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掌握初生仔猪的生理特点,搞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一步。笔者认为做好哺乳仔猪这一重要阶段的饲养管理,可以为日后正常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规模养猪生产中,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的关键。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缩短饲养期、降低饲料报酬、获得最高的断奶体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基层工作实践,阐述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及防疫灭病措施,旨在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仔猪断奶前后是仔猪疾病高发期,养殖户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才能保证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程度,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猪的整个养殖过程中,仔猪断奶前后是养殖的关键时期,文章从断奶前的饲养管理入手,探讨整个断奶前后的饲养技术,力争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为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 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是仔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对饲养管理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整个哺乳和保育期均要实行配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之前为哺乳期。一般情况下为45天至60天。仔猪在哺乳期生长发育最快,这个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的高低。在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养母猪),要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哺乳仔猪的管理。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浅谈哺乳仔猪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哺乳仔猪.仔猪的哺乳期一般为28~56天,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哺乳仔猪的饲养对于整个养猪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养好哺奶仔猪目的是为今后养成商品肉猪或种猪打下好的基础.因此,抓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需要从很多环节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浅谈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哺乳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种质量及肉猪的肥育效果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中小规模猪场的养猪生产中还存在猪种不良、早期补饲差、初生仔猪管理不善、母猪饲养管理差、仔猪营养不良,防病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致使仔猪成活率低、断乳窝重小、仔猪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1选择优良猪种选择优良猪种,组建优质高效的杂交生产繁育猪群是提  相似文献   

8.
魏东 《北京农业》2014,(33):164
仔猪生产是规模化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在规模化的养殖中,要想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质量,就必须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运用科学养殖技术,防控疾病,抓好“三关”。  相似文献   

9.
仔猪的饲养与管理是养猪的首要环节,仔猪成活率与长势将直接决定后期育肥猪的规模与产量,对养殖出栏率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仔猪的生理特点,针对仔猪的饲养与管理、疾病防治方面展开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0.
哺乳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发展猪的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当前在养育仔猪的生产实践中,主要问题是仔猪成活率低,增重缓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掌握仔猪的生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以获得最高的成活率和最大的断奶窝重。  相似文献   

11.
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仔猪成活率低和生长慢是目前养猪中的主要问题。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是成功养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的关键。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同时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哺乳期在各个养猪场长短不同,一般为21~35天。哺乳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仔猪断奶窝重及成活率会对肉猪养殖的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小型养猪场在进行养猪生产时仍存在猪种选择欠佳、补饲工作效率较低、仔猪管理不善、仔猪营养不良、防病措施不到位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断乳窝重小等最终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从各  相似文献   

14.
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基础。在猪的一生中,仔猪阶段是生长最快、发育最强烈、饲料利用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开发潜力最大,是奠定养猪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时代。同时又是可塑性最大、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和最难养的时期。仔猪从初生到断奶这一个多月内连遭分娩和断奶两大应激,在实际饲养过程中如不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就不可能达到头头状、个个大:仔猪的成活率就低,本文简单的分析了仔猪生理特点和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和应激,从假死仔猪急救、哺乳、寄养、保温防压、补饲、去势、防病、仔猪断奶、提高仔猪成活率等方面阐述了哺乳仔猪的科学饲养管理,以期指导养猪场的科学生产。  相似文献   

16.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当前养猪生产中存在仔猪成活率低、仔猪增重缓慢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己成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母猪饲养管理是整个养猪生产的难点,是决定养猪成败的关键。种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猪本身的健康和胚胎的发育。哺乳期间饲养管理适当,仔猪可提前断奶,母猪可缩短哺乳时间、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仔猪数。  相似文献   

18.
影响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初生环境改变、仔猪自身生理特点、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文中对初生仔猪的应激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加强哺乳仔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严格控制仔猪腹泻及科学免疫接种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哺乳仔猪断窝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60天或45天,甚至有人提出3~4周早期断奶、人工哺乳的方法。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猪和肥育猪提供体质健壮的仔猪。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掌握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有利于提高对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水平。1.生长发育极为迅速猪的胚胎期很短,平均为114天。而牛、马、羊则很长,羊为148天,牛为280天,马为330~350天。因此猪出生时体重相对最小,但出生后头两个月生长速度特别快,远远高于…  相似文献   

20.
仔猪养殖是猪养殖过程中的基本阶段,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将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经济效益。目前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仔猪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是养猪户最为头疼的问题。根据仔猪的生理特性,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养猪成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