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袋栽平菇一般对采过2~3潮菇的菌筒要进行覆土处理。但这种方法催蕾期长,出菇不齐甚至不出菇,且菇体夹带泥土影响平菇商品价值。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先催蕾再进行局部覆土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将已采过二潮菇的菌筒,除去料袋置水池中浸泡2天,置培养室催蕾,现蕾后再移到室外,把菌筒菇蕾小、稀疏的部分向下,依次排放,间隔3~4cm。取肥沃的潮湿壤土先填满菌筒的间隙。再进行局部覆土。覆土时要覆在疏(未现蕾)处,留菇蕾;覆小蕾留大蕾。如果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7,(6)
<正>竹荪长蕾采摘季节,遭遇高温干旱造成竹荪菇蕾萎缩死亡。有什么预防措施,现借贵刊一角,解答菇农的疑问。连日的天睛高温水分蒸发量大,竹荪栽培畦地表土失水干旱,造成竹荪缺水性萎蕾,表现为菇蕾色泽变浅黄,外膜收缩皱折;手抓菇蕾内外滑脱,质地柔软;翻开培养料,菌丝萎黄,基料干松。而竹荪喜荫湿土壤生长。菇蕾生长期,基质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相似文献   

3.
菌棒补水催蕾是香菇栽培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手工补水催蕾劳动强度大、标准化程度低,明显影响香菇生产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香菇菌棒补水催蕾机械装备,对香菇菌棒专用补水催蕾机和传统手工补水催蕾方式进行应用效果比较的试验结果:应用补水催蕾机的注水量和补水后的菌棒重量一致性好,现蕾速度快,现蕾菌棒率高,当潮菇(第二潮)生育时间缩短4天,菇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提高,烂棒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一)拍打惊蕈:笔者在辅导生产时,经常看到有些播种达40多天的佛罗里达平菇,菌丝生长洁白、浓密,有的已形成一层菌膜,按常规处理后5天仍不见有菇蕾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采用了“惊蕈”法,即用扁平木板将菌床从头至尾一板压一板地稍重拍打一遍,使菌床出现大量的板痕,随即向菌床喷重水,稍通风后,覆膜盖草帘,第3天即可产生大量菇蕾,不但出菇整齐,而且分布均匀,头潮菇的产量比常规的管理方法可提高30%左右,而且第二潮菇转潮也快。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中,我们多次观察到,香菇原基先育成菇蕾后,如果搬动菇木改变了菇蕾的原有生长方向,菇蕾就会萎缩或者长成畸形菇。特别是平菇更为明显,只要一改变原有的生长方向,珊瑚状原基就会萎缩,再在这个原基旁边长出新的原基,这就势必影响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三、栽培管理下种后第3天揭膜,可见堆料表面有一层灰白色绒毛状及白色粉状物质,这是与草菇菌丝共生的高温菌。通常下种后5~9天便陆续出现白色针头状菇蕾,再经约4天便达到可采收的蛋形期。出菇快慢和产量高低,与菇舍设备、菌种优劣、堆肥处理是否适当及管理技术有密切关系。因此,从下种之日起,就必须全力运用栽培技术来管理。  相似文献   

7.
栽培香菇用双棚法催蕾育花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菇的生长过程中,菇蕾的形成,幼菇的生长和花菇的培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如果在同一个棚内进行管理,会出现以下情况:①菇蕾形成迟缓;②幼菇死亡;③畸形菇较多,且花度较差。为了提高幼菇的成活率,培育出高产优质花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6年冬在泌阳大袋立体栽培香菇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棚催蕾育花菇技术探索,双菇棚催蕾育花菇,即催蕾和育花菇分棚进行,若只有一个菇棚的可在中间隔成两个菇棚。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栽培,效果甚佳。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催蕾 当菌袋经过60~80天的发菌及转色管理,有1/3以上的瘤状物逐渐隆起,转色在1/2以上的菌袋上大量出现黄棕色的分泌物时,说明菌丝生理基本成熟,营养已高度集中,应及时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条件,让其变温出菇。 1.1 浸水 菌袋在发菌和转色过程中要消耗一  相似文献   

8.
供试菌种是从日本引进的“极早生”滑子蘑。菌丝生长温度为6~28℃,适宜温度是17~22℃,缓慢降温至0℃以下,培养基中的菌丝体不会冻死,温度回升后菌丝仍能生长;高于35℃连续几天,菌丝则死亡。菇蕾生长温度在7~20℃,适宜温度是14~17℃.在当地山区,秋季正是菇蕾生长的适宜季节。  相似文献   

9.
1催蕾
  1.1“再生法”出菇
  将发满菌的金针菇栽培袋移至培养架的顶层或搬入栽培室进行搔菌,可直接诱导原基分化。催蕾阶段,菇房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3~14益,给予弱光照和通风。当鱼籽般菇蕾布满料面时,将棉塞、套环拔除,打开袋口,把塑料袋口向外折起卷至离料面2~3厘米处,袋口不能盖湿布或报纸,开袋后加强通风,使针尖菇逐渐失水枯萎变深黄色或浅褐色,然后再从干枯的菌柄上形成新的菇蕾丛。枯萎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原来的培养室内进行栽培的,把翻折后的栽培袋直接置于培养架的顶层;二是在室内放置旋转式电风扇,采用机械吹风的方法加快菌柄枯萎速度;三是放在通风较好的房间,把门窗打开,让之形成对流,逐渐使其枯萎。开袋后,机械吹风或风量大的地方枯萎速度快,1~2天后,原有的纤细菇柄就干枯变色,但要注意风量不可太大,针尖菇若剧烈枯萎的话,容易枯死,再生效果差。最好是微风吹干,一般2天就能逐渐枯萎,气温低的地区需3~4天。要注意这个阶段栽培房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可太高,若超过90%,仅仅针尖菇的尖端部分萎缩,一旦停止吹风,又开始继续恢复生长,无法提高产量。原基枯萎的空气相对湿度以75%~80%为宜。同时要掌握好原基枯萎的程度,这是再生法成功与否的关键。适宜枯萎程度的简单判断方法是:菌柄没有完全发软,用手触摸菌柄,有轻微的硬实感即可。菇蕾枯萎后,将置于床架顶层的栽培袋搬回最底层床架,在底层的地面上洒水,利用底层、地面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让枯萎后的菌柄上再生出密集的菇蕾丛,或者在栽培袋上面覆盖上湿布,让栽培用培养基表面菌柄与布块之间形成一个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小气候,使接近枯萎的菌柄吸湿恢复,利用菌柄具有再生侧枝能力的特性,诱导长出第二次菇蕾。一般经过2天后,在栽培袋的原枯萎菌柄上又重新形成新的、整齐、密集的菇蕾。  相似文献   

10.
目前采用的压块或袋栽香菇耗能多,工艺繁琐成本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生料栽培试验,经过摸索,连续五批小试均获得成功。利用生料栽培香菇,菌丝10~15天可长满料面,随即形成菇蕾。接菌后25~30天收头批菇,总生物效率达70%,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4年2月引进了平菇“侧五”菌株,经栽培试验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播种后(料温25℃左右)6天即能布满料面,早的10天现蕾,再经过3~4天便可采收。头批菇后2~3天就转潮,一般可采7~8潮菇,多则10余潮。这个菌株不仅产量高(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217%),  相似文献   

12.
茅盛浩 《食用菌》2005,27(5):40-41
阿魏菇出菇阶段是指阿魏菇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原基,继而发育成菇蕾,直至发育成可以采收的阿魏菇子实体这一生殖生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往往会出现栽培袋长不出原基,或原基长出后无法发育成菇蕾,或菇蕾长出后出现死菇的现象,给栽培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一经济损失有很多因素。但是根据笔者这几年栽培阿魏菇实践和调查研究结果初步可以确定是部分栽培者对阿魏菇出菇阶段对温度有什么要求还没有摸索清楚与盲目管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吉林蔬菜》2019,(2):47-47
1催蕾1.1 "再生法"出菇将发满菌的金针菇栽培袋移至培养架的顶层或搬入栽培室进行搔菌,可直接诱导原基分化。催蕾阶段,菇房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3~14℃,给予弱光照和通风。当鱼籽般菇蕾布满料面时,将棉塞、套环拔除,打开袋口,把塑料袋口向外折起卷至离料面2~3厘米处,袋口不能盖湿布或报纸,开袋后加强通风,使菇逐渐失水枯萎变深黄色或浅褐色,然后再从干枯的菌柄上形成新的菇蕾丛。  相似文献   

14.
平菇收过1~2批菇后,整理料面,除去老菌丝,停水几天(让菌丝恢复并积累养份),然后每天喷水2~3次,等一周后,将栽培料面(床栽)用刀子分割成33cm~2大小的菌砖,把料砖放在凉水中浸泡一小时,然后放回床面。经过3天,料面即可出现菇蕾。通过浸水的菌砖出菇齐,生长快,比常规栽培生物效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15.
概述出口型仿生菇荫棚春栽技术,其中,菇棚的搭建包括内棚和外棚;秋菇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有脱袋出菇适期的选择、适时催蕾、脱袋和脱袋后的转色管理,以及子实体管理;冬菇管理措施的重点为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催蕾;春菇的管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遮阴降温、排湿通风、浸水催蕾与养菌。  相似文献   

16.
4个白灵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DYPA均是4个白灵菇菌株的最适母种培养革。白灵N2菌丝长速最快,满袋时间最短23d。接种培养30d后开始催蕾的菌袋未搔菌处理,白灵N1、N2现蕾率最高为100%,且现蕾数多,现蕾时间快,但成菇畸形率高。接种培养90d后开始催蕾的菌袋。未搔菌均都不能现蕾;搔菌的白灵N1、N2现蕾率为100%,催营期比接种培养30d后开始催蕾的短近1倍以上。接种90d后开始催营的搔菌处理留营1个的,成菇畸形率为0%,自灵N2生物学效率最高,其次为白灵N1,白灵L最低。成熟期出菇温度为13~15℃的白灵Z生长周期比出菇温度7~15℃的缩短6d。  相似文献   

17.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1):54-55
双孢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造成产菇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1死菇原因1.1持续高温在菇蕾形成到采收这一段时间,棚温不能超过20℃,料温不能超过18℃,否则将会大量死菇。这是因为双孢菇菌丝体都是相通的“管子”,在温度较低时(16℃上下),菌丝体扭结,形成菌蕾,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借菌丝体中  相似文献   

18.
“全天候”花菇生产技术克服了以往花菇生产中受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巧妙地变恶劣天气为有利因素 ,具有全天候特点 ,且花菇率达 10 0 % ,爆花、天白花菇等优质菇比例大幅度提高。1 出菇适期的选择菌袋培育 80天左右 ,转色为带有金属光泽的棕褐色或茶褐色 ,菌皮厚薄适当 ,具有较强韧性 ,是菌袋成熟的标志。当气温开始稳定在 5~ 18℃时为出菇适期。南阳地区以 11月 2 5日至 12月 5日开始出菇为宜 ,持续生产到翌年 3月。2 出菇管理技术2 .1 补水催蕾  1催蕾前要在培养室内把袋温提高到 2 7~2 8℃ ,保持 4天 ,增强菌丝分解能力 ,…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香菇段木栽培在我县山区农村发展较快,但许多菇农由于在催蕾和出菇期管理不当,产量低,质量差,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催蕾和出菇期管理的要点:(一)催蕾时机以菇木的成熟度和适宜环境条件来临为标志,所谓成熟菇木就是指段木播种后经6~8个月的发菌,木质变软,树皮和木质部呈黄褐或红褐色,表面有瘤状突起,并有报信菇出现.适宜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黎明 《食用菌》2002,24(5):29-30
我县近年才开始栽培杏鲍菇,发菌期都相当好,出菇时由于对其出菇特性不甚了解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1 几项改进措施1.1 现原基后再割袋口 我县菇农由于受一些“专家”的错误指导,采取先割袋口现蕾,且棚内湿度不让增大,结果导致料面干缩无法形成原基。笔者将其改为待袋内现原基后再割袋口出菇,并预先将棚内湿度提高至85%~90%。1.2 出菇时加强棚内通风 2000年出菇时,由于棚内通风不良导致料面菌丝受二氧化碳刺激形成密集的菇蕾,再加之幼菇竞争生长性差,使菇蕾都长成了刺猬菇,空耗了袋内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