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酸枣根系对不同干旱气候的响应规律。[方法]以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自然干旱等级梯度下的野生酸枣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干旱等级条件下的酸枣根系形态分布特征以及根系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垂直方向上,酸枣根系主要分布于0~80 cm的土层中,细跟(d<2 mm)主要分布于0~40 cm土层中,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较深土层中细跟分布比例逐渐增大。从东到西酸枣根系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变化规律相似,但范围逐渐增大;随着气候干旱程度的增强,酸枣根系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酸枣根系能够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做出调整,使其能适应缺水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对地膜棉根系发育特性及其与地上部生长相关性研完表明,地膜棉根系活力衰退是导致叶衰,铃衰的主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盆栽酸枣幼苗为试材,设正常水分(对照)和淹水处理,通过分析淹水组与对照组在酸枣幼苗生长过程中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指标差异,探究淹水胁迫对酸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淹水胁迫显著降低了中后期酸枣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第12天时的降幅分别为22.82%和32.88%,而对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酸枣幼苗在淹水前中期较对照提高了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第3天分别增加了3.16百分点和18.89%。淹水处理的酸枣幼苗较对照在中后期提高了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且均在第9天时增幅最大,分别为22.74%和88.99%。酸枣幼苗在淹水后显著降低了CAT和POD活性,而在处理末期提高了SOD活性。酸枣幼苗在淹水第9天时根系活力和质膜透性最低,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37.18%和24.81百分点。综上,酸枣幼苗通过调节叶片和根系的生理代谢对淹水胁迫表现出良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5.
植物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旱性研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干旱胁迫感知、信号传导及引起植物细胞水平生理反应和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等方面论述了植物抗旱性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为了促进园林花卉的科学养护,以4种北方园林草本花卉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cv.‘Golden Doll’)、美国石竹(Dianthus barbatus f.American)和荷兰菊(Aster novi-belgii)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条件下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研究3个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下(正常含水(CK)、中度干旱(MS)、重度干旱(SS))4种园林花卉植物种苗生长过程中地上地下部分器官的抗旱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这4种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减少,马蔺的茎叶(含功能叶)和根系含水量均降低,根干重、根系长度均升高,根表面积随之升高;(2)金娃娃萱草在MS处理下根长、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干重、根含水量、比叶重、茎叶干重、茎叶含水量均最高,表明金娃娃萱草苗期水分需求较低,根叶水分利用统一高效;(3)美国石竹根干重CK最高,MS与SS两处理差别不大,地上干重3种处理无明显差异。根含水与地上茎叶含水变化一致,先升高后降低,其它指标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变化规律不明显;(4)荷兰菊在各土壤含水量处理下,根系生长变化与吸水特征不明显;(5)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4种植物抗旱能力的结果表明,金娃娃萱草的抗旱能力最强,马蔺和美国石竹次之,荷兰菊的抗旱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施用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关键酶活性和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西农业学报》2015,(9)
为了改善土壤微环境并优化微生物菌剂适宜用量,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关键酶活性和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较对照(CK)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T1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效果最为显著,T2处理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效果最为显著。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烤烟根系活力均高于CK,且以T2处理效果最好。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烤烟根、茎、叶干重、根冠比均高于CK,且以T2处理的处理效果最好。因此,T1、T2处理改善烤烟土壤酶活性效果较好,T2处理改善烤烟根系活力和烤烟根、茎、叶干重、根冠比的效果较好,T3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学报》2022,(9)
为了改善土壤微环境并优化微生物菌剂适宜用量,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关键酶活性和烤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T3处理较对照(CK)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T1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增加效果最为显著,T2处理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效果最为显著。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烤烟根系活力均高于CK,且以T2处理效果最好。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烤烟根、茎、叶干重、根冠比均高于CK,且以T2处理的处理效果最好。因此,T1、T2处理改善烤烟土壤酶活性效果较好,T2处理改善烤烟根系活力和烤烟根、茎、叶干重、根冠比的效果较好,T3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0.
11.
12.
银柴胡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银柴胡种植的技术问题,为银柴胡的人工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不喷任何激素(CK)和喷GA320 mg/kg(C1)、NAA 5 mg/kg(C2)6、-BA 5 mg/kg(C3)、GA320 mg/kg+NAA 5 mg/kg+6-BA 5 mg/kg(C4)5个处理,分别测定3种植物激素对银柴胡的伤害度、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及根冠比的影响,研究各处理后银柴胡的生长、生理特性。[结果]各处理对银柴胡株高、根冠比、根系活力、在不同温度下的伤害度、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处理C4外,其他处理株高均高于CK,处理C1最高,其次是处理C2;处理C1、C3的根冠比最大,高于CK;各处理均增强了银柴胡的根系活力;经-20℃冷冻处理后,各处理的伤害度均低于CK,而抗寒性增强。处理C3的伤害度最小,电解质外渗较少,故其抗寒性最好,其次是处理C4;处理C2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结论]处理C1明显促进银柴胡幼苗生长;各处理均能提高银柴胡根系活力,增强其抗寒性、抗热性和抗旱性。处理C3的根系活力和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玉米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分状况、活性氧化谢、光合作用、内源激素与多胺、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等方面综述了我校近几年来玉米抗旱机理研究的内容与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类型酸枣叶片水分生理研究发现:抗旱性强的酸枣具有较高的RWC和较低的WSD;具有较低的比叶面积和较高的叶肉质化程度;酸枣叶片RWC日变化呈W型曲线,与苹果RWC的变化呈V型曲线不同,生产上可依据RWC、WSD、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判断酸枣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16.
干旱胁迫冬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动态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根冠比的动态变化能反映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强弱。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的根冠比值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增加,不同品种的小麦根冠比变化不同,持续干旱胁迫根冠比值()越大、动态变异系数(CV_A)越小,同时处理与对照差值()越小和差值的动态变异系数(CV_(A-B))越小的品种抗旱性就越强。 相似文献
17.
张薇;蒋诗音;王燕;孙荣喜;吴南生;汪家魏;丁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4,(4):935-943
【目的】筛选南酸枣花粉离体萌发适宜的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研究其花粉活力快速检测方法,以期为南酸枣人工授粉和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将要开放的南酸枣花穗,通过水培法获取成熟南酸枣花粉;设置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氯化钙,采用L16(4~3)正交试验设计和液体培养法进行花粉离体萌发培养,筛选最佳的南酸枣花粉离体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分别采用I2-KI染色法、TTC染色法和红墨水染色法对花粉进行染色,结合最佳花粉离体萌发条件培养后所得出的萌发率,比较不同染色方法,找出适合南酸枣花粉活力快速检测的方法。【结果】蔗糖、硼酸、氯化钙对南酸枣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三因素对南酸枣花粉萌发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蔗糖(A)、氯化钙(C)和蔗糖(B)。正交试验结果表明:20%蔗糖、0.3%硼酸和0.03%氯化钙组合花粉萌发效果最好,花粉萌发率为91.41%,花粉管长度为250.91μm。由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得知,蔗糖20%、硼酸0.3%和氯化钙0.02%组合花粉萌发效果最好,经验证,花粉萌发率为93.27%,花粉管长度为296.34μm,结果优于20%蔗糖、0.3%硼酸和0.03%氯化钙组合。当花粉离体培养6 h时,花粉萌发率趋于稳定,花粉管长度适中、不堆叠,利于观察和统计数据。红墨水染色法与花粉离体萌发培养萌发率相近,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作为南酸枣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结论】南酸枣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组合为20%蔗糖、0.3%硼酸和0.02%氯化钙,最适的培养时间为6 h,红墨水染色法适用于南酸枣花粉活力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水稻栽后前期根系与地上部增重模型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冈优22"、"Ⅱ优162"和"K优047"为材料,通过裂区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方式研究了水稻秧苗移栽后根系与地上部增重模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秧苗移栽至拔节期,根系增重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均呈指数模型增加,根系模型的相关指数在0.98以上,地上部模型的相关指数在0.94以上。地上部干重与根重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根冠比在移栽后开始上升,至栽后10~15 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呈单峰曲线。3种种植方式中,免耕高留茬抛秧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最低,移栽后前期生长最慢,但根冠比要高于常耕插秧处理。3个品种中,"冈优22"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高,"Ⅱ优162"的根冠比最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