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技服务》2009,26(3):109-109
<正>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特效的不多,每种药物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效果都不好。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常伴有其他继发感染,因此对其治疗必须附以其他对症治疗才有较好的疗效。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挑选出对牛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效果好的药物,本文通过对规模化养牛场中患有附红细胞体的病牛进行治疗试验,对比治疗效果,筛选出快速有效的治疗药物。根据养牛场的用药物的具体情况,相继选择了磺胺间甲嘧啶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注射液、血虫净、咪唑苯脲等5种药物,对牛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培养,并进行敏感药物体外筛选试验。5种药对牛附红细胞体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和杀死效果从高到低分别是盐酸多西环素血虫净咪唑苯脲磺胺间甲嘧啶钠氟苯尼考注射液,选前4种药做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是盐酸多西环素,其临床治愈率为90%,其次是血虫净,临床治愈率为80%,咪唑苯脲的临床治愈率为70%,磺胺间甲嘧啶钠的临床治愈率为50%。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以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疽为主要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目前,牛附红细胞体确定有3个种,分别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小板周围和血浆中。奶牛患附红细胞体病不仅导致奶产量降低、奶牛生育力下降,而且还可导致奶牛发生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将奶牛体内的附红细胞体完全清除,所以此病较  相似文献   

4.
<正>猪在养殖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管理就易感染附红细胞体病,这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时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要从猪的居住环境、日常饮食、药物的使用上入手,对附红细胞体病进行综合防治。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也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病原体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猪附红细胞体病一旦出现,就会影响猪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力,同时这种感染性的疾病还会迅速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造成经济损失和人畜伤亡。为了降低猪附红细胞体病对人畜的危  相似文献   

5.
牛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牛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血液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可感染各种品种和年龄的牛,以贫血、黄疽和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本文将从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对该病的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牛生产之前,由于饲养户牛的饲料营养工作没有做到位,外界气候环境变化对妊娠期的孕牛造成应激,导致了牛出现了瘫痪的症状。牛出现瘫痪之后,其身体机能和对外界的抵抗能力逐渐下降,这个时期其他疾病就会趁机侵入,给牛仔造成中严重的威胁,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疾病进一步的扩大。牛出现瘫痪后,继发感染该种疾病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昆虫叮咬而进行传播的,当妊娠期的牛患上这两种疾病之后,患病症状十分强烈,而且病情发展较快,症状十分严重,成功救治的概率较低,很容易导致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本文研究主要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就牛产前瘫痪和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该种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急性溶血性黄疸、贫血,严重者导致死亡。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呈球形。血液涂片姬姆萨氏法染色,呈淡红色或淡紫色,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抵抗力弱,一般常用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2流行特点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猪附红细胞体病仅感染  相似文献   

8.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家畜和人的健康危害较大。布鲁氏菌病可感染羊、牛等多种动物。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饲养量逐年上升。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疫病检疫知识,造成疫病检疫滞后,导致布鲁氏菌病四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流产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广大养殖人员需增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防疫力度,降低羊布鲁氏菌病对我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本文归纳总结了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对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杀灭具有最佳效果的药物。[方法]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对甲氧嘧啶、硫酸庆大霉素、磷酸伯氨喹啉、盐酸咪唑苯脲、贝尼尔7种药物,在37℃、5%CO2的环境下,进行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药物杀灭试验。[结果]磷酸伯氨喹、盐酸咪唑苯脲对牛附红细胞体的体外杀灭效果最佳,当培养液药物浓度为2 000μg/ml,药物与附红细胞体作用6 h时,红细胞染虫率显著下降到30%以下。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贝尼尔和磺胺对甲氧嘧啶对附红细胞体均有一定作用。硫酸庆大霉素具有较强抗菌作用,但对牛附红细胞体病无效。[结论]该研究为临床选择抗附红细胞体病的合适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牛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咳喘、贫血等为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呈不显性感染,多在有应激因素作用时发病,如不及时治疗,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我们对某肉牛育肥场123头发病牛的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经过紧急治疗,治愈率达99.2%。  相似文献   

11.
<正>羊的饲养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控制饲养日常管理外,也要对病害展开深度监管,切实落实对应的防控措施,在充分了解其病害流行情况后建立针对性的控制规划。附红细胞体病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更要引起重视。本病目前尚无疫苗免疫,也无特效药物治疗,需采用综合防治措施。1羊附红细胞体病病理变化羊附红细胞体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和黄疸,患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羊会出现皮肤以及可湿性黏膜黄染的问题,不仅会出现严重的皮肤紫色斑块,且会存在全身性黄疸问题。多数病羊会出现精神沉郁以及行动迟缓的现象,胃部有大  相似文献   

12.
牛布鲁氏杆菌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都可能产生此种病症,尤其在我国南部,牛布鲁氏杆菌病较严重,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了牛群的健康,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合适的药物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对当前临床常用的4种西药长效土霉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贝尼尔和强力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西药均能够有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综合比较药物的药效及副作用,认为磺胺类药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流行的一类血液原虫病。该类疾病会对羊群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威胁,一旦防控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羊感染附红细胞体之后往往表现为黄疸、贫血、不能正常呼吸、体温升高、妊娠的母羊出现流产。研究结果表明,羊附红细胞体除了危害羊之外,还可以危害猪、牛等多种牲畜动物。同时,它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病。由于该类疾病造成的威胁较为严重,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充分掌握该种疾病的流行特征,并不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际的发病情况,不断加强防治工作经验的总结,确保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控,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5.
当前肉牛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增加养殖收入,但也使肉牛养殖的疫病风险增大,牛场一旦有传染性疾病存在,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牛疾病进行重视与防控工作显得更具现实价值.近年来,牛病的出现概率不断上升,健康牛感染疾病后会使生长受到不利影响,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认识牛病和掌握其防控技术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牛环形泰勒焦虫病(Tncileria annulata)的疫区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泛。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地威胁着养牛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对此病的药物活疗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使用的药物不下20余种,国外使用的药物种类更多,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本病的治疗还缺乏一种特效药物。据 Reffaii 等(1973)报导,对于环形泰勒焦虫病,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为了寻找治疗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特效药物,我们于1980年7月首次用新鲜青蒿治愈两例自然发病患牛,又于1981年6~8月在临床上治愈16例自然发病患牛,现将治疗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甚至也包括人,且感染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青蒿素、大蒜素、四环素、新胂凡钠明、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对附红细胞体病患犬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青蒿素、大蒜素同四环素、新胂凡钠明均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治愈率分别为 100%、90%、90%和 80%;而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对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无效,青蒿素、大蒜素应用于治疗大附红细胞体病的成功,为发掘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避免和减少四环素、新胂凡钠明等药物毒副作用对机体的危害,为治疗人类附红细胞体病提供临床实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对牛危害严重、流行较广的血液原虫病。我国自杨平在贵州首次发现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南、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相继报道了该病。通过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献资料查询,与焦虫病内容相关的国内文献53篇,均为对焦虫病治疗的相关报道,未见因北牛南养地区差异性导致焦虫病爆发的研究报道。因而笔者提出北牛南养要重点防治牛焦虫病,并开展了病原学鉴定,确诊病种为环形泰勒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探索出治疗焦虫病药物和驱除牛蜱药物及其有效安全剂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牛焦虫病的发生流行。为异地(从北到南)引种(牛)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前言: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是由血浆以及骨髓所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贫血以及黄疸等。该病对动物和人都会造成很大的健康威胁,所以,应该重视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本研究介绍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并且主要讨论鸡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鸡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上或者是附红细胞体游离在血液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各种家禽都有可能感染。鸡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以及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