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甘薯种植地区已经形成了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农村经济联合社+农户种植等模式,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由科研单位负责科研攻关,培育新品种。农村经济联合社负责推广新品种,以企业为龙头,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形成“科研、推广、加工”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甘薯产业化模式。这些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种植甘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甘薯产业化生产。现就甘薯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与新品种利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云南热作科技》2009,(3):45-45
7月14日,农业部与中国移动在京签署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农业产业信息化改造、农业生产经营信息服务、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信息技术应用、农业生产指挥调度系统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按照“政企联动、着眼长远、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原则,以共享优势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共同服务“三农”为宗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电子政务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育种家为美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条件,推动了农村社区的结构调整和发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通过鼓励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和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育种家为农业开发新技术,提供适宜的品种,其主要贡献在于培育适应环境变化和机械化收割、运输的高产作物新品种。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演化,农村人口不断向外转移。与此同时,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促使本土膳食主义、社区农业等新型食品系统模式产生。可持续发展指数反映了大型零售商希望消费者与食品生产之间关系更透明的愿望。这些因素,连同关国对农村生活质量的关注,为育种家解决新的客户需要、开发符合其价值观的技术以及以新的方式服务传统客户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浅谈茶与休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杭芳 《中国茶叶》2005,27(4):47-4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作为全球的三大传统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茶已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普遍喜爱的饮料,在国外也有“安全饮料”、“保健饮料”、“健康长寿饮料”等各种各样的赞誉之词。因此,饮茶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休闲方式。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5.
西藏青稞品质改良的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生态因子、土壤质地、肥力及栽培措施,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以及当地青稞的消费状况,是西藏青稞生产上不可忽视的问题。青稞生产如何根据生态条件种植适销对路的优质青稞品种;建立优质青稞生产基地、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实施优质配套栽培技术;优质优价,单收、单贮,将成为促进西藏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雷  曲阳 《杂粮作物》2000,20(5):41-43
在阐述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主体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农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包括按食物链和生态位原理建立无废物生产系统的生态农业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农业具县建设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农业在发展经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中的贡献。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农业与现代化的关系,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劳力向工副业生产转移,稻作劳力逐渐减少,稻田逐渐向生产能手集中,出现稻麦规模种粮大户;同时,种粮效益相对地降低,为了提高效益,稻麦规模机械化省力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见迫切。为服务农村生产形势的发展,1987年稻麦研究所承担了福建省科委下达的《水稻高产低耗省力化栽培技术研究》课题。本文将研究的初步结果报导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试点设于经济发展的乡镇:①1987年设在工副业生产蓬勃发展的亿元乡——福州市效区鼓山乡远东、洋里村,试验田的来源是承包14家经营工副41’.生产的农户的连片稻田,共…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18年,农村改革走在城市的前头.而农村开放则落在城市后头、农业开放的滞后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概括地说,有以下10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粮食安全因素的制约。我国人多地少.为了解决12亿甚至更多的人吃饭问题,必须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粮食生产。不允许也不可能有较多的耕地去种植除粮食以外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和高效益的经济作物。二、农村经营体制与国际大市场的矛盾。我国目前实行的一家一户生产经营方式,不仅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更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竞争、三、农业的比…  相似文献   

9.
用消毒剂845、蚕用氯霉素、灭蝇3种蚕药,将3种或前种蚕药以张种正常剂量为单位,组成能有效生产中常见蚕病的多效组合蚕药,并与蚕种及消毒现技术规程配套发放到农村,确保了蚕茧生产的无病、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新疆棉花生产发展中的品质问题及其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0年至今,棉花产业为新疆农村,尤其是南疆广大棉区农村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分析当前新疆棉花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品质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多类型品种结构、培育品种和研发生产技术提高内在品质、严格规范棉花采收加工程序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1950年至今,棉花产业为新疆农村,尤其是南疆广大棉区农村的和谐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分析当前新疆棉花生产发展中存在的品质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优化区域布局形成多类型品种结构、培育品种和研发生产技术提高内在品质、严格规范棉花采收加工程序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棉所举办高级研讨班传授技术支持棉花生产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刘江部长最近提出的“中国在业科学院要更多地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战场,为农业上台阶作出新贡献”的指示精神,加强棉花生产的科技投入,努力完成今年和近期棉花生产任务,农业部农业司、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除德化、永春马跳、内安溪以外均处于南亚热气候带,山地资源丰富,发展龙眼生产前景广阔。至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3.1万hm2,年产量2.6万吨,产值 1.43亿元,龙眼业成为龙眼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龙服生产结构潜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龙眼产量的增加与市场供应相对过剩、加工业滞后、产品流通不畅的矛盾;市场对果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与粗放型、单一化栽培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卖难”和农民收入减少等问题的产生。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龙眼生产结构,优化品种结构,促进龙眼生产…  相似文献   

14.
论述徐闻县糖蔗生产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在农村、农业中的地位,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建设环节和内容以及所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热作结构提高综合开发水平郑福树,林寿峰,郑益智(福建省农业厅经作处,福州350003)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和农村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热区的热作生产也有长足进步.为推进农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力发展江西省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对于增加江西省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九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就大力发展江西省大豆生产提出以下建议。一、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7.
冯奕玺 《福建甘蔗》2002,(3):31-36,26
本文论述徐闻县糖蔗生产现状,特点和问题;蔗糖生产在农村,农业中的地位作用;蔗糖业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建设环节和内容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加快营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五项措施。指出了要着力抓好8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搞好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强化科技培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营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仁化县是仁化白毛茶的主产区,现有茶叶面积19242亩,年产干茶604吨,年产值约1400万元。仁化县总人口17.5万,其中农业人口11.5万,而与茶叶生产、销售有关的农民有近1.1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茶叶生产与茶农都已成为推动仁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茶叶生产成本效益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一  黄韩丹 《茶叶》2004,30(1):46-49
本文通过不同茶类、不同生产时期成本效益之比较,对茶叶的成本结构、产出效率以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通过与作物之间成本效益的横向比较,对茶叶的经济性状及其在当前农村种植结构中的地位作出评价,根据研究结论,就如何更充分地发挥茶叶的比较优势,如何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效率等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