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健壮素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它具有能被叶片吸收,调节植株生理功能的特点。根据淮阴市农科所1980~1987年试验及在大田玉米生产上应用结果:喷施健壮素后,叶形短宽挺立,叶片增厚,叶色变深,株型矮健节短,根系发达,气根增多,株高变矮,抗倒性强,发育加快,提前成熟,增加密度后,用药增产显著(见图)。  相似文献   

2.
1987年我市玉米种植面积为278.4万亩,单产336.65公斤,最高单产781.5公斤,面积2.03亩,粗略统计这块高产田施肥量每亩折纯N34.855公斤,P16.875公斤,K5.875公斤。我校2亩夏玉米试验田平均亩产594公斤,其中4个小区折亩产682.5公斤,最高一个小区折亩产722.2公斤,亩施肥折纯N17.55公斤、P1.75公斤、K2.35公斤。达到增产节本的目的。取得高产的主要手段:采用高密度、使用玉米健壮素,起到控制株高、降低穗位、防止倒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在玉米制种中喷施“健壮素”试验已10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玉米“健壮素”的施用效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今后更好地开展科学试验和玉米制种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施用健壮素,经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健壮素能降低植株高度,提高适宜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从4200株/667m2上升到5700株/667m2时,产量随增加而增加,达到5700株/667m2,单产最高,为840kg,当超过6200株/667m2时,产量开始平稳下降.  相似文献   

6.
玉米健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由多种植物生长剂组配而成。90年代,广泛用在玉米作物上,对提高玉米单产起了重大作用。近年来,设想可否运用在油菜上提高单产,经小面积试用,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它在油菜上应用效果,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特于2001年9月~2002年5月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麦生长期喷施多效唑和玉米健壮素,均能延缓植株纵向生长,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多效唑在大麦苗2叶1心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玉米高密度、超高密度栽培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综述了我国玉米品种栽培密度现状及高密度、超高密度栽培研究进展与生产实践,指出7.5万~10.0万株/hm2的栽培密度,将是今后玉米育种的主要目标和栽培技术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玉米健壮素可抑制玉米植株生长,降低株高,改善株形。施用玉米健壮素可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是一项矮化、抗倒、增密的增产技术。云南省玉米常年播种1500万亩,其中,地方种约1000万亩,基本上都是高秆品种,而杂交种中,也有些品种株高2.5米以上,一遇大风,同样倒伏。这些玉米使用玉米健壮素,可以提高产量,促进我省玉米生产来个大的飞跃。我省1988年试验玉米健壮素获得成功,深受广大农户和科技人员欢迎,积极参加试验和示范。1989年,参试地区由13个扩大到16个,参试县由30个增加到77个,试验面积由3300亩发  相似文献   

10.
中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高密度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中晚熟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密度、施肥量及栽培方式等的研究,总结出辽宁西部地区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及经济施肥量,清种(60cm垄)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3,合理施N肥(尿素)量为450kg/hm2,大垄双行(大垄宽120cm,双行间距40cm)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最经济施N肥(尿素)量为375kg/hm2,充分发挥耐密玉米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最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下健壮素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玉米健壮素是由多种植物生长剂配制而成的多功能植物激素,含有玉米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及营养物质,在玉米抽雄吐丝期作叶面喷施,能补充植株营养,延长穗三叶功能期,从而达到改善果穗经济性状,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江苏淮阴县农科所试验认为,增产效果较为明显。为给我县在大面积推广这项新技术提供依据,我们于1991年在撒拉镇进行了玉米不同密度喷施健壮素试验。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高海拔的攀西地区研究了玉米健壮素和烯效唑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正红311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玉米健壮素有显著的降高效应,株高和穗位高分别降低12.1%~24.5%和13.5%~16.0%,但产量也随之降低,降低幅度为6.7%~8.9%;株高和产量之间为二次凸函数关系,植株过高、过低均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13.
农五师九○团地处阿拉山口主风区,全年8级以上大风165天次,干旱、大风、冷害、土壤肥力低,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为充分利用作物生长期的光热资源,突出优化棉花群体结构,发挥群体优势,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提高单产,以密取胜,变低产为中产、中产变高产,在“密、矮、早”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九○团提出“增密度、降高度、抓齐度、促匀度”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密、矮、早、膜、匀”的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体系,棉花产量不断提高,全团皮棉单产从2001年的133.3kg/667m^2,提高到2004年的150.6kg/667m^2,2005年达到158.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其中单产皮棉超过180kg/667m^2的棉田1 100hm^2,单产皮棉200kg/667m^2以上棉田140hm^2.现将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谈谈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情况从70年代起,北疆各地已开始了棉花高密度栽培的试验,但一直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效果.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取得了突破,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经过各植棉单位不懈的努力,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了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总结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的成败,除要选择适合高密度的品种外,在栽培上应做到3点:(1)株数要够,保证1.5万株/667m2(旧制1亩,下同)以上;(2)生育期棉花全程不旺长;(3)中后期不早衰.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棉花品种,除了需具备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等基本条件外,还应该是株型比较紧凑的类型:果枝叶片上举,叶面积中等大小或稍小,以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降低田间郁闭,提高结铃率,吐絮早而集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向贫下中农学习棉花密植增产经验,研究棉花高密度栽培的技术措施以及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的棉花生育特点,从1972至1974年,我院以工农兵学员,贫下中农教师和原有教师三结合,进行了棉花密植试验,并结合对本省主要产棉县高密度典型田块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我们认识到棉花高密度栽培有三个优点:早熟、稳产高产、省肥。它是一项带方向性的技术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与玉米育种目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显示,玉米单株增产潜力有限,要想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是必由之路。因此,我单位在育种基础材料组配,自交系的耐密性选择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目前有一批中早熟、耐密植、易脱水、品质优、抗倒性好的稳定株系陆续进入配合力鉴定阶段,该试验就是2013年在测交初比试验中表现优异的组合进行复试。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高密度栽培与超高产育种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冬小麦高密度栽培试验及高密度型品种莱州3279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总体思路,提出该地区超高产育种走高密度型模式较易实现育种目标.高密度型品种的模型株型紧凑,叶片窄小,旗叶夹角23°左右,下部叶片小于35°.各叶片长宽比为倒四叶>倒三叶>倒二叶>旗叶,且旗叶长宽比小于10,倒二叶长宽比小于13.5,倒三叶长宽比小于16.株高在75 cm左右,秆子坚硬,基部节间短,抗倒伏性强.产量构成三因素分别为每公顷成穗975~1050万,每穗25粒以上,千粒重36 g以上.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好,比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同时具备良好的耐密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抗倒伏性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玉米健壮素化控时期和用量试验,研究其对不同种植密度玉米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于玉米抽雄后10 d喷施健壮素,对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1品种选择高密度优质高产栽培应选择株型较紧凑、适宜密植的品种,克拉玛依地区主要种植的棉花品种有新陆早39号、新陆早42号等。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高密度、无公害葡萄栽培对葡萄定植、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均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从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该栽培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