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两年家禽肌胃炎频发,而且每到秋季腺肌胃炎尤为严重,腺肌胃炎的频发以严重影响到家禽的健康与广大养殖户的收益,给养殖业带来巨大危害,不容忽视!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家禽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过料等外观症状,腺胃肿大或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腺胃黏膜出血,溃疡,脱落。肌胃内金和肌胃黏膜面火山口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家禽养殖技术和水平也不断进步。但近年来,以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消化不良、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鸡传染性腺胃炎困扰着广大养鸡户,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及病因在患传染性腺胃炎的病鸡中可分离到多种病毒,难以确定具体由哪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目前已经分离的病毒包括呼肠孤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鸡传染性腺胃炎病在肉蛋鸡上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专家也为此病重新命名,原来叫"腺胃型传支",现在多称"传染性腺胃炎"。此病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在别的国家也有类似的疾病。传染性腺胃  相似文献   

4.
<正>肉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率较高,给肉鸡养殖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廊坊市安次区一养殖户杨某饲养6 000羽AA肉仔鸡,2014年5月发生了传染性腺胃炎,经过7 d的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鸡群自14日龄(5月10日)免疫后即有轻微呼吸道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缩头,生长不整齐,粪便黄而稀。18日龄时鸡群开始粪便内含未消化完全的饲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疫病防控措施的不断完善,养鸡过程中的常规疫病已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新的疫病又在不断地出现,特别是混合感染的病例比较常见。近几年,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发生逐渐增多,并且易与小肠球虫混合感染,而在临床上又容易被误诊误治,对肉鸡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笔者对本地区肉鸡传染性腺胃炎与小肠球虫混合感染病例,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并采用加强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诊疗效果,使本病及时有效地得到了控制,减少了由本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鸡腺传支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腺胃型传染支气管炎,是一种以腺胃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疾病。也有人称之谓鸡传染性腺胃病或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 1994年下半年鸡腺传支首先在我国江苏、山东发现继而在河北、河南、北京、新疆、山西等多个省市发生。下面把我们1999年夏天诊治鸡病中比较典型的病例报告如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以鸡群精神沉郁、生长发育不良、消瘦、大小不均匀、粪便过稀等外观症状以及腺胃肿胀似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禽病。1流行情况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发生在3~7日龄,15~30日龄多发,特别是在15日龄前后,病程8~10 d,长的可达35 d,在临床症状出现后4~6 d出现死亡高峰。特点为发病早,易反复,日龄愈小,感染率愈高。前期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又称传染性腺胃炎或矮小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生长停滞、身体消瘦、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剖检以腺胃肿大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又称传染性腺胃炎或矮小综合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生长停滞、身体消瘦、脱水,最后衰竭死亡,剖检以腺胃肿大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病,主要发生在20—80日龄,临床表现为有呼吸道症状,生长停滞,消瘦死亡,剖检以腺胃肿大为特症。研究表明该病的病原为冠状病毒,其形态和理化特性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相似,但血清型学特性与呼吸道型和肾型传支有较大的区别,因其最大的病变是腺胃肿大,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或传染性腺胃炎。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腺胃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主要表现病鸡消瘦、个体差别大,剖检腺胃壁增厚、变大、水肿,腺胃乳头肿胀,粘膜出血,有的出现溃疡。  相似文献   

12.
武继芳 《新农业》2011,(12):26-26
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9年尤为明显,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广泛流行。发病鸡采食严重不达标,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给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腺胃炎病鸡中分离出的呼肠孤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有鸡传染性腺胃炎的病鸡肿胀腺胃中分离到的一株病毒,用电镜技术、病理组织学技术、免疫学试验、病毒毒力试验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鉴定,发现在病鸡腺胃细胞中有包涵体,病毒粒子呈圆形,无囊膜,直径60-80nm,呈类晶格状排列。分离株病毒对牛、羊、兔、鸡、猪及人“O”型血红细胞无血凝性,与鸡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在琼扩板上形成沉淀线。分离株病毒可致鸡胚发育迟缓,胚体出血,在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痘斑,可使7日龄攻毒的雏鸡表现自然发病鸡的病状和病变,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株为呼肠孤病毒属成员。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可能是鸡传染性腺胃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鸡病毒性腺胃炎属于养鸡业常见疾病,此病对鸡的威胁性极大,是一种传染性极大的疾病,若此病大范围肆虐,则会严重损害养禽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本文探讨了鸡病毒性腺胃炎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实用性诊治策略,为鸡病毒性腺胃炎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腺胃炎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一种以鸡群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病死鸡剖检以腺胃肿大似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在鸡群中流行比较普遍,且病鸡群的生产水平严重下降,给养鸡场户造成的损失惨重,此病即是鸡的传染性腺胃炎。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散养家禽进行必要的防疫,是有效提高家禽安全性以及避免家禽疾病传染的关键。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散养家禽防疫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家禽养殖者以及监管人员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临床观察实践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分析了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腺胃炎的解剖学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病理变化.指出目前在该病血清型复杂,复制疾病困难的情况下,利用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的方法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叙述了两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痛风症、马立克氏病的病理组织学鉴别诊断.为基层兽医站和大、中型鸡场对这两种病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肉鸡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鸡只腺胃肿大、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龟裂、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目前该病在肉鸡养殖业中呈上升趋势,蛋鸡偶见。患病鸡群因增重缓慢且病程长造成高死淘率,从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病理剖解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家禽传染病通常具有规模大、传染广、破坏力强的特点,通常造成养殖者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防治家禽传染病是现代养殖业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对家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进行探究,旨在促进现代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鸡的腺胃炎     
该病由于临床症状、病例变化表现的不尽相同,病原众说不一,我国在1999年左右称为腺胃传支,近几年又称传染性腺胃炎,目前其实仍没有确实的定论,又因为本病没有太特殊的药物治疗有一些治疗组方只是缓解病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治愈,所以鸡场一旦感染此病对鸡场的损失非常大。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给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