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Osiris基因家族是一类昆虫特有且进化保守的基因家族。已知Osi9亚家族基因在鳞翅目昆虫中发生特异扩增,产生高度同源的6个拷贝,且表达模式也具有同步性,但该基因家族扩增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未知。为了揭示BmOsi9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分析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到BmOsi9a在家蚕胚胎细胞(BmE)中有表达,免疫荧光分析发现BmOsi9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构建过表达及dsRNA干涉载体,结果显示过表达对细胞的表型和增殖没有显著影响,而转染干涉载体下调BmOsi9a表达则使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发现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S期细胞则显著减少,表明BmOsi9a与BmE细胞的增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BmOsi9a在细胞周期过程发挥作用,为进一步阐明BmOsi9a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鸡p1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试验构建了鸡p15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p15,并转染到鸡MDV转化的淋巴细胞系MDCC-MSB1,应用G418筛选掉未转染的细胞,对存活细胞p15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力、群体倍增时间、细胞周期和端粒酶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转染空质粒pcDNA3.1( )细胞相比,转染了p15基因的细胞稳定表达了p15蛋白;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抑制,抑制率达45%~74%;群体倍增时间从27h延长至416h;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发现,p15蛋白引起了细胞多停滞于G0/G1期,S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17-β-雌二醇对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将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TEC1)经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17-β-雌二醇处理后,采用CCK-8法、E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DK1及CyclinB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雌激素显著抑制MTEC1细胞的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雌激素处理组G2/M期细胞显著增多,出现G2/M期阻滞;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出现形状变大、多核、核染色质凝聚等现象;CDK1及Cyclin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可以抑制MTEC1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正调节因子CDK1及CyclinB1的表达,使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4.
以猪伪狂犬病毒(PRV)容A株感染体外培养的ST细胞为模型,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噻唑蓝(MTT)还原法、流式细胞计数检测梯度剂量的PRV病毒感染ST细胞株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PRV感染前期(8h和16h)促进ST细胞的增殖,24h以后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这种抑制与时间密切相关,与感染剂量无显著相关.PRV感染ST细胞可显著地改变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24 h时细胞G1、S期所占比例明显升高,48 h细胞停滞在G2期,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结果表明,PRV在感染过程中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与时间紧密联系,最终可显著使细胞停滞在G2期,诱发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鸡TGFβ1对MDCC-MSB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作者将构建的鸡TGFβ1过表达载体、干扰表达载体以及相应阴性对照转染MDCC-MSB1细胞,然后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鸡TGFβ1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显示,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转染TGFβ1过表达质粒可显著上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抑制MDCC-MSB1细胞的增殖,且使G1期细胞增加、S和G2期细胞减少,同时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转染TGFβ1干扰表达质粒可显著下调MDCC-MSB1细胞的TGFβ1表达水平,显著促进MDCC-MSB1细胞的增殖,G1期细胞减少、S和G2期细胞增加,同时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表明,鸡TGFβ1可抑制MDCC-MSB1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对驴皮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效果,以便建立其体外高效快速的培养体系。采集6~7岁健康的新疆驴真皮组织,分别用组织块贴壁法和双酶消化法对驴皮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检测分析细胞的生长特点、生长速度、细胞周期与支原体污染等指标。结果显示,双酶消化法(0.25%胰酶处理1 h,再用0.5%胶原蛋白酶Ⅰ处理6 h)培养驴皮组织3 d后,成纤维细胞进入了对数增殖期,而组织块贴壁法则需要15 d;细胞周期经流式分析发现,处于G0/G1期与S+G2+M期的细胞均约为50%,其余5.17%细胞处于凋亡期,表明大多细胞处于分裂增殖的活跃期,细胞具有很强的活力;试验中培养的细胞均无支原体污染。综上,应用双酶消化法可快速、高效地建立驴皮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实验通过台盼蓝染色、MTT、细胞流式等方法研究高温(40℃/41℃)对乳腺细胞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可以抑制乳腺细胞的增殖,使细胞产生S、G2期阻滞,诱导乳腺细胞凋亡,并随高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试验提示高温可诱导乳腺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327-1333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雄性生殖毒性的机理,本试验展开了ZEA对睾丸支持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自噬在ZEA对睾丸支持细胞细胞周期影响中的作用研究。试验以原代睾丸支持细胞为材料,分别以浓度为0(对照组),0.1,1,10,20,30μmol/L ZEA进行染毒,24h后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等进行ZEA对睾丸支持细胞的活率、细胞周期分布、LC3聚点、自噬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等影响的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当ZEA浓度高于10μmol/L时,G0/G1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G2/M期的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与20μmol/L ZEA组相比,自噬抑制剂(CQ)+20μmol/L ZEA组细胞周期的G2/M期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自噬促进剂(RAP)+20μmol/L ZEA组细胞周期的G2/M期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当ZEA浓度高于10μmol/L时,产生LC3荧光信号的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呈极显著性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当ZEA浓度高于10μmol/L时,LC3蛋白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性升高(P<0.01),CDK4、CyclinD1等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20μmol/L ZEA组相比,CQ+20μmol/L ZEA组CyclinD1、CDK4等蛋白的表达量上升(P<0.05),RAP+20μmol/LZEA组CyclinD1、CDK4等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果表明:ZEA能诱导睾丸支持细胞发生自噬,并使睾丸支持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促进自噬可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造成M期延长,而自噬的缺陷可以部分逆转ZEA诱导睾丸支持细胞周期G2/M期的阻滞。在一定浓度范围内,ZEA能显著抑制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细胞自噬在这一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2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对供核细胞周期的影响,试验采用血清饥饿和接触抑制2种方法处理经过纯化的供核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的供核细胞的细胞周期,通过Modfit软件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细胞周期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血清饥饿和同接触抑制2种方法处理过的细胞停留在G0/G1期和S期的细胞百分数差异不显著,但是同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显著(P<0.05);停留在G2/M期的细胞百分数差异显著(P<0.05),但是同对照组细胞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发育生物学(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接2001年第5期P65)细胞周期(cellcycle)是细胞周而复始的分裂过程。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包括G1期(合成前期)、S期(合成期)、G2期(合成后期)和M期(有丝分裂期)。每个细胞期都有其特殊功能,各细胞期之间都有转折点。这种细胞周期性的反复进行说明它是受控制的过程。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是细胞增殖过程的主要保证,这种有序运行是受一系细胞分裂周期基因(celldivisioncyc1egene,CDC)顺序表达的调控。各种细胞因子如生长因子、控制因子、分化因子相互协调并影响细胞周期的进行。目前,已发现和证实了许多具有调…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17.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试验分别进行预防对比试验、雏鸡治疗试验及阳性种鸡治疗试验三种类型,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分别各选取400只1日龄的健康雏鸡,阳性蛋种鸡治疗试验选取400只240日龄确诊为鸡白痢的种鸡,预防对比和雏鸡治疗试验两个类型各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100只,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及CK,试验为期30d;种鸡治疗试验则选取400只240日龄经检测呈阳性蛋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试验Ⅰ(白头翁)、试验Ⅱ(微生态制剂)、试验Ⅲ(白头翁+微生态制剂),自由饮水5d,间隔5d重复治疗一次,共治疗3个疗程,以观察各组的治疗效果,试验期间各组的饲养管理均相同。结果表明:(1)对雏鸡预防效果方面,试验Ⅰ成活率为89%,试验Ⅱ成活率为85%,试验Ⅲ成活率高达97%,CK成活率为55%,试验Ⅲ的成活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提高了8%(P0.05)、12%(P0.05)和42%(P0.01);(2)在雏鸡治愈率方面,试验Ⅰ治愈率为80.46%,试验Ⅱ治愈率为66.67%,试验Ⅲ治愈率为85.39%,试验Ⅲ的治愈率分别比试验Ⅰ和试验Ⅱ提高了4.93%和18.72%;(3)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Ⅲ的死亡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及CK降低了11%、16%及26%。产蛋数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多产692枚、727枚和1810枚,检测阳性率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和CK降低了52%、70%和77%。使用白头翁和微生态制剂结合起来,对预防和治疗鸡白痢,提高雏鸡提成率和产蛋量,降低阳性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