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饲粮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研究采用 2 (CP:2 4和 2 2 % )× 2 (GE:4.1 5和 1 6.74MJ/kg)二因子交叉设计 ,选用1岁 (毛桃 )梅花公鹿 69头 ,分为四个试验组 ,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鹿体增重的互作效应显著 (P<0 .0 5)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白质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 (P<0 .0 1 )。 1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能量、蛋白质适宜水平分别为1 7.37MJ/kg GE、2 2 .44% CP。平均每头鹿每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 36.84MJGE和 478g CP  相似文献   

2.
6岁雄性梅花鹿正处于生茸旺期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和钙磷比对其产茸性能的影响 ,采用 4个钙水平 (分别为 :0 .74 %、0 .92 %、1 .0 9%、1 .2 7% )日粮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将选出的 37头健康和上年产茸量相近的 6岁梅花鹿随机分配到 4个日粮处理组中 ( 1组为 1 0头 ,其它 3组各为 9头 ) ,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钙水平及钙磷比分别为 0 .74 %、1 .54的日粮处理对产茸性能 (茸重、茸日增重、茸鲜干比、茸密度、茸的饲料转化率等 )的影响效果较好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在生产中不宜添加过多的钙饲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和钙磷比对产茸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个日粮钙水平(分别为:Ⅰ0.74%、Ⅱ0.92%、Ⅲ1.09%、Ⅳ1.27%)的单因子设计,将选出的37头健康和上年产茸量相近的六岁梅花鹿随机分配到4个日粮处理组中(Ⅰ组为10头,Ⅱ~Ⅳ组为9头),进行饲养试验。该4个日粮中磷、总能、粗蛋白基本一致。试验动物在室外自然光照和生产条件下集群圈养,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内记录脱盘时间和锯茸时间并以此计算料茸比、茸鲜干比、茸密度等。锯茸时间和加工方法均按试验场常规进行,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和q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日粮钙水平和钙磷比的提高,鹿采食钙量明显增加,而鹿采食的饲料量、粗蛋白量、总磷量、总能量均变化不大。不过产茸性能有下降趋势,与Ⅰ日粮处理组鲜茸重相比,Ⅱ、Ⅲ、Ⅳ日粮处理组分别降低4.25%、7.17%和7.75%;与Ⅰ日粮处理组干茸重比,Ⅱ、Ⅲ、Ⅳ日粮处理组分别降低3.49%、5.82%和5.82%;与Ⅰ日粮处理组鲜茸日增重比,Ⅱ、Ⅲ、Ⅳ日粮处理组分别降低2.59%、7.29%和8.99%;与Ⅰ日粮处理组干茸日增重比,Ⅱ、Ⅲ、Ⅳ日粮处理组分别降低1.81%、5.90%和7.10%;与Ⅰ日粮处  相似文献   

4.
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钙、磷含量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5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3个日粮处理水平组(Ⅰ:0.60%Ca、0.32%P;Ⅱ:0.89%Ca、0.52%P;Ⅲ:1.17%Ca、0.71%P)进行对比饲养试验和茸血化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鹿茸产量和鹿茸于鲜比为主要依据,三岁梅花鹿生茸期日粮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0.89%和0.52%;日粮Ca、P水平对锯茸时鹿茸血清中的Ca含量有影响,而对P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钙水平对6岁生茸期梅花鹿的钙、磷、氟消化代谢的影响。选4头健康、生茸正常的6岁生茸期梅花鹿 ,分别放入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 ,接受4个钙水平(Ⅰ:0.74 %、Ⅱ :0.92 %、Ⅲ :1.09 %、Ⅳ :1.27 %)的饲粮处理 ,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4个饲粮钙水平对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 ,均以第Ⅰ组效果较好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而对磷、氟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 ,这些指标均随钙水平提高而降低 ;对血清钙、磷、羟脯氨酸(HPY)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 ,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和钙磷比分别为0.74 %、1.54 :1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日粮钙水平和钙磷比对梅花鹿生茸期血液某些生化指标影响 ,采用单钙因子 4个水平(分别为 :1 0 .74 %、2 0 .92 %、3 1 .0 9%、4 1 .2 7% )的日粮设计 ,将选出的 3 7头健康和上年产茸量相近的 6岁梅花鹿随机分配到 4个日粮处理组中 ( 1组为 1 0头 ,其它三组各为 9头 ) ,进行饲养试验 ,另选 4头健康、生茸正常 6岁生茸期梅花鹿 ,同样接受 4个钙水平日粮 (同饲养试验 )处理 ,分别放入 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 ,按 4× 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4个日粮钙水平处理对血清的钙、磷、尿素氮含量和碱性磷酸酶 (AKP下同 )活性 ,均无显著影响 (P >0 .0 5)。  相似文献   

7.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生茸期梅花鹿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呼吸测热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 ,就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高蛋白质水平日粮可使能量代谢率和甲烷能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 ,研究了梅花鹿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能量、氮、干物质的消化率及能量、氮的代谢率等指标的影响 ,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达到 0 75%[2 3 85g/(日·头 ) ]时 ,对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没有不良影响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添加0 75%的糊化淀粉尿素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10.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能量浓度的精料补充料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能量浓度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没有显著的影响(P >0 0 5) ;而对玉米青贮采食量及TCA P浓度影响显著 (P <0 0 1 ) ,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提高 ,瘤胃内TCA P浓度也极显著的提高 (P <0 0 1 )。试验结果还指出 ,瘤胃内主要代谢参数均受进食的显著影响 ,在采食前后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中牛磺酸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牛磺酸的分子结构特性,设计一个21min短程序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梅花鹿茸、马鹿茸各部位中牛磺酸各部分的含量。在牛磺酸浓度为100nmol/mL时,峰位和峰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2%和135%(n=6)。对不同浓度的牛磺酸加标回收实验,回收范围为968%~1016%,表明本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2.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用 3种含有不同蛋白质水平的精料补充日粮 ,按 4× 3拉丁方试验设计 ,对瘤胃的 pH值、氨态氮 (NH3-N)、三氯乙酸沉淀蛋白(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兴凯湖梅花鹿的14个血液蛋白位点进行遗传检测,分析其与茸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tf.Sag、Tf,Prt-1、Prt-2、Pa、Pr、Alb、Hb、Es、AMY1、AMY2、AMY3和CA分别出现2、2、2、2、2、2、2、1、2、3、1、2、1和2种表型,分别受一个基因位点上的2、2、2、2、2、2、2、1、2、2、1、2、1和2个等位基因控制。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表明:除Sag为平衡位点外,其他位点均偏离平衡状态。Pa的AA和AB型与主干围度、Sag的AB型与茸根围度、Ptf的AB型与冰枝长度和Prt2的AB型与眉二间距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选用 4头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梅花鹿 ,对于同一种精料补充料 ,以传统的饲喂方式为对照 ,采用精料熟化的饲喂方法进行试验。对瘤胃内 pH值、氨态氮 (NH3 N)、三氯醋酸沉淀蛋白 (TCA P)和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VFA组分百分率。试验结果表明 ,精料熟化对玉米青贮食量及TCA P浓度有极显著影响 (P <0 .0 1 ) ;对瘤胃内 pH值、NH3 N浓度、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 (P >0 .0 5)。试验结果还指出 ,精料熟化对瘤胃内乙酸 /丙酸值有显著影响 ,从而影响瘤胃的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东北梅花鹿育种核心群种公鹿茸重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对大量数据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提供了更适合目前东北梅花鹿育种的种公鹿选择的茸重标准 ,为梅花鹿育种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