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伪狂犬病是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属于疱疹病毒,目前只有一个血清型;实验室常用病原分离鉴定法,荧光抗体法,ELISA法和分子生物学法进行诊断;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仔猪发病表现以全身症状、神经症状和下痢为主,成年猪可耐过,母猪表现流产和繁殖障碍;疫苗免疫和加强管理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轻症病猪可采用高免血清抗病毒治疗,重症病猪、有神经症状的猪和母猪发病后建议淘汰处理。  相似文献   

2.
仔猪副伤寒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仔猪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致病力强,以危害仔猪为主,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猪前期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以全身症状为主,死亡率高;剖检以胃肠道病变为主;预防本病需要从细节管理入手,防止病原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猪第一时间隔离;治疗本病可选用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药或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急性传染病。哺乳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出现脑脊髓炎,以及发热、败血症症状,一般在24~28小时内发生死亡。1流行特点猪是伪狂犬病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人对本病无易感性。猪场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他家畜的感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病毒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能治疗,主要危害母猪和仔猪,感染猪以发热、神经症状及繁殖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猪场要想长期摆脱本病的困扰,管理者需要彻底净化本场,采取科学全面的消毒措施,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加强猪群免疫;净化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养殖场需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5.
正猪伪狂犬病是目前我国部分养猪场多发,常发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可引起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神经症状及高死亡率,是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PRDC)的重要原发性病原,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不少猪场为了提早预防,大多将仔猪首免时间提前,或通过增加免疫次数来强化防控,但免疫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有专家指出,疫苗并不是  相似文献   

6.
猪球虫病是由球虫感染所引起,主要发生于仔猪,尤其是哺乳仔猪最为多见,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高温高湿的夏秋季最易流行;感染猪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还会出现脱水,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预防本病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配合药物或益生菌制剂进行预防;本病治疗建议采用对因治疗配合对症治疗的方案,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承德县下板城镇某猪场存栏猪400余头,2016年1月突然发生伪狂犬病,死亡仔猪24头。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病原与流行病学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猪是主要病毒贮主。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本病可也可经皮肤伤口传染,猪感染本病后其鼻分泌物中存有病毒,  相似文献   

8.
猪梭菌性肠炎是猪感染C型产气荚膜梭菌后引发的一种以肠毒和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对仔猪影响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血痢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剖检可见小肠段肠黏膜脱落、坏死、出血;管理不善是本病的主要诱因,仔猪大部分都是通过污染的母猪乳房感染;临床初诊结合实验室毒素、菌株检查可准确诊断本病;保持母猪腹部清洁和产前免疫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猪伪狂犬病毒(PRV)属于疱疹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上生长,抵抗力较强。猪是PRV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病毒可潜伏存在于神经节和白细胞中,应激后排毒;PRV以细胞免疫为主。母猪可垂直传播;隐性感染普遍存在,PRV持续存在于免疫猪群,而不受猪群免疫状态的影响,有母源抗体的仔猪可导致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的PRV可以被激活(如应激)并排毒。育肥猪是最大的病毒贮藏库。  相似文献   

10.
猪疥癣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由疥螨感染皮肤引起,在世界各国都有流行,主要通过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阴暗、潮湿和拥挤的环境容易促发本病;感染猪主要表现皮肤瘙痒、皮炎、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等,还很容易造成继发感染;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预防,治疗可采用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治疗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该的特征为发热、繁殖障碍、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病变,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流行特点本病以冬春和产仔旺季多发,鼠类较多的猪场更易发生。在猪场工作人员和饲养用具携带病毒也可造成病毒传播,但病毒主要是通过发病猪排毒传播,通过空气传播是造  相似文献   

12.
正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猪是本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通常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和产弱仔;初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成年猪感染后多耐过,不发病呈隐性感染,造成长期带毒排毒,成  相似文献   

13.
猪流行性感冒主要经呼吸道水平传播,应激条件可导致本病的暴发;呼吸道症状是本病的主要发病特征,剖检病变也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可对本病进行确诊,病毒亚型多、变异快,疫苗免疫对预防本病意义不大,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加强管理,综合预防;治疗本病可采用中药、抗生素和对症药物综合使用的方案,能大大缩短疗程,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猪疥螨病由疥螨感染而引起的,呈世界流行,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条件差的猪场,病猪和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猪表现局部奇痒,生长发育受阻,病灶部位出现结痂等症状;实验室可通过煤油浸泡法、沉淀法和阳光暴晒法等对本病进行诊断;预防本病需对养殖环境的卫生条件进行改善,加强猪的营养供给,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治疗本病可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药物,用杀虫剂对患猪体表进行清洗或药浴也能起到良好效果;本病临床治疗时一定要和湿疹、渗出性皮炎及虱子病进行区别,防止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名蓝耳病,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对不同猪龄和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尤其以对怀孕母猪和1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可对养殖业造成重大的影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二类传染病,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下面就对本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一下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1猪常用疫苗及使用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猪伪狂犬病。颈部肌内注射,育肥仔猪,断奶时每头3mL;种用仔猪,断奶时每头3mL,间隔28~42d,加强免疫接种1次,每头5mL,以后每隔半年加强免疫接种1次。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为6个月。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预防猪伪狂犬病。接标签注明的头份,用PBS稀释,肌内注射每头剂1mL,并在2h内用完。妊娠母猪及成年猪注射2头份,乳猪第一次接种0.5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8周龄仔猪是本病多发群体,作为一种受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导致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时节最为明显,严重时致死率可达50%,严重扰乱正常的猪养殖秩序。已经感染的发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可经由空气、直接性接触、呼吸道与消化道等蔓延至猪体中,通常表现为地方性流行,母猪作为病菌的储存主,可以将病菌直接传播至仔猪体内。基于病猪的发病缓急程度,可将病例细化为急性型、慢性型,  相似文献   

18.
<正>在目前养猪业中,猪伪狂犬发病率较高,已成为排在蓝耳病之后危害母猪繁殖性能的第二大传染病。该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多不表现明显症状,易被临床诊断忽略,延误治疗,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治对提高猪场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相当重要。1病原及流行特点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特点是侵害猪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引起猪的皮肤瘙痒。对2周龄以内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体感染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对人也有致病作用,危害较大;血液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应激对本病具有促发作用;病猪表现全身缺氧,黄疸和组织器官衰竭,耐过猪生长发育不良;消灭猪场的蚊虫,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四环素类药物是治疗本病的极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猪细菌性肠炎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原,对仔猪危害最大;本病可造成感染猪腹泻,严重的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导致病猪的死亡;临床需要通过加强猪场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和平衡肠道微生态3种途径来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