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四川省区域试验结果,通过主效应值、高稳系数、变异度和适应度对宜香3728的产量特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宜香3728不仅产量水平高,而且稳产性好,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该组合高产稳产的原因是单穗重明显高于对照,单穗重的提高主要是较稳定的产量构成因素千粒重增加的结果。多年试验示范也表明宜香3728是一个高产稳产的优良水稻新品种.在四川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氮肥、钾肥施用量对宜香3728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施氮水平极显著正相关,两者呈二次回归关系,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推荐施用氮肥135-180kg/hm^2;宜香3728产量与施钾量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有1个105kg/hm^2的低限值,缺钾则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绵阳26号小麦丰产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MMI模型对绵阳26号小麦的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并且具有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等特性。其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穗、粒、重自身水平高,二是源、流、库协调,三是具有良好的冠层结构。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和有效穗对绵阳26号的产量贡献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皖麦50丰产稳产性及其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0-2005年安徽省和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汇总结果,评价皖麦50的丰产稳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利用2003-2004年度皖麦50播期、密度试验结果,评价皖麦50高产条件下合理的产量结构和增产途径。结果表明,皖麦50既具有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皖麦19的优点,又克服了其抗倒能力弱的缺点,集高产稳产、高抗倒伏、易栽培于一体,是皖麦19理想的接班品种。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高产稳产性三系数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和适定性参数对8个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农大3138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将成为云南省中,高海拔地区,半山区和部分山区推广的杂交玉米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产稳产是农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为进一步了解玉米新品种华玉17的品种特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利用2016-2017年参加湖北省山区组玉米区域试验汇总资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玉17是一个丰产、稳产且对优良环境更适应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应用HSC法评价水稻新品种(系)丰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分析了2008-2009年度上海市区域试验中11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新品种浦优608、秋优169高稳系数和产量水平排序较高,变异系数也偏高,故在良好栽培环境下增产潜力大.新品种(系)S07-55、嘉07-34为丰产稳产型品种,地区适应性广;新品种青角574则属于低产不稳产类型,需要良好的栽培条件才可获得丰产.与几种常用统计参数间的相关分析表明,HSC法分析水稻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简便有效,结合变异系数参数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徐麦29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2~2005年度国家黄淮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徐麦29和对照品种豫麦18-64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徐麦29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且有超高产潜力的早熟小麦品种,具有较好的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对肥水条件较为敏感,适宜在高水肥条件下进行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银春10号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种子卫星搭载,经太空诱变,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银春10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等特点,适宜在西北水地春麦区种植,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07年河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别采用通用高产稳产性参数估算、回归系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石豆4号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石豆4号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石豆4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稳产大豆品种。对影响产量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量与主茎节数、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粒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百粒重和底荚高呈负相关关系。生产实践中应该加强水肥管理,在大豆营养生长期保证株高和主茎节数,促进分枝,在大豆生长后期保证养分充足供给,促进养分向豆荚转移,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