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从八五一一农场患临床型乳房炎的10头病牛的乳样中进行病原菌分离,共分离出11个菌株,经培养特性,菌落形态,生化特性等初步鉴定,其中,2株为大肠杆菌,2株为葡萄球菌,3株为沙门氏菌,4株为链球菌。结果说明,由于区域不同、时间不同或饲养环境不同等原因,奶牛感染的病原菌不近相同。所以,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检验,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吉林地区两家大型乳业集团奶牛乳房炎病牛乳样进行分离鉴定,8份乳样共分离到62株菌,其中含51株4种主要病原菌。4种病原菌不同临床型的比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6.36%、大肠杆菌占9.09%、无乳链球菌占27.27%、乳房链球菌占9.09%;隐性型中金黄葡萄球菌占38.89%、大肠杆菌占27.28%、无乳链球菌占11.11%、乳房链球菌占11.11%。 相似文献
3.
4.
应用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分离株灭活菌苗免疫健康家兔,制备兔抗大肠杆菌高免血清。对该大肠杆菌菌体裂解产物进行SDS-PAGE并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该菌株与稀释一定倍数的兔高免血清反应,产生3条特异性带,其中约33ku蛋白为主要免疫原性蛋白。对其进行电洗脱纯化,得到单一条带的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5.
对信阳市奶牛场、奶牛养殖小区和个体奶牛户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1.81%,个体饲养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高达68.49%;从12份被检乳汁中共分离出87株细菌,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肠杆菌在甘肃省永昌县舍饲绵羊乳腺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采集甘肃省永昌县某舍饲绵羊养殖场临床型乳房炎患羊乳样,鲜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以及伊红美兰琼脂平板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微量生化试验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动物试验检测分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纸片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16份临床型乳房炎患羊的乳样中共分离、鉴定得到2株大肠杆菌;动物试验表明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大肠杆菌均对卡那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氯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万古霉素、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低度敏感甚至不敏感.【结论】大肠杆菌是引起当地绵羊乳房炎的病原菌之一,且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8.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6~2007年在泰安地区5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128份临床乳房炎奶牛乳样,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其中的葡萄球菌进行了分离,用K-B纸片扩散法对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共分离到29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4/29,47.4%),产色葡萄球菌3株(3/29,10.3%),木糖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2株(2/29,6.9%),头葡萄球菌和模仿葡萄球菌各1株(1/29,3.3%);葡萄球菌对头孢拉定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临床上常用的林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复合磺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1 mm,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0.3 mm。【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分离葡萄球菌中仍占主导地位,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未发现耐药株。 相似文献
10.
对聊城市郊区三个不同规模奶牛场的29头奶牛115份奶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10种110株细菌,链球菌29株占25.22%;葡萄球菌26株占22.61%;肠杆菌19株占15.65%;酵母菌18株占16.52%;棒状杆菌8株占6.96%.奶样病原菌阳性率为79.13%,奶样混合感染率为20%.确定聊城市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主要由链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和酵母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BMT法、乳汁pH检验法和体细胞直接计数法等方法相结合,对哈尔滨市3个大型奶牛场、10户奶牛养殖户选取的1 000头奶牛,400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其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47.7%(477/1 000);乳区发病率为27.3%(1092/4000),从477头的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调查张掖地区奶牛临床乳腺炎中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携带的毒力基因,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奶牛乳腺炎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在张掖地区8个牛场采集22头罹患乳房炎的乳样47份,经细菌学、形态学、药敏试验和生化法等分离鉴定其中的大肠杆菌.通过PCR扩增分离株的毒力因子,选择检出率较高的毒力因子连接T载体,胶回收纯化后,连接PET-32a(+)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最后通过双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47份乳样中共鉴定出24株大肠杆菌,它们对头孢西丁,多粘菌素B,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高度敏感.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在这24株大肠杆菌中iucD, OmpC, trat, ECs3703和OmpF的检出率100%,fimH的检出率为96.15%, colv的检出率为7.69%, cnf1的检出率为4.34%, flyvA, STb, irp2, sfadE, cnf2和LT1等均未检出.成功构建了fimH、OmpF、 trat和OmpC毒力因子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PET-32a-fimH、PET-32a-OmpF、PET-32a-trat和PET-32a-Om... 相似文献
13.
从牛奶中分离引起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通过细菌培养、形态鉴定、生理生化试验等,对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对分离病原菌做药敏试验。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并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鉴定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药敏试验,得到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吩(抑菌圈15.6 mm)、万古霉素(抑菌圈16.0 mm)敏感性最强;其次是庆大霉素(菌圈12.0 mm)、红霉素(菌圈11.3 mm)、青霉素(抑菌圈10.5 mm);敏感低的是四环素(抑菌圈9.0 mm)和诺氟沙星(抑菌圈7.0 mm);最不敏感为环丙沙星(抑菌圈为3.0 mm)。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对湖北省一奶牛场开展为期1年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从165份乳样中共分离鉴定出9个科16个属的235株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83株,占35.0%;中型无绿藻36株,占13.5%;鲁氏不动杆菌28株,占11.9%;大肠杆菌12株,占5.1%;停乳链球菌7株,占2.9%;其他病原菌占31.6%。耐药试验结果显示,20株分离菌对测试的14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最少对1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最多达到14种。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氟苯尼考,敏感率达到75%。研究结果可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试验对46例临床型或隐性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估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到24种63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15株(23.81%),链球菌25株(39.69%),杆菌16株(25.39%),其他细菌7株(11.11%).经过绵羊血溶血试验及小白鼠动物试验,63株细菌中有26株为致病菌(41.27%),其中5株为葡萄球菌(19.23%)、14株为链球菌(53.85%)、7株为杆菌(26.92%).11大类33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致病菌对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喹诺酮类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原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0头泌乳奶牛进行乳房炎的CMT检测、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乳房炎的头发病率为68%,500个有效乳区中,隐性乳房炎的乳区有311个,乳区阳性率为62.2%。从102个待检乳汁样中共分离出96株细菌,经生化鉴定其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数的39.6%、27.1%、15.6%;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使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52头奶牛的260份乳样,用乳腺炎诊断液(SMT)诊断奶牛乳房炎,并从奶样中分离鉴定出乳房炎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选取4株肠杆菌2、株链球菌和3株葡萄球菌进行中药及其复方的抑菌试验,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260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76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71株,占总数的40.34%,肠杆菌62株,占总数的35.23%,链球菌25株,占总数的14.21%,这3个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75.57%的乳房炎由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结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单味中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中药复方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19.
鲁西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给奶牛饲养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对鲁西多个奶牛场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90份样品中分离出118株细菌,经培养特性、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试验,鉴定出无乳链球菌58株,占分离菌的49.15%;大肠杆菌25株,占分离菌的21.19%;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占分离菌的19.49%,真菌12株,占分离菌的10.17%。分别对所有分离株进行1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除真菌外所有菌株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临床常用的青霉素、链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