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家畜O型口蹄疫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控制口蹄疫关键在于早期监测,准确监测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特对某地方乡镇散养、规模化养殖场采取牛、羊、猪的血清,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家畜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进行监测,了解家畜免疫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该地方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抗体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抗体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武功县兽医实验室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养殖场(户)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效价开展检测,部分养殖场(户)出现免疫抗体效价不佳,甚至免疫失败。为了查清影响免疫抗体效价因素,科学采取应对策略,提高防控措施,帮助养殖场(户)主和防疫员正确开展免疫与采送样品,通过实地走访、查看养殖场(户)防疫条件与免疫资料,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讨论,现将影响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效价因素与对策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和掌握平顶山市2019年猪瘟、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采用ELISA方法对全市30776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市猪瘟、猪蓝耳病、 O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3.67%、 68.71%、 87.18%。种猪场整体免疫抗体水平较高,商品场、散养户整体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了解、掌握遂宁市生猪口蹄疫免疫效果,以科学有效预防该病,2015年,随机抽取全市部分规模场、散养户以及屠宰场猪血清310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结果表明,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整体合格率为80.98%,其中抗体最好的是规模场,四个季度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大,各规模场商品猪在不同季度,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均达到80%以上,种猪多数场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散养户及屠宰场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71%、71.96%。说明我市始终坚持"规模养殖场按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畜禽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及时补免"的工作制度,坚持"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工作标准,把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放在防疫工作的突出位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监测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4年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效果,对猪O型口蹄疫O/MYA98/BY/2010株灭活疫苗与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在临床应用中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4年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抗体免疫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2014年使用O/MYA98/BY/2010株口蹄疫灭活苗免疫合格率最高,为89.3%;除2013年外,其余3年的疫苗免疫合格率均达到国家农业部规定的70%的要求;相应猪O型口蹄疫疫苗当年在不同养殖场中的免疫效果表现均有一定的差异,但各年的变异系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类型的疫苗在连续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效力减退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和掌握河南省2019年上半年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184286份猪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猪瘟、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省猪瘟、猪蓝耳病、O型口蹄疫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50%、84.06%、85.66%,不同场点类型免疫抗体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种猪场、商品场、散养户,不同月份免疫抗体水平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有效控制口蹄疫关键在于早期检测,准确检测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某地乡镇散养户和规模化养殖场经猪O型口蹄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抽检的70份样品血清中,免疫抗体效价达到1:32以上的共45份,合格率为64.3%,其中免疫抗体效价不合格的血清样品多来自散养户。结论 :从本试验来看,样本合格率仍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免疫方法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最佳的猪口蹄疫O型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质量,更好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我们对国家采购的猪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程序和免疫效果的评估。本实验采用液相阻断ELISA(Lp B-ELISA)的方法对猪口蹄疫O型疫苗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猪场、屠宰场及散养猪场猪瘟、猪蓝耳、口蹄疫这3种疫病的免疫情况,及时发现猪群潜在风险,为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预警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笔者对采集的1899份猪血清进行猪瘟、猪蓝耳、口蹄疫O型的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口蹄疫O型的免疫抗体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8.41%、 83.25%、 82.11%;其中规模猪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72%、 83.56%、 83.12%;屠宰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50%、 87.67%、 77.50%;散养猪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2.99%、 72.92%、 88.19%,均达到了我国强制性免疫疫苗抗体阳性率(7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多种疫苗分点同时注射与按免疫程序注射的免疫抗体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猪一次性分点注射猪脾淋疫苗、猪三联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口蹄疫O型疫苗后,猪瘟的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口蹄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比分次注射均较高,原因可能是多种疫苗协同刺激动物的免疫器官后有提高动物产生免疫抗体的作用。多种苗一次性分点注射,省事、省力,且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用免疫层析试纸评价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果,对50头试验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并在首次免疫后28 d及2次免疫后20 d采血,通过试纸定量测定结果来监测试验猪抗体水平变化,同时对比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能快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首次免疫抗体阳性率达88%,2次免疫抗体阳性率高达100%.试纸定量测定结果表明,2次免疫后猪群免疫抗体水平整体显著提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与ELISA试剂盒比较二者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猪O型口蹄疫抗体不同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特点。随机选择3个规模化猪场,每个猪场采30份猪血清,分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阻断夹心ELISA、间接ELISA三种方法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采用正向间接血凝法检测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显著高于两种ELISA方法(P<0.05);两种ELISA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在2013~2015年,从锦州市各猪养殖场共采集了20567份血清,应用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实验方法,进行抗体监测,结果为2013~2015年养殖场整体抗体合格率86.48%,表明,锦州市本地养殖场猪口蹄疫抗体水平整体比较高,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牛、猪、羊O型、亚洲-Ⅰ口蹄疫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密云地区偶蹄动物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初步摸索到口蹄疫O型、亚洲-Ⅰ2价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看出有基础免疫的牛、羊亚洲-Ⅰ型FMD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120d内均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滴度70%以上的保护水平,有明显的免疫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但是从监测分析,猪群亚洲-Ⅰ型FMD的免疫抗体水平非常低,根本达不到对猪群的有效保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吴在玉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292-6293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仔猪O型口蹄疫的发生。[方法]采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涪陵某规模化养殖场母猪和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仔猪在10日龄左右抗体效价最高,平均效价为2.62。随着日龄的增长,仔猪母源抗体水平迅速下降至不完全保护水平。不同日龄首免仔猪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效价对试验猪的免疫应答有较大的影响。[结论]30~45日龄是仔猪接种FMD疫苗的最佳时间,这与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种猪场种猪、规模化养殖场商品猪及散养猪随机抽取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3242份,分别对其进行了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检测。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瘟抗体;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口蹄疫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结果表明,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07%、78.01%和88.86%;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的样品数为2224份,占所检样品总数的68.60%。说明当前安徽省猪群总体免疫效果较好,血清抗体能够达到有效保护水平,但仍存在猪只个体发生主要猪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猪口蹄疫与猪瘟猪肺疫双联苗同步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与猪瘟猪肺疫双联苗同步免疫与分步免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步免疫与先注射猪口蹄疫疫苗1月后再注射猪瘟、猪肺疫双联苗以及先注射猪瘟、猪肺疫双联苗1月后再注射猪口蹄疫疫苗3组注射反应率及免疫抗体效价差异不大,受试区随机抽查采集猪血清53头份进行抗体测定,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4.91%,猪瘟免疫合格率为84.9%,说明生猪一侧颈部深层肌肉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菌的同时另一侧可注射猪瘟、猪肺疫双联苗。  相似文献   

18.
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偏低原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按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关键,为此,固原市采取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为主,常年补针为辅的方针对动物实施免疫。为了了解免疫抗体产生和免疫抗体水平的情况,我站实验室对春季免疫结束后30日的牛羊猪采集血清共210份做了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监测结果为  相似文献   

19.
魏晓晖  姚维斌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81-82,109
为准确掌握2018年肥东县春季猪口蹄疫防疫工作成效,客观评价防疫质量,确保全县养猪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肥东县18个乡镇随机采集部分猪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液相阻断法检测猪口蹄疫免疫抗体.结果表明:肥东县春季猪口蹄疫整体免疫效果较好,但各乡镇散养猪免疫抗体水平不均衡,免疫效果差距明显,仍存在发生流行口蹄疫疫情的隐患.通过分析个别乡镇免疫质量不佳的原因,对提高猪口蹄疫免疫水平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有效提高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民和县民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两疫一病”的防治效果,该采用ELISA检测法对“两疫一病”进行了免疫抗体、抗原检测,同时,对犬包虫粪抗原和牛羊猪脏器检测,结果显示:牛羊猪口蹄疫病毒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8.2%;牛羊猪口蹄疫病毒O型抗体血样1815份,检出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血样7份,病原阳性率为0.39%;检测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血样724份,检出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阳性血样668份,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2.3%;检测羊鼻拭子720份,未检出小反刍兽疫病毒阳性样品;检测犬粪1174份,检出包虫粪抗原包虫病原阳性3份,阳性率为0.26%;解剖犬30条,未检出细粒棘球绦虫;检查牛脏器430副,检出包囊6个,包虫感染率1.4%;检查羊脏器650副,检出包囊17个,包虫感染率2.62%;口蹄疫防治达到青海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两疫一病”考核标准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80%以上及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控制在8%以下的标准;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及病原检测为阴性的标准;犬包虫粪抗原阳性率控制在5%以下的标准,达到考核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