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用模糊贴近度预测稻纵卷叶螟发生高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与稻纵卷叶螟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因素作预测因子,采用模糊贴近度的方法,建立了凤阳县稻纵卷叶螟迁入高峰期的长期预测模型。该模型1971~1987年历史符合率达824%。1988~1990年的预测准确率达100%,新建模型可提前1a发出预报。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四(2)代是江淮四至五代区中稻的主害世代,主要蛾源由江岭区迁入。短期测报采用“田间赶蛾法”,费工、且预见性差。本文根据稻纵卷叶螟迁入期的天气特点,挑选与迁入高峰期关系密切的预报因子,用列联表分析法做出四(2)代蛾迁入高峰期的初步中期预报,然后再按降雨过程预报进行订正。与此同时根据随机过程理论,用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四(2)代蛾迁入高峰期的长期预测。经过实际检验证明,上述方法的预报准确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6.
7.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对稻纵卷叶螟密度功能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绒茧蜂(Apanteles cypris Nixon)是我县稻纵卷叶螟主要天敌之一。应用田间调查资料笔者对其对稻纵卷叶螟密度的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得方程Na=(0.00101×Nt)/(1+0.000123Nt)并将方程于1987-1989年3年实际应用中进行检验,结果求得的寄生率与大田实发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三化螟是我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常年为害最重造成严重减产的是第三代。根据崇阳县植保站多年的调查资料整理,第三代的发生量受较多的因素制约,但其主要因子是发生量与12月下旬至1月上旬的平均温度;头年第四代为害率;3月份虫口基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江县稻纵卷叶螟连续出现偏重发生,局部地区部分稻田大发生,发生面积大,分布广,为害重。迁入虫量大、迁入峰次多、气候条件适宜、为害高峰期持续时间长、抗药性增强及田间栽培管理条件有利,是造成稻纵卷叶螟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试验结果表明,5%氟虫腈SC每亩用药40g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达91.74%,且对水稻不产生药害,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13.
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生长与产量的三大病虫害之一,本试验以35%氯虫苯甲酰胺为研究药剂,以期测定不同浓度的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实验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WG)10.5 g/hm2、21.0 g/hm2、31.5 g/hm2 3个浓度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防治效果。31.5 g/hm2、21.0 g/hm2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3 d防效分别为70.25%、74.38%,药后8 d防效分别为90.36%、91.98%。药后13 d防效为95.71%、97.83%,药后18 d防效为83.75%、89.95%。药后30 d的药效依然高于标准药剂,达到46.25%、49.75%。通过试验可以得出35%氯虫苯甲酰胺WG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并能减少因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4.
15.
稻纵卷叶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纵卷叶螟是江汉平原水稻上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 60年代发生较轻 ,70年代大发生频率增加 ,80年代中期前发生为害明显下降 ,80年代后期以来又暴发为害 2次。稻纵卷叶螟每年 5~ 6月开始从南方迁入然后逐渐繁殖为害 ,到 7~ 8月份达到为害高峰 ,8月下旬末至 9月初前后 ,虫源开始南迁 ,1 0月分迁出结束。本文综合分析了荆州市植保站和荆州区气象站 1 980~ 2 0 0 2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系统调查数据、灯下诱虫量和有关气象因子的历史资料 ,旨在探索稻纵卷叶螟在荆州市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为提高测报水平 ,因地制宜地搞好综合防治提供依… 相似文献
16.
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5%茚虫威SC(安打)、5%氟虫腈SC(锐劲特)、有机磷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以及混合类杀虫剂等7种不同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康宽10mL/667m2、安打16mL/667m2、75%乙酰甲胺磷SP 150g/667m2、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蓝锐100 mL/667m2、20.5%阿维*乙酰甲胺磷EC 200 mL/667m2、75%乙酰甲胺磷SP 90g+40%毒死蜱EC 50mL/667m2,在稻纵卷叶螟1~2龄期施药,效果达98%,持效期长达14d.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秀山县2009年稻纵卷叶螟成虫、卵量、幼虫数量消长动态,并与2008年及1978—2008年平均值进行比较,研究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以指导稻纵卷叶螟测报及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氟虫双酰胺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和2012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探索了氟虫双酰胺种子包衣处理、喷雾处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实际防治效果.2010年试验结果表明,24%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种子包衣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较好,且持效期长.2012年试验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不同剂型(20%悬浮剂、20%水分散粒剂)喷雾处理能有效防控该害虫危害,且持效性长达28 d,药后7~28 d卷叶防治效果分别为75.72%~97.21%、79.71%~97.43%;同时,该药剂对稻纵卷叶螟低龄及高龄幼虫的杀灭效果高,药后7~21 d防治效果大于92%.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