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为小反刍兽伪牛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属于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我国于2007年7月首次在西藏阿里地区的4个县确诊小反刍兽疫疫情,近几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辽宁、湖南等地先后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积极探索小反刍兽疫的各种综合防控措施,对于有效控  相似文献   

2.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是我果一类动物疫病。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反刍兽疫传染性、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小反刍兽疫最近几年才在我省有发生,为了使广大养羊户能够对本病有所了解,便于发生时科学应对,减少损失,特向大家介绍本病与其防控措施。1概念小反刍兽疫,又名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是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不感染人,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其特征是发热、口炎,后期可发生腹泻和肺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一、小反刍兽疫疫情形势特点1.小反刍兽疫特点。从小反刍兽疫的来源、发病症状、感染途径、易感动物和防控措施等情况来看,小反刍兽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境外传入的新发性。小反刍兽疫是2007年从境外传入我国的一种新的外来动物疫病。(2)易感动物的单一性。小反刍兽疫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对牛等大反刍动物可感染但不发病,也不感染人。(3)临床症状的典型性。羊感染小反刍兽疫主要表现口炎、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3):108-110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小反刍兽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主要的跨国传播的动物疫病,在世界范围内呈现扩散和东移的流行趋势。2007年西藏自治区暴发了我国首例小反刍兽疫疫情,至今我国目前已有23个省市发生该疫情,严重威胁我国的动物卫生安全。文章对我国小反刍兽疫的传播趋势和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紧急防控措施作出评估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和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瘟",易感动物包括山羊、绵羊及野生小反刍动物。该病呈全球性自西向东的流行趋势,主要特征是发热、口腔炎、结膜炎、肠胃炎和肺炎。对我国畜牧业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规定的重点防范的外来疫病病种。我国2007年在西藏首次发现该病,2014年多省均有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有扩大趋势,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7.
正小反刍兽疫在我国是一类动物疾病。小反刍兽疫的发生,对当地养羊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为有效保障养羊业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小反刍兽疫的综合防控工作。由于小反刍兽疫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1完善防控监管机制,科学组织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防控监管和内部协调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能优势,强化羊饲养  相似文献   

8.
正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小反刍兽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山羊、绵羊、牛、鹿及野生小反刍动物等多种动物,其中山羊呈高度易感,小反刍兽疫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达100%,病死率可达80%。OIE将小反刍兽疫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PRR疫情以来,已有西藏、新疆  相似文献   

9.
<正>小反刍兽疫(PPR)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山羊和绵羊等)~([1]),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动物中传染性最强的疫病~([2])。小反刍兽疫的入侵给动物疫病的防控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合理使用口蹄疫及小反刍兽疫-山羊痘二联活苗,掌握两种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对免疫抗体的影响,降低免疫成本,提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国周边的老挝、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俄罗斯、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家暴发大规模小反刍兽疫疫情,对我国物卫生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为防范小反刍兽疫传入我国,农业部办公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畜牧兽医部门密关注疫情动态,严加防范。小反刍兽疫(PESTEDESPE-TITS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偶然发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与牛瘟、犬瘟…  相似文献   

11.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小反刍兽疫是OIE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全球计划根除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已列入强制免疫病种。2007年7月该病首次传入我国,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明确将其列入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我国是养羊大国,年养殖量约6亿只,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直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注射小反刍兽疫疫苗是预防小反刍兽疫疫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基层防疫过程中由于疫苗使用、注射技术不规范、动物自身等原因造成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从而没有很好起到对小反刍兽疫疫病防控作用。影响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因素有很多,重视免疫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防控小反刍疫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反刍兽疫(PPR)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通报性疫病和国内法定的Ⅰ类动物疫病,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国内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发病与流行的新特点,探讨小反刍兽疫诊断的新策略及检测方法,强化小反刍兽疫感染的早期诊断、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和出入境检疫中动物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监测。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小反刍兽疫防控的综合性策略,做好严格规范检疫和防疫监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是我国小反刍兽疫疫病发生和流行比较严重的一年,楚雄州4月份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通过全州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保障了全州183.69万头羊的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养殖户和畜牧业的经济损失,创造经济效益2.75亿元。笔者通过分析楚雄州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将一些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借鉴,以为进一步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护群众利益和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的传播路径较广,经过胎盘、消化道、呼吸道、精液等均有可能感染。目前小反刍兽疫已被联合国确定为必须通报的疫病,我国将其暂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本文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曾被称为小反刍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等。PPR和牛瘟(RP)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OIE将其列入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主要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中东以及我国西南边境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2007年在西藏地区首次发生PPR疫情。但至去年以来,从边境地区再次传入,并扩散至内地,多个省份相继报告发生疫情,对养殖户特别是养羊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小反刍兽疫作为新流行的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PPR)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外来动物疫病,又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其中山羊比绵羊的易感性更强,牛可感染带毒,野生动物也偶然发生.本文主要对小反刍兽疫的危害进行简要的介绍,旨在为做好该疫病的预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小反刍兽疫和羊痘都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是当前危害湖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防控小反刍兽疫和羊痘最有效的方法~([1-3])。根据周边地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浙江省桐乡市要求对湖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羊痘3种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并取得了不错的防疫效果。近  相似文献   

19.
<正>2007年,西藏阿里的革吉、日土的山羊和绵羊群中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近期,多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呈暴发流行势态。小反刍兽疫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在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2013年12月至今,我国有21省(区、市)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共确诊146起,累计7 471只羊发病,死亡3 824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春季,江苏省如东县突然暴发小反刍兽疫疫情,如东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动物疫情应急响应机制,采取高效、果断、快速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迅速扑灭疫情。2019年年底,如东县小反刍兽疫无散发性与暴发性发生。为确保全县养羊业健康稳定发展,如东县对2014—2019年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具体落实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