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苜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农业产能和经济收益,本研究提出并初步阐述了苜蓿-玉米-小黑麦"草粮兼顾"型种植模式,通过裂区试验设计,以苜蓿种植行数为主处理,以玉米/小黑麦种植行数为副处理,探讨3种作物不同的种植搭配方式对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并试图通过产量分析简单阐明不同作物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苜蓿5行,玉米2行,小黑麦4行的种植模式下3种作物的时空搭配最为合理,利于作物间互相促进,尽量减少种间竞争带来的损失,产量和经济收益最佳。  相似文献   

2.
2002~2008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进行了8个紫花苜蓿品种草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个紫花苜蓿品种平均株高为阿尔冈金全能苜蓿王WL-232HQWL-324WL-323HQ费纳尔农宝;7年累计草产量以阿尔冈金最高,WL-232HQ次之,其他品种为WL-323HQ农宝费纳尔WL-324全能苜蓿王;综合株高和草产量的表现,阿尔冈金和WL-232HQ是西辽河平原种植紫花苜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个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连续4年(2015-2018年)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草产量比较,探究苜蓿农艺性状与草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宜宁夏灌区种植的苜蓿高产品种。结果表明,株高与干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54;分枝数、茎粗、叶片数、节间距、叶宽、鲜干比、叶茎比与干草产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0.264、0.284、-0.064、0.344、-0.110和0.153,相关性较低且不显著(P>0.05)。株高可作为苜蓿草产量预测评价指标,国外品种WL354、康赛、标靶、岩石、挑战者、大银河和WL343在4年中干草产量突出,达80 000kg/hm2以上,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获得适宜在北京地区种植的优良休眠型苜蓿品种,并利用苜蓿品种的休眠级数来指导国内苜蓿种植区划。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7个不同休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北京地区的生产性能对比分析田间试验研究,在2010年8月-2011年10月,连续2年对紫花苜蓿的出苗时间、越冬率、生长速度、再生性、草产量、干鲜比、茎叶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休眠类型的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品种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半秋眠苜蓿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非秋眠苜蓿,秋眠性强的品种越冬存活率高,所有品种草产量第l茬>第2茬>第3茬;在北京地区,应主要考虑秋眠和半秋眠的高产品种的培育与引进,秋眠型和半秋眠型的紫花苜蓿均可安全越冬,生产性能较好,适宜北京地区种植,非秋眠型(7~9级)的紫花苜蓿其越冬率相对较低,植株存活率低,生产性能较低,若要在北京地区种植需采取其他农艺措施提高其越冬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苜蓿是优质的牲畜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传统苜蓿种植采用大水漫灌,不但水肥利用率低,产量低,而且种植户没有积极性,制约了苜蓿产业的发展。2008年,一四八团打破传统地面灌水方法,实行苜蓿滴灌模式,获得成功,2011年,累计推广种植420 hm2。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牧草品种在盐碱地上的适应性及种植模式对盐碱地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在重度盐碱地上仍能获得较高产量,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是单作苜蓿的3.70和4.90倍,是单作燕麦的4.27和7.80倍。粗蛋白产量是苜蓿与燕麦混作处理的4.5倍。不同种植模式中,燕麦和苜蓿混作时的脱盐效果最佳,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低6.13g/kg,且混作时作物鲜干比最大,适口性好,而且混作提高了鲜干草及蛋白质产量。单作模式中,燕麦脱盐效果最好,在盐碱地上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牧业中大量使用苜蓿、国家实施的天然草场保护、退耕还草工程中大量种植苜蓿,其合理利用的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1苜蓿概述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牧草,因其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广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低,易栽培,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能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科尔沁草原地区苜蓿和无芒雀麦单播与混播草地生物量及生长速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和苜蓿的株高生长模式不受单播、混播的影响,其增长曲线为Y=at2 bt c.混播组合改变了杂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生物量积累模式,使其由单播时的W=at2 bt c变化为混播时的W=atb,而混播没有改变紫花苜蓿的生物量积累模式,均为W=at2 bt c.4种苜蓿在科尔沁地区种植均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单播草地群落相比,混播可延长草地的利用时间,比单播无芒雀麦草地产草量高、品质好.4种混播群落最高产量出现时间均比单播群落晚30天左右,不同时期混播草地产量均高于单播无芒雀麦草地.单播与混播群落各组分的干鲜比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单播无芒雀麦干鲜比在整个生育期内均高于苜蓿和混播群落.  相似文献   

9.
刈割时期对不同类型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8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不同刈割期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的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其鲜、干草产量最高;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是盛花期. 8个牧草品种在盛花期刈割鲜草年产量显著高于现蕾期.苜蓿品种年鲜、干草产量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高于禾本科牧草.粗蛋白年产量,苜蓿以现蕾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盛花期刈割最高.粗脂肪年产量,苜蓿以例花期刈割最高,禾本科牧草则以盛花期刈割时较高.同期相比,苜蓿的蛋白和脂肪产量均高于禾本科牧草.综合产量和品质表现认为,紫花苜蓿FGC-301、FGE-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苜蓿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及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不同株龄苜蓿后茬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和对后作玉米的增产效应,以毗邻种植的4龄、5龄和7龄紫花苜蓿地(2009年秋季统一翻耕灭茬,2010年春季按同一模式种植玉米)为试验对象,研究苜蓿不同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及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后作玉米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土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下降;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pH均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玉米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随前茬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说明苜蓿种植年限越长,对后作玉米的增产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良的栽培牧草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及适口性好,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根据我们多年从事牧草研究的经验,现提出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主要技术要求,以指导当前种植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7月5~7日,首届(2019)中国草牧业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内蒙古)国际畜牧业机械博览会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据了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当年,在全国12个省区安排37个县开展草牧业试验试点。4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立足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目前兵团苜蓿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杂、品质差,病、虫、草危害严重,收获加工不配套,种植技术不集成,水肥调控不合理以及产业化水平低等关键问题,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以优质苜蓿规模化种植生产为重点,利用兵团已有规模化农业生产和高效管理的经验及牧草规模化生产的优势条件,确定规模化优质高效苜蓿的适宜品种,组装并集成了以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栽培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属豆科植物,粗蛋白含量高,适应性强,产量高,草质柔软,适口性好,为优良牧草。苜蓿根部有大量的根瘤菌,能改土肥田,因此,广种苜蓿又可促进农牧双丰收。但苜蓿的栽培技术要求较高,现提出如下栽培技术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北京市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已达2万hm2.近年来蓟马对紫花苜蓿的危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控制蓟马的危害,笔者选择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万双  刘玉欣 《种子科技》2003,21(5):297-298
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是各类家畜的优质牧草,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苜蓿种子需求量较大。为了提高苜蓿种子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种子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选择种子生产田 苜蓿适应性广,最适宜的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以6~8为好,年降水量在300~800mm的地区栽植最好。苜蓿最忌水渍,连续淹水24 h即大量死亡,所以不能选择低洼地及易积水的地。为了便于机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对撂荒地土壤化学性状变化的影响以及全效速效营养成分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土壤全N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种植年限相差较大时,全N含量才有显著差异;苜蓿种植时间长可使磷元素在表层积累,时间短则表层土壤的全磷聚集不明显;苜蓿种植多年对于土壤全钾含量...  相似文献   

18.
苜蓿种质资源概况及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是世界上种植最广的优质豆科牧草之一,培育耐盐新品种是减少盐渍化土壤对苜蓿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重要途径。综述了苜蓿的起源、分布和分类,耐盐生理及耐盐性育种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其耐盐性研究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苜蓿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牲畜的优等饲料,以“牧草之王”著称。中国目前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2008年,石河子一四八团首次将滴灌技术应用到苜蓿种植上,获得成功。通过两年的试验,2010年推广种植420h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玉草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最适密度.结果表明,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分蘖数、单椿产量和种植密度,其中种植密度对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最大.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214.7138+23.0069X2+52.8086X5+1.323 3X6(X2、X5、X6分别代表分蘖数、单株产量和种植密度).分析出了最适种植密度,为45 0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