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橡胶树抗寒生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零上低温寒害是我国橡胶树北移种植的主要限制因子。自本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究橡胶树抗寒生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寒害成因、抗寒力的本质、提高抗寒力的措施以及鉴定抗寒力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橡胶树寒害成因和抗寒生理—生化变化过程,并对今后橡胶树抗寒生理的研究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抗寒力不同的五个品种为试材,应用电导法测定茶树不同品种在低温冷冻处理后的伤害率。结果证明:电导率测定方法简单,品种间差异较大,重复性好,可以作为茶树品种抗寒力鉴定的粗筛手段。并初步探明电导法在茶树抗寒力的鉴定中,处理温度应在-10℃或-10℃以下。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地区引种的澳洲坚果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3年生无性繁殖澳洲坚果10个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电导法和全株冰冻测试法测定西双版纳引种的1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0个澳洲坚果品种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0.72~2.36℃之间,H2和HY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抗寒力较强;HAES900、A16和Special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D4、OC、HAES816、A4和D等品种属于抗寒力中等的M类型.  相似文献   

4.
橡胶抗寒高产选育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我国在南亚热带地区橡胶栽培的需要,六十年代初开始了橡胶抗寒高产选育种的研究.经过20多年工作,选育出抗寒高产优良品种,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因地制宜种植,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了用人工低温与前哨点抗寒苗圃系比相结合的鉴定苗期抗寒力的方法.并从理论上探索橡胶抗寒性状的遗传规律与亲本选配原则.本文还总结了抗寒高产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从三方面改进工作:即选择抗寒力特强的种质;培育幼态无性系;重视抗寒高产母树的优良性状;超亲育种.预计对提高橡胶树的抗寒力及产量水平均有较大推动.  相似文献   

5.
叶柄电导法鉴定橡胶无性系抗寒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橡胶叶柄切段比叶圆片更适于作电导法材料。0℃/45h低温强度能鉴定出品系抗寒力差异。电解质渗出率、伤害率及相对抗性指标适用于橡胶无性系抗寒性测定。  相似文献   

6.
1997—1998年应用电导法对17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抗寒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种间抗寒力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上属同一类型。低温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受害程度与某一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与田间自然受冻率的回归分析表明:-9℃~-12℃为福建大多数乌龙茶品种忍受抗寒的临界低温。  相似文献   

7.
1997—1998年应用电导法对17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抗寒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品种间抗寒力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上属同一类型。低温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水平。其受害程度与某一低温强度度其持续时间有关,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与田间自然受冻率的回归分析表明:-9℃~-12℃为福建太多数乌龙茶品种忍受抗寒的临界低温。  相似文献   

8.
应用的六项指标是:蒸腾比率,细胞渗透压,原生质粘度,水份含量,原生质渗透性和原生质束缚水.每一指标的强度和变动范围用抗寒力强和抗寒力弱的橡胶实生苗来表示.例如抗寒植株蒸腾率看来较低,变动范围小,而不抗寒植株,蒸腾率高,变动范围大,因此,这些指标可用以鉴定不同品系或实生苗的相对抗寒力.  相似文献   

9.
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本文研究了冷驯化和ABA对茶树抗寒力及其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冷驯化或者ABA处理,茶树经历了驯化再到脱驯化的过程,相应地茶树的抗寒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驯化前的几乎为0逐渐增大,而随着脱驯化的进行又迅速恢复到驯化前的水平。低温驯化的临界温度为7℃左右,脱驯化的临界温度为9℃左右。人工低温驯化和ABA处理,茶树抗寒力的提高幅度没有自然冷驯化下的大。对三种处理下茶树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的研究发现,冷驯化中茶树体内脯氨酸含量变化是对外界条件变化的一种综合反应,很难说明单一的脯氨酸含量与抗寒力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优化机械伤害诱导次生乳管分化的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了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新梢和顶芽的发育状态以及伤害程度对机械伤害诱导巴西橡胶树萌条次生乳管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萌条的形成层活动具有明显的休眠期和活动高峰期。在形成层活动的高峰期,小面积的机械伤害容易诱导淡绿期和稳定期萌条分化次生乳管,而且稳定期萌条次生乳管分化程度显著大于淡绿期萌条。但在形成层活动的休眠期,小面积的机械伤害不能诱导萌条的次生乳管分化。新梢和顶芽发育状态对机械伤害诱导次生乳管分化程度的影响都与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密切相关。大面积的机械伤害抑制次生乳管分化,可能与伤害部位的形成层细胞分裂活性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白肉枇杷的抗寒性,为北缘地区白肉枇杷的推广及抗寒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枇杷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建立白肉枇杷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的抗寒性测定体系,并以此确定25份白肉枇杷资源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白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变化作曲线,在低温处理8 h以上时,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变化,可以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25份白肉枇杷LT50测定结果表明冠玉的LT50达到-15.95℃,最抗寒,次之为美国种、铜皮、白玉、美玉、上海种等白肉枇杷资源。  相似文献   

12.
解析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对不同缓释肥的响应,旨在筛选科学的甘蔗专用缓释肥配方与用量,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缓释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常规施肥(CK)和不同配方缓释肥处理(A~F)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变化。与CK相比,添加长效剂(235 g/t)和增效剂(3 g/t和18 g/t)的缓释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且除添加长效剂的缓释肥C处理(235g/t)之外,施用其他配方缓释肥未能提升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丰富度;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细菌是CK处理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生孢噬纤维菌属(Sporocytophaga)和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是添加长效剂缓释肥A处理(125 g/t)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添加长效剂的缓释肥B处理(150 g/t)甘蔗植株茎部未发现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norank_f__SC-I-84、norank_f__Neisseriaceae、norank_f__JG30-KF-AS9和马赛菌属(Massilia)细菌是添加长效剂缓释肥C处理(235 g/t...  相似文献   

13.
一、植物抗寒防寒研究对果树阻抗变化的抗寒作用有关资料的评价在结冰和化冰期间记载不同栽培品种的苹果枝梢的电阻和温度,用装置四个电极的转换器在1000赫兹测定其阻抗,在结冰期间阻抗性状的变化保持恒定,曲线的位移表示细胞结构的差异.细胞结构的差异取决于温度和滞后作用的大小,结冰时的滞后作用大于化冰时的滞后作用,这种差异包含着滞后作用的大小,滞后作用的范围随着组织对寒害感受性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在越冬期间,两个抗寒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莱品种叶片抗寒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抗寒锻炼期间,甘蓝型油菜抗寒能力逐渐提高,渗透势随抗寒力的增强而降低,可溶性糖等溶质含量增加,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下降,束缚水含量上升,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大。元月初,上述物质的变化达到峰值,两个品种间的差异亦达最大值。渗透势、游离脯氨酸含量、总含水量及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可以作为甘蓝型油菜品种抗寒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胶树抗寒力,地处重寒害区的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在抗寒选育种及其它农业抗寒措施研究和使用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化学刺激能否作为一项提高胶树抗寒力的农业技术措施,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正确使用化学刺激收到了减轻胶树割面寒害的实际效果1、从《华南四省(区)橡胶寒害调查总结会议资料汇编》(农林部农垦局编印1976年5月)(下简称《汇编》)看到,广西和湛江局的调查材料一致表明,施用化学刺激对减轻当年和往年的割面寒害都有明显的作用.广西东方场电石刺激月割6刀的林段查61个  相似文献   

16.
电子束辐射诱变及克隆选择培育好好芭抗寒无性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电子辐射处理好好芭试管苗,从改变基因型入手提高其抗寒力,以获得稳定遗传的好好芭株系。研究表明150GY的辐射量是诱发好好芭发生变异的最佳剂量,结合生化标记,抗寒相关的酶类——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人工模拟低温实验的克隆检测,筛选出了具有较高抗寒能力的好好芭株系,这些株系通过无性系繁殖可用于抗寒育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类番荔枝的冻害表现及其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世彪  陈菁 《云南热作科技》2001,24(1):12-15,20
调查了广东湛江地区2个属9个种(品种)番荔枝的冻害表现及冻后恢复情况,树龄小,枝条嫩的树体冻害严重,来春生产恢复慢,冬季仍处于活动状态是枝条形成层首先受冻害的内在原因,从抗寒角度把番荔枝分为三类,抗寒类群;秘鲁番荔枝,圆滑番荔枝,比丽巴番荔枝;较抗寒类群:牛心番荔枝、山刺番荔枝(成龄),杂交番荔枝,非洲骄傲;不抗寒类群;普通番荔枝,刺番荔枝,山刺番荔枝(幼树)。  相似文献   

18.
特早生特抗寒茶树新品种“农抗早”选育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树抗寒育种 ,已有先例。陈文怀于 2 0世纪六十年代 ,从杭州当地群体茶树中 ,单株选育出无性系“龙井 4 3”品种 ,抗寒性强 ,特早生 ,品质较好 ,在长江南北推广面积较大 ,但持嫩性差 ,抗春雪冻害能力弱。因其抗寒性强又特早生 ,生产单位仍很欢迎。笔者从 2 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结合教学和江北茶区生产需要 ,根据教科书的电导法、细胞组织切、细胞质浓度测定法等 ,鉴定茶树抗寒性 ,也选育出十余个抗寒茶树品系 ,不料于 1991年 1月 ,合肥出现 38年一遇的低温 ,气温降至 -14.8℃ ,地温降至 - 19℃ ,持续 8天 ,所选出的一些抗寒品系均被冻伤或…  相似文献   

19.
抗寒剂在玉米幼苗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比较分析了叶片喷施抗寒剂A和耐苗期低温能力,结果表明,喷施抗寒剂A的植株叶片的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可溶糖含量、电导率等项指标均优于稀土和清水,抗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云南热作科技》2010,(3):F0003-F0003
2007/2008年冬春,受太平洋出现的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滇东南植胶区出现了连续多次日均温≤15℃的长达41天的强降温及连续低温阴雨冻害天气过程,造成滇东南植胶区橡胶树严重寒害。2009年底对寒害恢复情况同访调查,目前该植胶区生产上种植的各橡胶品系间的抗寒力和寒害后的恢复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生产上抗寒减灾救灾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