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南京分期播种及遗传试验表明:大豆扁茎性状受不同播期的光温条件影响,随播期推迟扁茎表现程度降低。扁茎性状在南京表现由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美国扁茎大豆的扁茎性状是由一个隐性主茎因控制的,与普通大豆杂交的F2代中非扁茎株与扁茎株的比例为5∶1。F3代系统中,扁茎株的后代全部为扁茎。而F2代正常株或株高超亲株中,纯合显性(FF)的后代无扁茎株,杂合显性株的后代大多数不符合3∶1的理论值,表现出扁茎株比例大大减少。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除一个主茎基外,还有少数修饰基因起作用。中国扁茎大豆的植株可按扁化程度的大小分为六类。其中扁化程度较小和茎部分扁化的四、五类植株占52%,扁化程度呈中间类型的三类株占20%,扁化性最强的一、二类株占15%,正常株约占15%。其中三-四类植株的丰产性最好。扁茎性状在肥沃地更易表现出来。中国扁茎大豆与普通大豆的杂交F1代呈正常型。不同组合的F2、F3代中有40-90%的系统可出现扁茎株,扁茎株的出现机率为总株数的3-12%;不同组合间最多扁茎株系统中的扁茎株数F3代大大多于F2代,分别为13-70%,6.6-23.0%,F3代扁茎性状的纯合和程度比F2代大得多,选择比中国扁茎大豆更为纯合的扁茎品系是有可能的。中国扁茎大豆的扁化性状可能由一个主基因及多个微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
田佩占  袁全 《大豆科学》1999,18(2):95-100
美国扁茎大豆的扁茎性状是由一个隐性主茎因控制的,与普通大豆杂交的F2代中非扁茎株与扁茎株的比例为5:!。F3代系统中,扁茎株的后代全部为扁茎。而F2代正常株或株高超亲株中,纯合显性(FF)的后代无扁茎株,杂合显笥 后代大多数不符合3:1的理认值,表现出扁茎株比例大大减少。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除一个主茎基外,还有少数修饰基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未经选择的大豆F3、F4世代为试材,研究大豆粒茎比的遗传及与相关性状的关系,明确粒茎比的遗传规律、选择效果和它在产量选择中的作用,探索在哈尔滨生态条件下,适合的大豆粒茎比类型,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大豆粒茎比于F3、F4代呈明显分离,各组合单株粒茎比的次数分布呈为单峰曲线,呈正态分布;大豆粒茎比的遗传是以加性为主的数量性状,早期世代遗传力低,不易选择,随着世代增加,遗传力增大,可在F4代和以后世代进行选择;大豆亲本粒茎比的中亲值与F3、F4代粒茎比的均值呈显著的正相关,中亲值可做为大豆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个指标;大豆粒茎比与植株高度、主茎节数、分支数、分支荚数、生物产量、收获重、茎重呈负相关,与主茎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长叶型株系粒茎比高于园叶型株系粒茎比;有限类型株系高于亚有限类型,说明随着进化程度提高大豆粒茎比值有提高的趋势;大豆粒茎比与单株产量的关系较复杂,在一定范围内大豆粒茎比值的提高产量会提高,超过一定的范围,产量会有所降低。说明在一定生态条件下,都有一定的适应大豆粒茎比类型,粒茎比大小反应了一定生态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态类型。在哈尔滨田间条件下,大豆粒茎比值在0.9左右的品种类型,可望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茎部性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1923-2005年育成的30个大豆(Glycine max)品种为材料,通过2005和2006两年田间试验对茎部性状演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23年的1197.80kg•hm-2增加到2005年的2305.545 kg•hm-2,82年来增加了1107.73kg•hm-2,平均每年增加14.60kg•hm-2;不同年代育成大豆产品种间茎部性状差异显著,植株高度降低,倒伏指数下降,茎直径明显增加,主茎分枝减少,节数增多,节间明显缩短,植株抗倒伏能力随着年代的演替明显增强,但株高不宜继续降低,应保持在80cm左右为宜;通过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分枝数、倒伏指数、节间长度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并且株高、节数和节间长度对产量产生的直接效应较大,说明在遗传改良过程中茎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在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作为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实验室大豆豆乳加工技术,大豆豆乳产量,品质及加工性状的遗传和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促进大豆豆乳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不同来源短叶柄性状的遗传和有关农艺性状表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吉林引入的短叶柄材料公交7622—4—1—4 在南京与2 个长叶柄亲本南农94—524、洪引1 号杂交,表现一对基因分离结果,其与南京发现的短叶柄材料NJ90L—1SP杂交,F1 和F2 均表现为短叶柄,表明二者有相同的遗传基础,因NJ90L—1SP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故推论公交7622—4—1—4 可能亦受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从南农86—4×D76—1609 组合BC2F2 群体初步结果表明,D76—1609 短叶柄性状与豆荚伏茸毛间存在连锁现象,重组率r= 3.01±1.21% 。源于NJ90L—1SP和公交7622—4—1—4 的短叶柄叶枕不正常,农艺性状较差,尚难直接利用;源于D76—1609 的短叶柄与长叶柄后代相比表现晚熟、较易倒伏,但有可能获得高产、抗倒重组类型。  相似文献   

8.
矮秆大豆株高遗传及主茎节间长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吉密豆1号与吉林35、长农13分别杂交,利用双亲及杂交后代F1、F2和F3的株高数据研究了吉密豆1号的矮生遗传特性.结果表明:F2代株高的频率分布图可明显观察出3个峰值,且根据X2测验,F2代株高分离表现符合1(矮秆):2(半矮秆):1(高秆)的分离比率;F3代则有一部分株行表现出单基因控制的正态分布现象,部分株行表现出同F2代相似的1:2:1分离比率.说明控制吉密豆1号株高性状的为一对主效非完全显性基因和多个辅助数量基因,两者协同作用.另外根据株高指数概念,对两个组合F3代主茎节问长度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矮秆大豆合理株型的相关因子,认为进一步提高IL值,可使其株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9.
裸大麦的性状遗传及矮秆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矮秆种质“裸大麦”的矮秆、短穗、多棱、裸粒和极密穗等性状各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而其齿芒性状则由1对显性基因决定。其矮秆基因与uz基因等位,位于3HL上,并与穗长和穗密度基因存在遗传连锁,交换值分别为15.7%和13.7%。  相似文献   

10.
大豆杂种后代的子粒性状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不同花色、粒形、粒重和脐色的48个品种配制成24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后代子粒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近圆形×椭圆形,其F_1代为椭圆形,粒形指数和百粒重略高于中亲值;双亲花色相同而脐色不同的组合,无色脐×褐脐(或无色脐),F_1代均为无色脐,无色脐为显性,褐脐为隐性,其F_2代无色脐和褐脐的分离比例为3:1;双亲花色不同而种脐均无色的组合,F_1代为无色脐或蓝脐,蓝脐主要是白花亲本携带R基因所致,其F_2代蓝脐与无色脐的分离比例为9:7。种皮光泽度不同的品种杂交,F_1代种皮光泽度介于双亲中间,无显隐性之分。  相似文献   

11.
大豆品种抗锈病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宇俊  孙永亮 《大豆科学》1991,10(2):104-109
本研究利用4个对锈病抗性反应不同的大豆品种,配制双列杂交,并采用离体叶片人工接种鉴定F_1、F_2、B_1C_1、B_1C_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抗锈病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抗锈性遗传基础显著不同,抗病品种PI459025的抗锈性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耐病品种的耐病性受多基因控制,并有超显性作用存在。抗性的回交效应明显,受细胞核基因控制。抗性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重要,抗性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间杂交新种质遗传潜力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姚振纯  林红 《大豆科学》1996,15(4):310-316
通过对野生大豆(G.soja)、栽培大豆(G.max)种间杂交后代新种质,与不同类型栽培大豆、野生大豆Griffing双列杂交F2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不同类型亲本间一般配合力差异极显著,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正向优势居前两位的是野生大豆ZYD328、种间杂交后代品系8-44-3,论述了野生大豆及其种间杂交后代品系,对改良大豆品种基因的拓宽及有益基因的累加,具有很大的遗传  相似文献   

13.
大豆对SMV株系SC-11的抗性遗传及抗病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我国北方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11表现抗病的材料科丰1号、邳县茶豆、大白麻、齐黄22、诱变30、PI96983、Kwanggyo和感病材料南农1138-2、南农18-6配制的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研究了对SC-11的抗性遗传以及不同材料的抗病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科丰1号、邳县茶豆、大白麻、PI96983、Kwanggyo、齐黄22、诱变30与感病品种杂交的F1表现抗病,F2呈3抗:1感分离比例,F2:3家系呈1抗:2分离:1感病的分离比率,证明它们对SC-11的抗性由单显性基因控制.PI96983×Kwanggyo和齐黄22×诱变30杂交后的F2群体未发现抗感分离,表明PI96983与Kwanggyo以及齐黄22与诱变30对SC-11的抗性基因是等位或紧密连锁的.大白麻与科丰1号、邳县茶豆、诱变30,科丰1号与Kwanggyo,PI96983与邳县茶豆杂交的F2呈15抗:1感的比例分离,初步表明大白麻与科丰1号、邳县茶豆、诱变30,科丰1号与Kwanggyo,PI96983与邳县茶豆所携带的抗SC-11的基因是不等位的,而且2个抗性基因独立遗传.  相似文献   

14.
大豆抗灰斑病的抗性与抗病遗传育种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越平  杨庆凯 《大豆科学》2002,21(4):285-289
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曾给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过重大的损失,对该病害的抗性机理、遗传及育种进行研究对有效控制这一病害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从病原物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了近年来在大豆灰斑病结构抗性、生化抗性、抗性的遗传方式以及抗源筛选与育种研究的进展,为大豆抗灰斑病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豆籽粒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亲缘较远,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小金黄1号和黑林食豆配制杂交组合。脂肪酸含量的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_2代各种脂肪酸含量均呈连续性变异并有超亲现象。脂肪酸含量具中等或较高遗传力。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亚麻酸含量与脂肪含量、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大粒化选择可以提高油酸含量降低亚麻酸含量。油酸含量对亚麻酸含量的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6.
赵团结  盖钧镒 《大豆科学》2006,25(2):109-112
从(南农73-935×Beeson)F3株行和Co60γ射线辐照处理南农87C-38的M5株行分别发现2个育性异常材料NJS-18H、NJS-19H.后裔试验育性鉴定表明NJS-18H、NJS-19H不育株的雌性与雄性育性均不正常,不能正常结荚,可能为联会异常突变体,其不育性均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2个突变体可能用作大豆雌雄配子发育及其相互遗传关系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张太平 《大豆科学》1992,11(1):88-92
大豆硬粒(种皮不吸水)性状是一个能在不良环境中保持种子质量和活力的重要种子性状。本文研究了用育种品系D86—4448(硬粒)与商用大豆品种A6297(正常粒)杂交后的硬粒性状的遗传模式及与其它性状的关系。F_2及其亲本植株人工脱粒后在蒸馏水中(温度为24℃)吸水24和48小时。24小时后,422株F_2群体中,226株硬粒,165株中间型,31株正常粒的分离很接近9:6:1的比例,表明硬粒性状受两个主基因控制(x~2=1.67,P>0.40),基因间有累加效应,硬粒对正常粒为显性。生育期、百粒重、种皮颜色和光泽与硬粒性状没有关系,荚的吸水性与种子的吸水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将两个杂交组合后代,采用两种处理方法:(1)一粒传方法形成F2-F6各自世代混合群体,(2)混休群体F2-F5世代分别随机抽取单株形成F2.3(F2衍生的F3系统,以下类推)、F3.4、F4.5、F5.6统计分析了混合群体F2-F6各世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分离分布,对不同世代F2.3-F5.6系统内的变异情况与亲本一起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明确杂种后代蛋白质含量分离或相对稳定世代。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两组合一粒传处理形成的F2-F6代间,平均蛋白质含量基本一致,而其变异系数、方差及总变异幅度,在随世代提高逐渐缩小的趋势,这可能是 随世代推进,非加性效应减少所致;(2)两组合分别于F3或F4形成的F3.4、F4.5世代系统内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均呈下降趋势,并且趋于稳定。即至F3.4或F4.5之后,蛋白质含量的标准差、变异系数、总变异幅度基本稳定,与其亲本相似,其变异基本属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非遗传变异。这表明蛋白质含量的分离变异幅度至F4或F5系统内已很小,因此,蛋白质含量分离不大的杂交组合后代的选择可于F3或F4代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19.
大豆苗期耐旱性与部分根系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联合分析了母本干旱敏感型品种宁海晚黄豆(P1)、父本耐旱型品种晋豆19(P2)及其杂交后代F1和F2四世代群体,研究了大豆苗期耐旱性及大豆苗期根总长、根干重和主根长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它们皆受2对主基因控制,且皆有多基因效应,其主基因效应分别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完全显性效应、等显性效应和等加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2.16%、45.26%、16.95%和19.1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54%、44.55%、72.20%和5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