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树青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5):103-103,105
1 动物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观念和落后养殖方式影响动物免疫成效 在农村,畜禽养殖以小规模散养为主,而且管理粗放,防疫条件差,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使养殖者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疫难以全面推广。养殖者对防疫工作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挠免疫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随意抛弃和宰杀食用病死畜禽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动物疫病整体防控。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物重大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特别是黄岛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工作,有效地控制了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护了畜牧业的安全发展。然而,在基层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控中,我们也发现,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的关系,黄岛区畜禽养殖中,散养畜禽仍占很大比重,散养畜禽免疫工作仍存诸多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笔者近年来参与了农村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通过深入调查和了解,窥视到了动物强制免疫中存在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正>2004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逐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以强制性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控制。但当前我国畜牧业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是最薄  相似文献   

4.
防治禽流感期间的大量工作,暴露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脆弱。由于经济不发达,还存在着千家万户经营的小规模养殖,这些小规模养殖户以及散养户防疫观点淡薄,不注重饲养管理及疫病的防治.给畜禽重大疫病的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养殖积极性。畜禽养殖要想获得较好的效益,除需掌握市场动态外,最关键的就是做好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综合防治包括饲养管理、预防接种和隔离消毒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相应的对农村散养畜禽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规范了免疫程序和方法,配备了村级防疫员。可以说,对农村散养畜禽的疫病防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相比规模养殖,农村散养畜禽规模少,分散,养殖户的文化水平低,所养畜禽不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给疫苗免疫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如何让群众接受,使疫苗免疫技术快速有效地推广下去,既控制疫病传播,又避免群众利益受损,疫苗免疫合理度值得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村散养畜禽的防疫一直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完善散养畜禽防疫的长效机制,增强养殖者动物疫病防控的主体责任,切实解决散养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仍是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首次爆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强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逐步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施以强制性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了控制。但当前我国畜牧业养殖仍以农村散养为主,千家万户饲养畜禽,基层的动物疫病防控是最薄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养殖业特别是农村畜禽饲养方式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散养方式为主,因而做好散养户畜禽防疫工作十分重要。在乡镇由于地域广,散养户分布散,养殖量大,使动物防疫工作难开展,普遍存在免疫空白点、难点和盲点等。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条件下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本镇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成立了村级动物防疫服务队,专门从事动物的防疫及诊疗等一条龙服务。自成立服务队以来,动物防疫工作开  相似文献   

9.
目前,畜牧业已成为西盟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一些重大动物疫病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西盟县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西盟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最大疏漏就是免疫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落实,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境外畜禽疫病防堵任务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是国家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基础环节。禽流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发病以农村小规模和散养畜禽为主,从侧面暴露出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作者分析了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散养户养殖畜禽,因此,更要搞好农村动物的疫病防治工作,这样才能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所以,笔者根据分析和探究提出以下关于农村畜禽散养户的疫病防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迅猛发展,但传统养殖业仍占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半壁江山,农村散养畜禽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免疫工作好坏严重制约着散养畜禽的健康发展,造成农村散养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1疫苗选择不当随着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畜禽疫病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的掌握越来越困难。如果对疫病诊断不准确,就会选择使用与发生疾病不对应的疫苗;如果对本场发病史及周边地区疫情流行情况不清楚,就很  相似文献   

13.
《兽医导刊》2007,(5):65-65
5月10日上午,广西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猪“高热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副主席孙瑜通报当前广西区猪“高热病”疫情形势,全面部署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孙瑜指出,广西是生猪饲养大省(区),一旦暴发猪“高热病”,后果不堪设想。广西生猪饲养管理水平低,大部分中小规模养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基本上未进行过猪蓝耳病的免疫。  相似文献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专业技术性和操作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散养动物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质量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从免疫接种、疫苗准备、畜禽保定、应急处置等方面强调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进行免疫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旨在为村级动物防疫员规范免疫操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农村畜禽养殖业成功开拓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疫病防控工作一直是地方政府及养殖管理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在生态化、规模化养殖理念的正确引导下,如何有效控制散养鸡疫病的传播效率,降低散养鸡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赖于养殖管理部门与疫病防控部门工作的有机协调,只有从源头上控制散养鸡疫病的频发,养殖产业的综合效益才能得到显著提升.本文针对阳宗镇农村散养鸡的疫病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生猪散养户对动物疫病重视不够,兽医专业技术缺乏,大部分生猪散养户对动物疫病防控缺乏应对措施,尤其是对非强制免疫动物疫病防控普遍不采用疫苗免疫措施,因此农村生猪散养户的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仔猪沙门氏菌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农村散养户普遍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笔者将在临床实践中对仔猪沙门氏菌病的病例诊断整理成文,报告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的建设力度,农村以及周边地区发展迅速,但农村散养畜禽现状依旧存在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落后,没有采取良好的防疫检疫措施,导致农村散养畜禽防疫效果不佳、发病率居高不下,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本文主要研究农村散养畜禽疫病防控对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探讨目前农村散养畜禽防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周宁县畜禽散养户数量多,做好散养户畜禽疫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从现阶段周宁县散养户畜禽养殖情况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结合生产实践,该文就散养户畜禽疫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应查找散养畜禽免疫失败原因,制定科学技术方案,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畜禽注射疫苗但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现象,并且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多出现于散养畜禽。查找免疫失败原因,制订科学技术方案,对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一、原因分析1.存在免疫干扰。基础防疫工作中,散养农户畜禽由村级防疫员集中免疫。为了减轻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强度,对散养生猪同时注射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三种疫苗(三针同免);也有防疫员分两次注射,即同时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一周后注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春季山东省青岛市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项目的程序化免疫工作以来,胶南规模饲养场少,散养户多的饲养情况限制了程序化免疫项目的顺利开展.胶南市畜牧兽医局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普遍认识到该市实施程序化免疫受到了饲养状况的明显限制,结合历年来动物防疫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局党委研究决定创新思维,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避免造成免疫盲区,确保畜禽随时处于免疫保护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