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磷胁迫对油菜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华协1号为油慕供试材料,试验设有磷和无磷2个处理,在Hoagland营养液中培养油莱幼苗,用CH2Cl2浸捉、减压、浓缩.然后进行GC-MS检测、分析,研究对油幕不同生育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根分泌物中有烃、酸、苯、醇、酯、酮、胺、醛、醚、噻唑、酚、菲、萘、醌、蒽、萸等有机化舍物,其中酞醢二丁酯、二十八烷、二十九烷、十六酸-β-丙三醇酯、二十四烷、β-二十二烯氧胺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2,55%,18.00%,17.64%,16.38%,11.20%,10.89%,其他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相同磷水平下.油幕根分泌物种类和数量20d显著多于60d,而在磷胁迫下,其根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亦明显增加,并且油菜苗期能分泌出大量强化感效应有机物(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而中后期其分泌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4种常见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组分及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和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与治理提供研究数据。【方法】选取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种常用绿化树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同时对根系分泌物中的总碳(TC)和总氮(TN)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成分数量依次为紫玉兰(35种)、桂花(16种)、栾树(15种)、樟树(7种),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成分主要包括烷烃、苯酚、烯烃、醛、酯、酮、醚、呋喃、胺肟、吡啶、咔唑、喹啉、有机酸、氨基酸等(按类型分),相对含量较高的为酚醛和烷烃类,其中栾树、紫玉兰、樟树、桂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醛类相对含量分别为20.22%,13.61%,41.94%和42.07%,烷烃类相对含量分别为56.65%,7.77%,37.29%和33.13%。有5种化合物(二十烷、二十三烷、2,2′-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3-羧胺吡啶-N-(2-三氟甲苯基)胺肟、8-羟基-2-甲醛喹啉)在4种绿化树种的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有2种化合物(二十一烷、二十四烷)在栾树、紫玉兰、桂花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顺-14-二十九烯烃在栾树、樟树、桂花根系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4种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TC质量浓度依次为:栾树(28.78mg/L)紫玉兰(24.15mg/L)桂花(8.58 mg/L)樟树(7.98 mg/L);TN质量浓度依次为:栾树(6.65 mg/L)樟树(5.55mg/L)紫玉兰(0.98mg/L)桂花(0.76mg/L)。【结论】不同绿化树种根系分泌物中化合物种类及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丝瓜络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丝瓜络的水和乙醇浸提物进行化学成分定性检验,石油醚浸提物进行GC-MS分析,并采用电感耦合等高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丝瓜络中13种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推断丝瓜络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甙类(皂甙,强心武)、有机酸、蒽醌类、酚类、鞣质、黄酮、香豆素、萜内酯及生物碱;可能含有甾体、三萜类化合物;不含挥发油、油脂.丝瓜络石油醚提取物经CC-MS分析,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为酸、酯、烷类化合物,其中酸类11种,酯类7种,烷类9种,分别占检出化合物总含量的52.27%、13.34%和5.23%.各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28.33%),其次依次为十八烷酸(14.98%),二乙二醇硬脂酸酯(7.87%),顺式-9-十六烯醛(7.56%),十八烷酸丙酯(3.48%).丝瓜络中人体所必需的钙、镁、磷、钾、铁元素含量相当高,而铅、镉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却很低.其含量顺序为:钙>镁>磷>钾>铁>铝>钠>锌>锰>铜>镍>铅>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两种不同生长状况沙棘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培方法收集根系分泌物,利用GC/MS对两种不同生长状况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成分进行测定。【结果】①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有33种,主要为酸、胺、醛、酮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84.38%、8.42%、6.08%、0.66%和0.46%,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有28种,主要为酸、胺、酯和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72.41%、14.73%、8.76%和4.10%;②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和有机酸相对含量为48.15%和20.23%,生长较差沙棘的为30.52%和7.48%,生长良好的沙棘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6%,低于生长较差沙棘的34.41%;③生长良好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肉桂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物质,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苯甲酸、十四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质。【结论】两种不同生长状况的沙棘根系分泌物在种类和相对含量上有所差异,这是造成土壤养分差异的原因之一,生长较差的沙棘根系分泌物中,十四酸和二苯胺相对含量较高,对沙棘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理种源丹参根系分泌物的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丹参根系分泌行为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以不同地理(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种源丹参组培苗和根段材料,分别进行无菌和沙土培养。并利用GC-MS技术对丹参根系分泌物进行组分分析,从组培和盆栽丹参根系分泌物中分别检测出19种、36种物质,其中组培丹参根系分泌物以酚类、酯类为主。各种源丹参根系分泌物中有其特殊的成分,但所有分泌物中均含有十六烷棕榈酸、硬脂酸油醇酯、松油醇等,只是含量不同。土培条件下,根系分泌物中烃类、醇类、醛类在种类及含量上均有所增加,而酚类、酯类明显减少,尤其是酚类物质,增加2种酸类、2种甾醇类和1种萘胺、2种酰胺类组分,但未检出组培丹参根系分泌物中的1种酮类和3种脂肪胺类物质。研究表明,丹参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受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其中有机酸、甾醇类和酰胺类是环境胁迫下的主要分泌物,本研究结果将为提高丹参根际土壤养分高效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68-73
为探究间作大葱有效消减桔梗连作障碍的机理,本试验选取桔梗连作5年的地块进行研究,设置桔梗单作、大葱单作和桔梗大葱间作行比3∶2、4∶2、5∶2共5个处理,利用原位取土法收集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并进行根系分泌物的提取与GC-MS分析。结果表明,单作桔梗和桔梗大葱间作根系分泌物中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相对含量高达23.51%~39.63%,而且桔梗大葱间作根系分泌物中该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单作桔梗和单作大葱;间作大葱提高桔梗根系分泌物中角鲨烯、β-谷甾醇、岩皂甾醇等抗胁迫物质和苯并噻唑、2-甲硫基苯并噻唑这类杀菌抑菌物质的相对含量,同时提高桔梗根系分泌物中喹啉、二苄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等碱性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三十六烷、N,N-二甲基十二酰胺、苯乙烯、十五烷、十七烷相对含量,有效改善间作土壤微环境。综上所述,间作大葱改变了间作体系中桔梗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和相对含量,增加了桔梗根系分泌物中生长促进型化感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抑制型化感物质的相对含量,改善间作桔梗根际微环境,有效消减桔梗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7.
盆栽试验研究江西鹰潭和湖北咸宁红壤上残留磷对油菜生长吸收磷素的影响及根际和本体土壤的无机磷组成,结果表明在2种供试红壤上油菜产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低相关;油菜植株对P吸收增加最快的时期在90~200d,且土壤残留磷量影响其吸收动力学;鹰潭红壤的根际土pH低于本体土,咸宁棕红壤上趋势相反;NH4F和NaHCO3提取土壤有效磷,鹰潭红壤上根际土壤有效磷亏缺,而咸宁棕红壤的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本体土壤;2种土壤的Ca2?P及Fe?P含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而O-P含量的相对高低与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8.
正茬与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差异及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C-MS分析法,检测正茬、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成分,比较其差异,测定分泌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初生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分泌物相同的成分有邻苯二甲酸、乙苯、苯乙烯、丙三醇、二十四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提取物中,(E)-2-丁烯酸、7,9-二甲基-十六烷、甲基-丁二酸、2-乙基-1-十二醇、二十烷、十一醛相对含量较高,而且这些物质未在正茬大豆分泌物中检测到,这些物质在大豆连作中的化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无论是正茬还是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初生根生长都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浓度处理下,连作大豆根系分泌物对种子萌发和初生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要高于正茬。  相似文献   

9.
红壤磷素水平与油菜生长及根际土壤磷素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试验研究江西鹰潭和湖北咸宁红壤上残留磷对油菜生长吸收磷素的影响及根际和本体土壤的无机磷组成,结果表明:在2种供试红壤上油菜产量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低相关;油菜植株对P吸收增加最快的时期在90-200d,且土壤残留量影响其吸收动力学;鹰潭红壤的根际土pH低于本体土,咸宁棕红壤上趋势相反;NH4F和NaHCO3提取土壤有效磷,鹰潭红壤上根际土壤有效磷亏缺,而咸宁棕红壤的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本体土壤;2种土壤的Ca2-P及Fe-P含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而O-P含量的相对高低与有效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藻类等大量繁殖,在对水体造成破坏的同时,藻类产生的藻毒素会使动物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为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的数量,减少水华的发生,利用生态浮床技术,以浮床植物香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铜绿微囊藻培养中添加香根草种植水,研究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每3 d使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藻细胞密度,记录接种微囊藻的种植水和对照处理下的藻类数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使用固相萃取方法收集香根草种植水中的根系分泌物,经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香根草种植水中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以蒸馏水培养5 d收集获得的香根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香根草种植水中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缓慢。其中培养6 d后,香根草种植水开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21 d后,抑制率达到76%。种植水中藻类叶绿素a含量为447. 62 mg/L,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则高达3 592 mg/L,为试验组的8倍。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中有24种化合物,其中己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等藻类有抑制作用。2-羟基丙酸相对含量最高,为50. 71%;其次是棕榈酸,相对含量为23. 2%。香根草种植水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