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谷子套种苜蓿种植技术,适用于土壤肥力条件比较低的新种植地块和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的盐碱地块,通过谷子套种苜蓿栽培种植模式,第1年667米~2可收获谷子120~150千克,谷子草和苜蓿草产量总和远高于第1年单种苜蓿的出草量。谷子套种苜蓿栽培种植模式,苜蓿播种密度大,单位面积产出干物质多;通过1年种植,秋季将苜蓿高茬收割后,直接将苜蓿深翻作绿肥,可在2~3年内迅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种植苜蓿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州区头营镇胡大堡村河床地上种植耐盐苜蓿品种——中苜1号,采用多点取样法进行土壤样品分析和苜蓿产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7年种植苜蓿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春、夏、秋三季土壤pH值除第7年夏季比第6年略有增加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种植苜蓿第1~5年土壤全盐含量呈直线下降,从6.7 g/kg下降到1.86 g/kg,脱盐率为72.24%;种植苜蓿第5~7年土壤全盐含量下降速度减慢,从1.86 g/kg下降到1.56 g/kg,脱盐率16.13%。苜蓿产草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草产量最高的时段出现在种植以后第3~5年。说明种植苜蓿对盐碱地改良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娟  王玉春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0):100-101
<正>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种植最广的饲草,以"牧草之王"著称。为了选择适宜山西省生态环境的苜蓿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新引进的同引苜蓿1号等32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品鉴、品比研究,结果表明,同引苜蓿1号单位面积产草量、经济价值各方面均表现突出,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是七台河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效益的提高,七台河市玉米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到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3万hm2左右,有些个别地块已经连续5~6年种植玉米。随着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在玉米生长期间遇到恶劣天气和栽培管理不当,导致玉米个别地块大面积倒伏的面积不断增加。据调查统计,轻度倒伏减产5%~10%,严重倒伏则减产30%~50%。目前防治玉米倒伏,对提高玉  相似文献   

5.
盐渍地苜蓿高产栽培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以横店草业、绿宝庄园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以及一些小型的苜蓿生产、加工企业的相继投入,使该地区苜蓿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仅2000年新增牧草种植面积达1 83×104hm2,其中苜蓿种植1 26×104hm2〔1〕。2003年苜蓿发展到2 5×104hm2。但是,从该地区苜蓿种植实际情况看,苜蓿产业化发展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技术落后,缺少成熟的大规模高产栽培技术;品种更新换代慢,产量、质量下降快;草产品质量差等。黄河三角洲本身也存在着一定制约因素,如较大面积土地土壤含盐量高,水资源少等,限制了苜蓿产业的更深层次发展。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1 新疆农区种草及种植结构现状 1.1 农区为粮、经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草的比重很小 新疆农区长期以来传统的种植结构是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不种或极少种植饲料作物和牧草,基本上是二元种植结构.50、60年代,在前苏联实行草田轮作制的影响下牧草(苜蓿)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最高时达到16.7×104hm2.但70年代初苜蓿的种植面积下降到14×104hm2.70年代中期以后面积又开始扩大,1986年达到15.2×104hm2,占当年作物种植面积的5.4%,"七五"期间,新疆曾提出要将苜蓿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占种植总面积15%的要求,但因多种原因,并未实现.90年代新疆贯彻"一白一黑"战略,为保棉花,部分苜蓿地被开垦种棉,1995~2000年苜蓿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左右.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目前在北方大面积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中,主要有金皇后、阿尔岗金、弗耐尔及国产的部分苜蓿品种。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牧草,茎光滑,直立或倾斜,高100~150厘米,分枝多达25~40枝,适宜温暖半干旱气候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条件下生长。苜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其耐寒性较强,生长植株可耐零下20℃~30℃;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可在平地和山地种植。3~10月份均可播种,亩播种量0·75~1·0公斤。亩年产鲜草2000~4000公斤,产量以第三年最高。青刈或放牧均可,可作为奶牛、羊、家兔、鱼等的饲料,嫩苜蓿是猪的最好饲料。墨西哥玉米是青饲料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阿克苏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和苜蓿/棉花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集种植1~4 a的紫花苜蓿地、连作5 a棉花地和第5 a苜蓿轮作棉花地的0~10、10~20和20~40 cm土壤,测定土壤容重、全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结果】紫花苜蓿与棉花轮作能够降低pH;土壤容重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且种植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好;棉花连作土壤全盐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和苜蓿与棉花轮作可以降低土壤全盐,苜蓿种植时间越长,土壤全盐降低越明显,苜蓿种植第四年全盐量比第一年降低50.5%,苜蓿/棉花全盐比棉花连作降低了41.7%;土壤有机质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苜蓿/棉花轮作土壤土全氮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地0~10 cm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种植苜蓿第四年的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最高,速效钾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阿克苏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苜蓿、苜蓿/棉花轮作能够降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国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对苜蓿的重视程度提高,但市场上苜蓿供求关系紧张,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提质增效,也影响了苜蓿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等对苜蓿供给和需求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虽然苜蓿种植面积大,但是苜蓿供应短缺。利用2001—2015年中国苜蓿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苜蓿供给反应模型和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苜蓿供给在种植方面主要受前期收购价格、前期种植面积以及前期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性;在单产方面主要受前期收购价格、前期单产、自然灾害以及施肥情况的影响。苜蓿需求主要受苜蓿收购价格、原料奶价格、规模以上养殖场奶牛存栏数以及企业加工能力等的影响。利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和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对苜蓿的供需进行了预测,发现未来5年中国苜蓿供需缺口逐渐增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苜蓿供需间的矛盾,提出要加强农企合作,鼓励农户种草;抓住关键技术,加强创新研发;加强市场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迄今为止最抗旱耐盐碱的牧草,收获合理、管理得当可利用7~8年,一般年产干草1 000 kg左右,其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另外在盐碱地块种植其耐性非常好,对改良土壤有很大的作用,是我国乃至全球最理想的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牧草。1播种苜蓿生长土壤温度最佳为10℃~23℃,四季均可播种,以秋播最为适宜。①春播:3月中下旬,当年收最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苜蓿种植补贴效果,从而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在对我国重要的苜蓿种植基地——河北省黄骅市农户苜蓿种植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PMP模型,计算不同苜蓿种植补贴政策对于农户增收及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苜蓿种植户实施直接补贴不会改变农户的种植结构,而实施与播种面积挂钩的苜蓿种植补贴则既能有效增加苜蓿种植面积,又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苜蓿产品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都会影响补贴效果:粮食价格上升对苜蓿种植面积具有负向影响,对农户增收具有正向影响;而苜蓿自身价格上升对补贴效果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建议:政府制定补贴政策时应当区分专业苜蓿种植区域与非专业苜蓿种植区域;苜蓿种植补贴额度应当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制定苜蓿种植补贴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引起种植面积变化的各种因素,既要保证苜蓿种植户的稳定收益,又要考虑苜蓿产品稳定供给。  相似文献   

12.
种植苜蓿,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豆科多年生植物.它产量高, 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既能培肥土壤,又是畜牧业尤其是养牛业的优质饲草,故常被冠以"牧草之王”的称号.紫花苜蓿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太严格,其干物质成分多在45%~55%,容易调制干草,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加工、运输和贮藏.紫花苜蓿(以下简苜蓿)在呼图壁种牛场栽培已有45年的历史,表现为长盛不衰,是该场建场以来惟一不间断栽培和种植面积最为稳定的一个作物品种.使该场土地由劣变良,养牛业由弱到强,农牧业双双收益颇丰、生命力最强的"纽带作物”. 1 苜蓿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 呼图壁种牛场地处泉水溢出带,地下水位很高,土壤含盐重.建场初期10~20 cm土壤含盐在0.33%~4.3%,有机质0.96%~1.5%,速效N6.79~37 mg/kg,速效P5~18 mg/kg,速效K250 mg/kg以上,表明缺磷、少氮、富钾,含盐量高.70年代该场粮食面积占播种面积87 %,苜蓿面积最少时仅占总面积的1.4%,粮草比例严重失调.1980年的苜蓿单产由176.95 kg/667m2提高到1990年的500 kg/667m2,苜蓿总产由 1 980年的1 745.96 t提高到1990年的3 684.88 t,由于大面积种植苜蓿(种植面积最多时占到总播种面积的33%),其宠大的根系和残体给土壤留下了大量的有机质,使本来属于盐碱类型的土地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测定,种植一年苜蓿后,667m2土地能积累干残体量可达554.2 kg,相当于施用3 200 kg的优质厩肥.而种植苜蓿三年后,667 m2 土地可以积累干残体2 049 kg,相当于施用10 000 kg的优质有机肥料,折合全氮为31 kg和全磷6.31 kg.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又增加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彻底改变了土壤性质,土壤的盐分含量逐渐下降.80年代初期出苗不足60%的土地,90年代已成为一播全苗的良田,按1970年、1 980年、1990年和2000年计,粮食(小麦)的单产依次是37.29、67.33、117.5和348 kg/66 7m2,而苜蓿的单产则依次是95.3、176.96、500和550 kg/667m2(2000年最高为960 kg/667m2 ),使过去的低产田变为现在的中高产田.据我们测定,土壤有机质由原来的0.96%~1.5% ,提高到现在的0.62%~5.8%,土壤中总盐含量由70年代的2.0%~4.3%,降至为80年代的0.3%~3%,目前为0.15%~1.48%;速效N由6.79~37 mg/kg,提高到现在的55.4~17 9.3 mg/kg,增加了5~9倍;速效P由5.1~18 mg/kg提高到现在的8.2~5 mg/kg增加了1 .2 5~1.6倍.在连续多年保持种植面积在2 133.3~3 666.7 hm2的情况下,在保证了全场粮、油、草、料供应的前提下,还大面积种植了经济作物打瓜、西甜瓜、甜菜、酱用蕃茄等都获得了大面积的增产.近几来种植棉花面积又不断上升,大面积棉田皮棉的产量达到了 1 275~1 500 kg/hm2,使该场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农业大幅度增收,农田土壤逐年变肥,农业生态也逐渐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土地种植苜蓿后土壤速效养分与pH值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苜蓿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草田轮作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苜蓿各生育期对0~60 cm土层进行取样,研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种植苜蓿第2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小,第3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大,与种植前相比,其0~20、20~40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85,5.82和8.25 mg/kg;在第2年,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于第2茬达到峰值。在第3年,头茬苜蓿生育期内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均迅速下降,与种植前相比,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3.16,2.98和2.40 mg/kg;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94.35,88.29和88.55 mg/kg;各土层土壤的pH值略有增加,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分别增加了0.14,0.12,0.04。【结论】种植苜蓿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2年第1茬初花期时达到最低,苜蓿的固氮作用从第2年第2茬开始显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变化,于第2年第2茬达到峰值;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pH值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饲草料收购价格的逐渐上升,苜蓿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现将裕民县有水源保障灌溉区苜蓿667米2产干草1 000千克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轮作年限苜蓿是耕作制度中重要的饲草料作物,其根瘤具有固氮、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土培肥等作用,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良好前茬。在大田轮作中,苜蓿一般连种3年即可,长至4~5年后,病虫害加剧,产草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2009~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新农场甘薯新品种徐薯27超高产的机械化种植模式。简要介绍了育苗、种植、栽插、收获和贮藏的模式,从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的选择、主要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入手,全面总结了高淀粉甘薯大面积超高产机械化栽培种植模式的成功经验,现已推广到江苏省宿迁市(种植面积100 hm2)、山东省济宁市(种植面积150 hm2)和河南省周口市(种植面积200 hm2)3个地方。2010年种植经济效益均在2.7万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宜单629系湖北省宜昌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稳产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湖北省宜都市2009~2010年试验示范成功后,2011年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由当年的0.3万亩扩大到2015年5.12万亩,占本市玉米种植面积的31%。1品种特性1.1高产稳产宜单629在湖北宜都2013~2015  相似文献   

17.
一、苜蓿种植情况 和静县种植苜蓿已有多年历史,但品种有紫花苜蓿、杂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等,仅限于小面积零星种植,主要用于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8.
<正>牧草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水土保持,可促进农业发展,而且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苜蓿是最重要的牧草之一。紫花苜蓿以产草量高,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在麦积区大面积种植,品种单一,种植时间长,引发了苜蓿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到了苜蓿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对苜蓿的虫害准确诊断,及早防治,是保护牧草、发展畜牧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垦区紫花苜蓿品种播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大部分发达国家均有种植,是我国重要的栽培牧草。种植苜蓿是我国农业“三元”种植结构中重要一环。黑龙江垦区将把苜蓿生产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之一大力发展,然而苜蓿在垦区还未曾大面积种植,本试验将为垦区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和建植草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近年来畜牧业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苜蓿种子的休眠期比较长,出苗不整齐,在第一年种植时由于地上生产量少导致当年没有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用小麦套种苜蓿的种植模式进行栽培,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年的经济收入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种植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1新疆和布克赛尔县苜蓿套种小麦生产现状和布克赛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北部,总面积3.06万平方公里,辖内人口有五万多人,地势北高南低,县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