯甲酸类主要品种有麦草畏 (百草敌 ,Dic…  相似文献   

3.
王信群  黄世霞  李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22-4023
研究油菜田杂草看麦娘对10.8%高效盖草能抗性及对几种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看麦娘对10.8%高效盖草能产生了抗性,土壤的高含水量是其产生抗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对同属芳氧苯氧丙酸类的5%精禾草克存在交互抗性,但对不同属的环己烯酮类除草剂10%快捕净和酰胺类除草剂50%Kerb依然敏感,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使得玉米田化学除草面积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玉米除草剂具有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一旦使用不当将产生药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作简要的介绍:1、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的原因1.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小于100微克/  相似文献   

5.
叶面处理除草剂对防风等中药材的药害症状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了芳氧苯氧丙酸类等7类15种除草剂对防风、何首乌、地黄、透骨草的药害情况,通过药害症状观察,筛选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及剂量。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处理范围内,防风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苯磺隆、烟嘧磺隆的1~4剂量处理,世玛1和2剂量处理较为安全。何首乌田施用骠马、收乐通、精喹禾灵、喹禾灵的1~5剂量处理,烟嘧磺隆的1~4剂量处理,高效盖草能的1~3剂量处理较为安全。地黄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烟嘧磺隆的1~5剂量处理,苯磺隆的1~3剂量处理较为安全。透骨草田施用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高效盖草能、喹禾灵、乙羧氟草醚,各剂量处理均较为安全。百草枯和草甘膦在供试药材田均不安全,不能施用。  相似文献   

6.
叙述造成作物药害的主要化学除草药剂苯氧羧酸类(其中以2,4-滴丁酯为主)、酰胺类(其中以乙草胺为主)、磺酰脲类(其中以烟嘧磺隆为主)、三氮苯类(其中以莠去津为主)和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草甘磷)的作用特点和部分敏感的阔叶作物受药害后症状;结合作物药害症状确定造成药害的主要原因和药害来源;提出了解决作物药害的妥善方法。  相似文献   

7.
玉米叶片SPAD值在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建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86-88,91
绿色植物叶片SPAD值变化灵敏,能够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对玉米喷施高于推荐用量的供试除草剂,使玉米产生药害,并测量除草剂处理后玉米叶片SPAD值、受害玉米的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分析叶片SPAD值与玉米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玉米叶片SPAD值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药5 d后玉米叶片SPAD值与15 d后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即SPAD值越低,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越小,玉米受除草剂药害越重。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状(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二)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 ̄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9.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的重要除草剂,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防治阔叶杂草,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残留等特点.但该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作物的生育期影响较大,选择不当易产生药害;同时,这类药剂飘移性强,对周围作物易产生药害,应用时务必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15种叶面处理除草剂对6种中药材的药害症状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研究了芳氧苯氧丙酸类等7类15种除草剂对半夏、瓜蒌子、远志、黄芩、丹参、柴胡6种中药材的药害情况,筛选可以安全使用的除草剂及其施用用量。结果表明:在试验用量处理范围内,半夏使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的各用量和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乙羧氟草醚的1~4处理较为安全。瓜蒌子田施用1,2处理的阔世玛较为安全。远志和黄芩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的1~5处理较为安全。丹参田施用骠马、精喹禾灵、收乐通、高效盖草能、喹禾灵的各处理和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的1,2处理均较为安全。柴胡田施用骠马、收乐通、高效盖草能、精喹禾灵、喹禾灵、苯磺隆、烟嘧磺隆、阔世玛、世玛的各用量及乙羧氟草醚的1~3处理较为安全。百草枯和草甘膦在供试药材田均不安全,不能施用。  相似文献   

11.
烟草是一类对除草剂较为敏感的叶类经济作物,随着除草剂的广泛应用,烟田除草剂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烟草植株矮化、发育迟缓、生长畸形和老叶黄化等药害症状发生,严重影响烟草质量和产量。综述了烟田土壤影响除草剂降解的环境因素、常见残留除草剂诱发的典型药害症状和烟田除草剂残留药害治理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烟草除草剂残留药害修复的常用传统方法(土壤翻耕、合理混配施药、灌水-排水法、酸碱中和法、喷药补救法、动物修复法)、除草剂安全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抗性基因培育以及微生物降解菌的开发利用等多种方法,旨在深入研究烟田除草剂残留药害的解决方法同时为今后烟田除草剂残留药害治理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苯磺隆、甲磺隆、绿磺隆是麦田高效除草剂。在小麦与枣树、核桃树、梨树、苹果树、花椒树等间作的农田里,小麦返青后,各种树未展叶时使用上述除草剂,不会对上述树种产生任何影响,但在小麦拔节以后,各种树木完全展开叶再施药,则易对枣树和梨树产生药害,应慎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应用及残留药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长残留除草剂主要有氯嘧磺隆、咪草烟、氟磺胺草醚、异噁草松和莠去津。涉及药害的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亚麻、马铃薯、白瓜、甜菜及一些经济作物。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对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的使用及产生残留药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黑龙江省长残留除草剂使用商品量7 659.2t,有效量2 473.8t,可用面积305.72万hm2次。2012年全省使用有效量比2011年增加18.16%。2012年全省长残留除草剂造成的残留药害面积达65.81万hm2次,药害发生面积最多的是黑河地区,达21.09万hm2次,其次是佳木斯地区18.88万hm2次,哈尔滨地区11.17万hm2次。建议限制和减少长残留除草剂的生产和使用,推广应用降低除草剂残留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筛选安全、有效的化学药剂,对控制园林树木日本菟丝子为害、维护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以生产上11种常用茎叶除草剂为试验药剂,先采用其在登记作物上的推荐剂量(常量),对寄生在大叶黄杨上的日本菟丝子进行防除试验,初步筛选出对日本菟丝子防效较好且对大叶黄杨药害较轻的药剂种类;然后,对这些药剂调整喷施浓度,继续在大叶黄杨上进行日本菟丝子防效试验,以确定适宜的药剂种类及使用剂量;最后,在确定的药剂种类及其适宜剂量条件下,观察金叶女贞、连翘、迎春、月季等园林树木的药害情况。结果表明:常量条件下,20%乙羧氟草醚EC、30%草除灵SC、48%仲丁灵EC、48%三氯吡氧乙酸EC和2.5%五氟磺草胺OD对日本菟丝子防除效果较差,且均对大叶黄杨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18%草铵膦SL防除效果好,但对大叶黄杨造成严重药害;43%草甘膦钾盐AC、74.7%草甘膦胺盐SG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AC对日本菟丝子有一定的防除效果,但均对大叶黄杨有明显药害。20%精喹禾灵EC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对日本菟丝子防除效果较好,且防除效果均随使用剂量的增大而提高,4倍剂量下二者对日本菟丝子的防除效果分别达到了88.33%和85.00%,其中,20%精喹禾灵EC对大叶黄杨、金叶女贞、连翘、迎春、月季等园林树木安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仅产生轻微药害。20%精喹禾灵EC和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是防治园林树木日本菟丝子的安全、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防治芦笋育苗田杂草的适宜除草剂类型及其对苗期芦笋的安全性,利用花盆种植芦笋,在温室内分别进行了7种封闭类除草剂和7种苗后除草剂对芦笋幼苗生长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播后苗前施用330 g/L二甲戊灵乳油750 mL/hm2对芦笋出苗影响不明显,苗后施用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500 mL/hm2对芦笋幼苗生长无明显的药害症状,2种除草剂均可以在芦笋育苗田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冬季低温环境下莴笋叶片花青素积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为莴笋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于常温季(10月中旬)、冬季低温初期(11月底—12月初)、中期(翌年1月中旬)和末期(翌年2月上旬)在广西大学试验基地活体监测莴笋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H2O2)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结果】与常温季相比,低温初期叶片凌晨最大光化学效率值(Fv/Fm)略降,基底荧光(Fo)略增,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8.9%,光化学耗散(qP)、光化学途径能耗效率占比[Y(Ⅱ)]和稳态净光合速率(Pn)略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则下降3.59μmol/(m2·s);SOD和POD活性分别增加5倍和1倍,CAT活性降低31%;H2O2和花青素含量分别增加81%和9倍。到低温中期时,Fv/Fm升至0.85,Fo、ETR、Y(II)、Pn和Pmax回升至略高于常温季水平;SOD和CAT活性较初期增加1倍;H2O2含量略降,花青素含量增至初期的7倍。末期天气转暖时,Fv/Fm降至0.77,Fo上升到接近0.10的峰值,组成型能量耗散率[Y(NO)]占比高达34%,ETR、Pn和Pmax比中期分别降低22%、28%和33%;尽管SOD、POD和CAT活性在中期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78%、28%和36%,而H2O2含量依然剧增1.36倍;花青素含量上翻了3倍。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花青素含量、SOD活性和H2O2含量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P< 0.05),而花青素、H2O2含量和光合速率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 0.05),光合速率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与单独低温作用相比,低温和强光共同作用下莴笋叶片合成更多花青素,通过增加叶片温度、调节叶片能量平衡及与抗氧化系统共同作用等方式起光保护作用,为低温下光合机构功能维持及良性运转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不同除草剂对贵州高粱田苗前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贵州高粱田苗前杂草,比较了莠去津、烟嘧.莠去津、使它隆和农达4种除草剂对高粱田杂草苗前的田间防效和药害。结果表明,烟嘧.莠去津300倍液对高粱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14d的防效可达83.4%,且对高粱药害较轻。对空心莲子草和田旋花较多的高粱田,可以考虑在播后苗前施用使它隆。  相似文献   

18.
李玮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66-68
对青海省春小麦田常用6种除草剂进行药害症状诊断研究。2,4-D丁酯、氯氟吡氧乙酸两种除草剂高量的倍量处理区小麦药害等级达到4级,其余4种除草剂各处理小麦药害在3级以下。结果表明,在青海省土壤气候条件下,6种除草剂的药害发生情况不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安全有效的蓖麻田间除草剂,选用4种除草剂对蓖麻田间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草效果最好的处理为氟乐灵1800g/hm2+扑草净2250g/hm2、氟乐灵1800g/hm2+甲乙莠6000g/hm2,对蓖麻基本没有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