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是近年来果园最为常见的一种害虫,该虫刺吸寄主树木的汁液,造成树木长势衰弱,材质下降。在葡萄园中,斑衣蜡蝉是葡萄树展叶后的首发害虫,一直到秋季采果之后,均受其危害,特别在周围有较多杂树的葡萄园中种群密度最大,危害最为严重。通过对斑衣蜡蝉发生规律、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在斑衣蜡蝉不同虫态进行综合防治的一些技术措施,以期为果农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斑衣蜡蝉是葡萄主要害虫。其若虫俗称黑公鸡,成虫俗称花大姐,也叫花媳妇。该虫喜食葡萄、臭椿和苦楝。1年发生1代,以卵块在葡萄枝干和支架上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是成虫羽化盛期。若虫和成虫刺吸嫩茎和叶片,白天取食,有群聚性。葡萄嫩茎和叶片受害后,嫩茎萎蔫,逐渐变黑,叶片初期呈黄色小点,逐渐形成枯斑,以致穿孔、破裂。其排泄物污染枝叶和果实,易引起霉菌滋生。近年来,陕西礼泉果农在防治葡萄斑衣蜡蝉过程中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1)选择园地时远离臭椿和苦楝等,以减少斑衣蜡蝉食物源。2)清园要彻底。在…  相似文献   

3.
斑衣蜡蝉在武汉地区葡萄上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葡萄病毒病的普遍发生,一些像斑衣蜡蝉、蝽象、粉蚧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产生危害性正进一步加大,这类媒介昆虫传播的病毒在葡萄体内利用寄主营养进行繁殖、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糖代谢、酶活性、韧皮部运输、激素平衡、细胞代谢等生理和新陈代谢活动,导致树体生长衰退、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果实成熟推迟、寿命缩短、抗逆性减弱、生根率和嫁接成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是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海棠园、葡萄园、苹果园、梨园等果园内连年发生,危害严重,蜡蝉刺吸树木汁液,使嫩梢变得畸形、萎缩,分泌物粘在叶片上,极易诱发煤污病,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降低绿化美化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斑衣蜡蝉的生活史、危害特性及发生规律等因素,从树木种植、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药剂防治、人工物理防治、天敌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有效防治斑衣蜡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葡萄斑叶蝉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斑叶蝉是近几年在我县扩散很快的一种害虫.它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葡萄汁液,造成营养流失,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同时还影响枝条成熟、花芽分化及下一年产量.这种害虫在我县一年发生3~4代,第一代发生较整齐,其余各代世代重叠严重.以成虫在树皮、树根、树缝、杂草丛、土缝及居民区的房屋中越冬,开春后先迁移到葡萄园的杂草上活动,待葡萄长叶后即迁移到葡萄上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6.
葡萄斑叶蝉属于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伽师县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峰葡萄。2000年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县,自2003年开始有逐年加重趋势.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点,后连成自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为此,2003~2005年,县农技中心植保站对葡萄斑叶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掌握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根部埋药法对椿树斑衣蜡蝉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椿树斑衣蜡蝉为供试靶标害虫,采用喷药法(40%氧化乐果·50%辛硫酸)和树体根部埋药法(3%呋喃丹颗粒剂)对防治斑衣蜡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根部埋药法防治斑衣蜡蝉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可以控制斑衣蜡蝉对椿树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1 葡萄黑痘病 1.1症状 1)叶片。开始出现针头大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直径1-4mm。干燥时病斑自中央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缘仍保持紫褐色晕圈。2)果实。绿果被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直径可达2~5mm,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一些葡萄产区,葡萄斑衣蜡蝉和绿盲蝽两种害虫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0.
11.
葡萄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蛀食葡萄枝蔓,造成树势衰弱,叶片发黄,果实脱落。严重的导致枝蔓折断枯死,造成园地内缺株断垄,高低不齐。为害品种有龙眼、巨峰、红地球、赤霞珠等。1 为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枝蔓,初孵幼虫多从葡萄叶柄基部及叶节蛀入嫩茎,然后向下蛀食,转入粗枝后,开始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关中地区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斑叶蝉发生最为普遍,数量大,为害严重,已成为葡萄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防治上应以黄板诱杀、太阳能诱虫灯诱杀为主,并抓好5月下旬~6月上旬第1代若虫期和9~10月份直至落叶前末代成虫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1症状 1.1叶片 初期呈现半透明、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点,而后扩展为黄色至褐色多角形斑点,相互愈合成大斑。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病斑最后变褐干枯,叶片早落。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图什是我国木纳格葡萄的最大产区和优势产区,近年来随着葡萄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危害逐年加重。为有效控制危害,笔者于2006—2008年对该虫进行了田间系统观察,掌握了斑叶蝉的发生规律,并总结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葡萄透翅蛾幼虫蛀食葡萄枝蔓 ,枝蔓受害后 ,肿胀变粗 ,并有灰褐色湿润虫粪排泄于近圆形的蛀孔处 ,其上的叶片发黄 ,果实脱落 ,茎蔓折断枯死。该虫每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 ,翌年 4~ 5月化蛹 ,6~ 7月间成虫羽化 ,卵产在当年生枝条的芽腋或嫩茎上 ,孵化出的幼虫多从叶柄基部蛀入 ,7~ 8月是为害高峰。防治葡萄透翅蛾应在成虫期至初孵幼虫蛀入前喷药杀虫 ,药剂可用 5 0 %敌敌畏乳油 15 0 0倍液 ,5 0 %辛硫磷乳油 15 0 0倍液 ,2 5 %溴氰菊酯乳油30 0 0倍液 ,2 0 %灭扫利乳油 2 0 0 0~ 30 0 0倍液。 7月份以后注意检查 ,发…  相似文献   

16.
庭院栽培葡萄,既能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消尘隔音,遮荫乘凉,又可获得新鲜美味的葡萄果实,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喜欢栽植的果木树种.然而,由于葡萄"蛀心虫"的为害,有些生长多年的植株被毁之一蛀,多数人因此不敢在庭院栽植葡萄树,已成为限制庭院葡萄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将10年来庭院种植葡萄成功防治葡萄"蛀心虫"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葡萄小叶蝉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小叶蝉又名二星叶蝉、葡萄斑叶蝉 ,俗称小蠓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葡萄叶背面吸食葡萄营养液为害。在葡萄整个生长期中 ,世代多、数量大、发生严重 ,造成早期落叶。叶片被害初期呈点状失绿 ,叶面出现小白点 ,随着危害加重 ,各点相连成白斑 ,直至全叶苍白 ,早期落叶 ,花芽分化及果实、新梢成熟也受到影响 ,虫粪可污染叶片、果面。一般通风不良、间作物较多或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葡萄园危害较重。在品种上 ,叶背绒毛较少的品种危害较重 ,反之则轻。由于该害虫在叶背危害 ,再加虫体较小 ,活动量不大 ,早期较难发现 ,而且世代重叠 ,及至发…  相似文献   

18.
葡萄根腐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症状1 1 根部症状 先在须根上发病 ,形成红褐色圆斑 ,病斑扩大相互连接 ,逐渐深入木质部 ,木质部先变红褐色、褐色 ,最后成黑褐色至死亡。1 2 地上部症状 在生长季出现 ,有 4种表现 ,1)萎蔫型。叶簇萎蔫 ,叶片向上卷曲变形 ,叶小而色浅 ,新梢抽生困难 ,花蕾皱缩不开裂或坐果率极低 ,枝条失水、皱缩或枯死 (枝条骤然青枯 ) ,这种类型多发生在4年生以上的植株。 2 )青干型。根系染病后 ,病势发展迅速的病株 ,在春季干旱、气温较高时 ,病株叶片骤然失水干枯 (青干在枝上 ) ,并多从叶缘向内发展或从主脉向内扩展 ,在病部和健部之间有明显…  相似文献   

19.
葡萄小叶蝉又名二星叶蝉、葡萄斑叶蝉,俗称小蠓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葡萄叶片背面吸食葡萄营养液。在葡萄整个生长期均有发生,世代多、数量大、发生严重,常造成早期落叶。叶片被害初期呈点状失绿,叶面出现小白点,随着危害加重,各点相连成白斑,直至全叶苍白,提早脱落,花芽分化及果实、新梢成熟也受到影响,虫粪可污染叶片、果面。一般通风不良、间作物较多或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葡萄园受害较重。叶背茸毛较少的品种受害较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葡萄栽培面积的逐步扩大,葡萄病害日益增多,尤其是根部病害,一旦出现,则发生死树,甚至毁园的危险。经在陕西礼泉、乾县等地调查红地球园,有的葡萄园每年根腐病发病率高达5%~7%,严重地影响了葡萄的正常生产,挫伤了农民发展红地球葡萄的积极性。为了达到预防的目的,将调查发现的葡萄根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引起注意:一、根腐病的类型引起并导致葡萄的根部病害有:白纹羽病、根朽病、紫纹羽病、白绢病及圆斑根腐病。最常见的是圆斑根腐病,有时几种病害同时发生。本文指上述病害的总称。二、症状1) 根部。先在须根上发病,形成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