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痘又称绵羊天花,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妊娠母羊感染后易发生流产,而羔羊的发病致死率高达100%。因此给养羊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是国家农业部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主要发生于冬末春初。一般只在绵羊间传播,所有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但不能传播给山羊和其他家畜。在羊屠宰检疫过程中,检疫人员应规范宰前宰后检疫操作程序,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绵羊痘疫情的传播和发生。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多年羊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的实践 ,试述羊定点屠宰的检疫要求要点。仅供同行参考。1 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 ,及时隔离剔出处理 ,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 ,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 ,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1 1 查证验物 对受检的羊群 ,首先要检查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签发的动物检疫证明 ,非疫区证明 ,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按出具的证明核对羊群数量 ,了解运输途中及进场后有无病死羊只情况 ,若发生病死羊只及时处理。然后对无证、证明过期或证物不符的羊群实施补检重检后 ,方可入场屠宰。1 2 检疫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5.
<正>1宰前检疫宰前检疫可以将病羊及时的筛选出来,将其进行隔离和处理,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扩大化,也避免了造成环境的污染,控制了疾病传播的源头。羊群接受检验时,先要根据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证明进行核实,包括检疫证明、运输证明等。根据这些资料来对羊群数量进行核实,对运输过程中的病死羊情况进行掌握,当这些资料均表明为健康羊后,才能够进入屠宰场,其余不符合要求的羊只需要重新检疫。宰前检疫使用的方法一般是群体观察和个体检  相似文献   

6.
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包括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法定技术行为。但是,在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中,目前普遍存在着一些急待规范的问题:一是把宰前检疫误认为只是一个监督检查和验证程序,并认为屠宰检疫就是宰后检疫,只按货值的7‰收取宰后检疫费;二是《动物防疫法》第三十八条只规定了对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法律证明,但对宰前检疫的结论以及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没有规定要出具有关的法律手续。三是对检疫出的病害肉处理难。现笔者结合我市屠宰检疫工作开展的…  相似文献   

7.
检疫。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猪产品所实施的疫病检验。分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指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实行病健隔离,防止疫病散布。及时发生控制部分在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检出的人畜共患病,及时检出一些国内尚未发现的疫病。宰后检疫指生猪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验,是屠宰检疫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畜禽屠宰检疫相关工作内容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就是围绕检疫范围、检疫动物、检疫处理等方面,而且对某些体制的改革理解程度也都不相同。为此本文针对羊的屠宰检疫工作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1宰前检疫对饲养场的羊群进行宰前检疫操作,可尽早发现异常羊只,及时对其实施隔离甚至是剔出处理,控制病羊进入待宰流  相似文献   

9.
生猪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大环节,而目前生猪屠宰检疫中宰前检疫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现就生猪屠宰宰前检疫有关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供同行参考。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所实施的临床检查。1宰前检疫的内容1.1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检疫人员对进厂(场、点)待宰的生猪索要检疫证明。县境内的索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外县运来的索要《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对没有检疫合格证明和证物不符的要进行…  相似文献   

10.
家兔的检疫,包括宰前检疫与宰后检验。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宰前检疫,不仅可以及时确定家兔的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及早发现许多在宰后检验时难以发现的人畜共患病和某些中毒病,及时别出病免,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肉品的污染。而对于一些潜伏在体内、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只有通过宰后检验才能检出。宰后检验是宰前检疫的补充和继续,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内控制病肉,防止肉品污染,保证消费者健康。下面,具体谈谈家兔幸前检疫,宰后检验的基本方法。1宰前检疫家兔的宰前检疫,通常以感官检查为…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猪等动物的屠宰检疫,保证上市肉品质量,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生产的一件大事,也是《动物防疫法》赋于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抓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对屠宰检疫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笔者对生猪屠宰检疫的几点看法。1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1.1宰前检疫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它包括查验待宰动物的检疫证明(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了解动物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  相似文献   

12.
1家畜宰前检疫的重要性1.1及时发现疫情家畜屠宰时,需要对其开展宰前检疫以及宰后检疫,二者效果差异显著,很多在宰前检疫中能发现的疫病无法在宰后检疫中发现。因而,需要对宰前检疫工作加强重视,在屠宰家畜前,兽医工作者需要对家畜姿态、实际精神状况、呼吸情况、是否存在气喘问题等仔细观察,从而明确家畜是否存在疫病。宰后检疫主要是在剖检基础之上通过嗅觉以及视觉明确家畜患病与否。宰后检疫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检疫的效果,一些病症甚至无法通过宰后检疫检查出来,如果家畜体内存在一些不知名的疾病,这些家畜一旦流入到市场当中,常常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生猪屠宰检疫是肉品流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加强检疫工作,可确保流向餐桌肉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细节,囊括了对生猪屠宰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过程中的同步检疫。生猪宰前的检疫程序主要包括入场检查、待宰检查、宰前复检。经屠宰检疫合格的肉品加盖验讫印章;不合格的加盖销毁印章,予以无害化处理。屠宰过程中的同步检疫,注意按屠宰检疫规程做好头蹄及体表、酮体、旋毛虫、内脏的检查和之后的复检等工作。无论检疫结果如何,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制定综合性处理意见。本文就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做详细的分解阐述,为今后提升生猪屠宰检疫质量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查证验物在进入屠 宰场前对受检的生猪,首先要查 验由动物防疫机构签发的《动物 免疫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 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 明》、《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 消毒证明》等是否符合规定。 如上述几种证明不符合规 定,应依法进行补检、补消毒。不 合格的剔出并监督处理。对上述 几种证明符合规定和补检合格 的生猪,分群入圈准备进行宰前 检疫。 二、宰前检疫宰前检疫是 对生猪入圈后在猪群中迅速检 出病、弱猪,达到病健隔离,分宰 的目的。宰的检疫通常采用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 (一)群体检查、检疫时,对一批…  相似文献   

15.
<正>生猪宰后同步检疫是产地检疫和宰前检查的进一步延伸,是屠宰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检查和倒查病源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食品安全和生产"放心肉"的重要措施和必要手段,生猪屠宰检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检疫刀的磨砺生猪宰后同步检疫需借助于检疫钩、检疫刀和手术剪的相应功能,为保证这些器具的锋利和检疫操作的快速准确进行,应学会这些器具(主要是检疫刀)的正确磨砺,用于磨砺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保障肉食品安全,需要安排专门的检疫人员驻屠宰场进行屠宰检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1屠宰检疫处理1.1宰前检疫处理屠宰前进行动物检疫能够有效鉴别出病畜,及时将健康的动物和患病的动物隔离开来。宰前检疫处理可以分为4个类型,分别为:准宰,也就是屠宰前检疫为合格的动物可以进行屠宰;急宰,也就是指动物检查后发现存在一些疾病,但是并不影响肉食卫生,可以正常上市,要尽早进行屠宰;缓宰,  相似文献   

17.
<正>1宰前检疫的重要性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实施检查,防止患病牛羊进入屠宰加工环节,是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宰前检疫包括多种工作内容,有技术性、管理性、监督性三种。其中主要包括查证验物、临床检查、无害化处理和检查登记笔录等。2宰前检疫存在的问题2.1进场屠宰的牛羊免疫耳标佩戴率和产地检疫持证率较  相似文献   

18.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指生猪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其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屠宰检疫包括宰前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生猪宰后检疫是宰前检疫的延续和补充,是生猪转变成畜产品的最后一道检疫环节.宰后检疫的目的就是要检出宰前检疫无法检出或没能检出的疾病.例如:某些寄生虫病和慢性、非典型性传染病以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所继发的其他疾病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其中宰后检出"黄膘肉",我们在历年检疫工作经常性遇到,并根据相关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规范地处理.  相似文献   

19.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指生猪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其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屠宰检疫包括宰前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生猪宰后检疫是宰前检疫的延续和补充,是生猪转变成畜产品的最后一道检疫环节。宰后检疫的目的就是要检出宰前检疫无法检出或没能检出的疾病。例如:  相似文献   

20.
动物的宰前检疫是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宰前检疫,及时发现人畜共患病,保证人体健康,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 1宰前检疫的项目 1.1检查免疫证、免疫耳标肥猪进场前检查有无免疫标识,是否在免疫期内。如果不在免疫期内或未经检疫的,对猪只进行重新检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