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供油正时是指喷油泵正确的供油时间,一般用供油提前角表示。供油正时准确与否对柴油机性能影响很大,供油时间过早,由于燃料是在气缸内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喷人的,混合气形成条件差,着火延时期长,会引起发动机工作粗暴;供油时间过晚,燃烧在膨胀行程中进行,产生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燃烧不完全、排气管冒灰白烟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喷油泵从开始供油至压缩上止点 ,相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称为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将燃油喷入气缸需有一个喷油持续时间 ,而且燃油与高温高压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有一个过程 ,加之柴油燃烧存在自然延迟期 ,这是为了在压缩上止点时 (或略后 )能获得燃烧混合气的最大压力和最高温度 ,使发动机功率最大 ,燃油消耗最低。所以 ,喷油泵必须在压缩上止点前供油 ,有一个最佳供油提前角。每一种柴油机均有一个最佳供油提前角 ,正确地选择供油提前角是要通过试验的方法确定 ,但随着柴油机燃烧室型式的不同而不同 ,对于直喷式柴油机最佳供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3.
<正>柴油喷入气缸后,与空气混合成为可燃混合气,为保证可燃混合气燃烧充分,且在上止点后某一时刻燃烧压力达到最大值,以确保柴油机正常工作。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前的某一角度,喷油泵就必须向喷油器供油,供油时间是用曲轴转角来表示,叫做供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是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最佳的供油提前角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达到最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有关零件的磨损或相对位置的变化等原因,供油提前角会发生改变,当它超过一定范  相似文献   

4.
运用试验和模拟计算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N485柴油机配装两种不同喷油泵的喷油系统时,喷油系统性能、柴油机工作过程以及整机噪声的变化。研究表明,装配BQ喷油泵,喷油系统的喷油压力较高,供油速率较大和供油持续时间缩短,使得滞燃期的喷油量增加,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较多,预混燃烧剧烈,导致整机噪声声功率级增加。  相似文献   

5.
根据柴油机的工作情况,对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迟早做出判断,这对于改善柴油机的工作性能是非常重要的。1.敲缸的声音发动机起动后,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听到轻微的金属敲击声,如果供油过早,可以听到一种木锤敲击活塞似的声音,转速越低越明显,供油越早声音越清脆;供油过晚,则敲击声不明显。有时喷油嘴喷油雾化不良,燃油燃烧时间推迟,引起爆燃,也有敲击声,但比起供油时间过早来影响要小得多,两者不难区分。2.起动性能供油时间对发动机冷起动性的影响最明显,供油时间过早或过晚都难于起动。3.高低速的影响如果发动机怠速时运转良…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表征柴油机燃油系供油或喷油时间的有六个“角”。这六个“角”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在使用中必须注意。 1.供油起始角 指喷油泵柱塞顶端开始关闭进油孔时,柱塞中心线与喷油泵凸轮对称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如4125A型柴油机所用Ⅱ号泵的供油起始角为45±1°,其相应的滚轮体总成高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工作时长期冒黑烟会导致功率下降.分析其原因有:柴油质量差,喷入缸内不能完全燃烧,排出黑烟;供油时间过早,喷入油缸的大量油雾在短时间内燃烧不完全,一些未燃油气被废气包围,形成黑色小炭粒随废气排出,若个别缸供油过早则出现周期性冒黑烟;供油时间过晚,后来喷入气缸的柴油在工作中来不及燃烧,即排出机外会冒黑烟;超负荷工作时,调整器发挥作用,使供油量增加,但此时空气进量并未增加,导致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而冒黑烟;空气滤清器堵塞,使新鲜空气不能充分被吸进气缸,在喷油泵工作正常情况下,混合气过浓,出现冒黑烟;喷油泵调整不当,供油量过大,排气冒黑烟;喷油泵调压弹簧弹力不足或调压螺丁松动,喷油压力下降雾化质量不好,使喷入气缸中颗粒较大的油滴来不及燃烧,排出废气便呈黑色.  相似文献   

8.
1供油正时的具体意义柴油机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时,活塞距上止点的位置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叫做供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表示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的时刻称作供油正时。柴油机气缸中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约占15℃~35℃曲轴转角,为获得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燃烧过程的最高压力应出现在上止点稍后,因此,喷油时刻应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之前。喷油器始喷时,活塞距上止点的距离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叫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柴油机燃油系有六个“角”。这六个“角”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性能,在使用中必须注意: 一、供油起始角 指喷油泵柱塞顶端开始关闭进油孔时,柱塞中心线与喷油泵齿轮对称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如4125A型柴油机所用Ⅱ号泵的供油起始角为45°±1°,其相应的滚轮体总成高度为25.8±0.05mm。这个角度反应喷油泵凸轮转角和柱塞位置高低的关系,影响供油规律,在喷油泵拆卸检修后重新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如果供油起始角不符合要求,可用更换垫块的办法来调整(有的喷油泵用调整螺钉的办法)。注意:这个角度与柴油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分析了柴油机喷油泵传动零件磨损后,对供油时间和供油规律的影响;找出其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使喷油泵的供油规律和供油时间接近原设计最佳规律。  相似文献   

11.
对于非对称凸轮的喷油泵通常以供油预行程来衡量供油始点。所谓供油预行程就是指柱塞从下止点上升到柱塞顶平面刚好关闭进回油孔时,柱塞所上升的距离。而对于对称凸轮的喷油泵,一般供油始点用供油开始角来表示,即柱塞开始供油时,滚轮挺柱体中心线与凸轮对称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就是供油开始角(小于90°)。喷油泵的供油时间对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燃油消耗量、柴油机噪声、烟度和排气温度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喷油泵使用一定时间后必须检查,并按调试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2.
燃烧是发动机产生动力的来源。可以说 ,内燃机的生存与发展 ,汽油机与柴油机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对环境的污染等 ,无不与燃烧的种类和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一般理论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后燃期。由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特点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燃烧不完全。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是在压缩上止点前后不大的曲轴转角范围内完成 ,如果柴油机的转速为 1 5 0 0r/min ,这相当于只有 0 .0 5 6s。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柴油机充分燃烧是非常困难的。2 .柴油机敲击。在…  相似文献   

13.
喷油泵是燃料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工作性能。喷油泵的功用是按照柴油机的工作顺序和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将一定压力的柴油送给喷油器。喷油泵喷油不正常或不喷油,会直接导致柴油机工作不正常或不能进行工作。喷油泵在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有:供油压力低;供油量减少或不供油。  相似文献   

14.
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驾驶员,在修校东方红-75型拖拉机上的喷油泵时,由于供油提前角调得不准而使发动机工作性能不良。这主要是由于该型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调整方法比较复杂,驾驶员不易掌握。为此,笔者研究了一种供油提前角的“傻瓜”调法,即把复杂的供油提前角调整过程转移到喷油泵试验台上完成,使喷油泵安装到柴油机上的过程“傻瓜”化。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柴油机获得较好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减少污染,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供油适量; (2)供油和喷油时刻准确; (3)喷油质量良好; (4)喷油有规律。而喷油泵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上技术性能要求,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后,都需在试验台上对喷油泵进行调试。   经调试后的喷油泵,其功用应恢复原标定的技术状态,然而实际维修工作中,有的喷油泵经过调试后,发动机的功率还是不足,经分析有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1 试验台附件对供油量的影响   经调试后的喷油泵,在马力试验中常出现供油…  相似文献   

16.
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正常运转及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多缸柴油机的喷油泵必须保证各缸供油量均匀 ,其不均匀度必须在允许范围内 ,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喷油泵供油量不均匀度超差的发动机故障 ,主要表现为发动机抖动。断缸时有缺缸现象或者个别缸工作较重 ,有严重的敲击声。此类柴油机工作平稳性差 ,加速不良 ,功率不足 ,大负荷工作时冒黑烟 ,耗油量明显增加。一、试验台测试条件对不均匀度的影响1.标准喷油器流量误差标准喷油器流量误差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油量均匀度。所以在调试喷油…  相似文献   

17.
喷油泵供油时间是否正确对柴油机工作影响很大,供油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导致柴油机启动困难,排气冒烟,机温过高等故障。为此重点阐述了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提前角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供油时间过早或过迟,都会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的工作,本文强调了喷油泵供油时间调整的重要性,讲述了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时间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柴油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或因其零部件的磨损,或因其修理、安装、调整上的错误,均会引起供油时间的改变,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燃烧不良,油耗增高,功率下降,其动力性、经济性变差.为此,现将影响喷油泵供油时间的主要方面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供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的一个重要可调的参数,供油提前角也叫喷油泵供油时间,用曲轴转角表示,即喷油泵开始供油时活塞到达上止点前的曲轴转角。在使用中,由于零件磨损,供油提前角会发生变化,从而使柴油机出现下列症状:起动困难,严重者不能起动;机温过高,无负荷、额定转速十分钟,冷却水沸腾,耗水量增加,每小时超过2.5千克,触及机体烫手;工作无力,加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