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低温环境下奶牛饮水温度过低会导致泌乳量降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空气能热水器的饮水加热系统并应用于规模化奶牛场,连续监测2组奶牛在环境温度>15℃、4℃≤环境温度≤15℃、环境温度<4℃中不同饮水加热模式下的泌乳量,分析2组奶牛的日均泌乳量曲线,探究低温环境下不同饮用水温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饮水加热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稳定控制饮水温度。低温环境下长期为奶牛供给12~15℃的水,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显著(P<0.01),平均每7天下降0.45 kg,而将饮用水温度提高至22~25℃后,奶牛平均泌乳量随环境温度变化不显著(P>0.05)。排除不同泌乳期影响分析奶牛泌乳量,提高奶牛饮用水温度能有效增强处于泌乳盛中期奶牛的泌乳量。本研究设计的系统能够在环境温度<4℃的条件下稳定提供22~25℃的热水,有利于提高奶牛的泌乳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生产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耐寒不耐热的生产性能。同时奶牛生长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就明显下降。因此,要保证奶牛夏季较高的产奶量.应减少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注重夏季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奶牛由于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能产生大量的热,加之奶牛汗腺不发达、单位体重散热面积小等生理原因,决定了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物学特性。据研究,奶牛最适环境温度为10~16℃,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4℃,当环境温度高于21℃时,  相似文献   

4.
孙锴 《当代农业》2010,(23):42-42
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牛体就会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多种生理原因,导致了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生理特性。奶牛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为5-20℃,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奶牛即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等热应激反应。环境温度超过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越多,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下降就越多。为了减少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高温季节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夏季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是一项高产、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经济型产业.奶牛是耐寒、怕暑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10~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不明显.温度在25℃以上时对高产奶牛的产奶量影响较大,日下降幅度可达5~10kg.  相似文献   

7.
张伟 《农家参谋》2008,(12):20-20
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消耗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  相似文献   

8.
谢纲  李国 《现代农业》2002,(8):23-23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奶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8~16℃。冬季气温较低,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可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舍温环境温度为8~16℃时,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若牛舍温度在0℃以下,牛体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影响的措施如下:1.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释放出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  相似文献   

11.
奶牛耐寒怕热,其适宜环境温度为 10-20℃。当温度在25℃以上,对产奶量越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 5千克-10千克。夏季奶牛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但大多数养殖户只注意调  相似文献   

12.
许多奶牛之所以到了夏季食欲减少、奶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黑白花奶牛(荷斯坦牛)为耐冷不耐热的动物。其最适宜的产奶环境温度为10-15℃,冬天气温下降至-4℃时,对奶牛的消化率和产奶量不产生影响,而当季的环境温度上升至25℃时,其食欲和产奶量急剧下降,温度升越高,其产奶量降越多。因此,抓紧抓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是屎证夏季奶牛不减产的重要措施。要使黑白花奶牛夏季稳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抓好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对于奶牛来说,最适宜的温度为8~16℃。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加上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会受到影响。改变这种影响的措施如下。第一,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  相似文献   

14.
夏季高温高湿易导致高产奶牛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无需为升温和降温而消耗能量时,即达到最适宜的生产环境温度,一般称为生产适温区,高产奶牛在-5~22℃,上限温度可达25~26℃,但在夏季气温高达35℃的状况下,热应激现象才相当明显。Beede和Collier(1986)指出降低热应激程度的策略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环境的物理调整。现代规模化农场基本已具备了凉棚和喷淋、喷雾、通风等蒸发散热设备,环境的调节有待新技术的引入;②耐热品种的遗传改良。现代奶牛的选育方向是向高产和高采食量发展的,而忽视耐热性的选育,且因奶牛生产力性状大多为数量…  相似文献   

15.
<正>1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  相似文献   

16.
秋实 《农村科技》2004,(11):16-16
提高舍温。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热量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就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尤为重要。应将牛舍西面和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向阳面的门窗要挂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6,(6):28-28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超过25℃,就会影响产奶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场测量,研究环境温湿度对奶牛红外热成像(infrared thermography, IRT)温度的影响,以及使用局部体表红外热成像温度替代体内(直肠)温度测量的方法。试验在-1~36℃环境温度下,测量并获得了171头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奶牛的表皮、眼部、鼻镜的IRT温度。结果表明,IRT温度的标准差随环境温度增加而降低,环境温度、湿度对IRT温度有显著影响(P0.000 1)。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奶牛的眼部、鼻镜、表皮的IRT温度与直肠温度相关性显著(P0.000 1),回归系数R2分别为0.494 0、0.328 0、0.273 1,标准误分别为0.17、0.19、0.20℃。将环境温度(T)值按T≤10℃、10℃T≤26℃、T26℃分成3段后进行回归分析,拟合优度R2显著高于未分段数据。综上所述,环境温度对IRT温度测量的影响不可忽视,建议分段计算环境温度对IRT温度的影响系数,以提高IRT温度测量精度;眼部、鼻镜、表皮的IRT温度都可以指示体内温度,但是眼部IRT温度最接近奶牛体内(直肠)温度。  相似文献   

19.
王华 《农家参谋》2011,(1):18-18
一、提高舍温 奶牛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时,牛体需散发大量能量以维持体温,降低产奶量。因此,应将牛舍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适宜的温度为20℃,一般环境温度在4~24℃、相对湿度60%~80%时,对产奶量影响较小,25℃以上对产奶量高的奶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达到5~10千克。主要是因为高热和高湿的环境条件会给奶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