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沙棘木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集度指标判断分析沙棘木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结果为:沙棘木蠹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属聚集分布。以平行线、对角线、五点式、Z字型4种取样方法调查,分别计算m(平均数)、s(标准差)、CV值,并与对照地进行比较,确认为对角线和五点式的取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纵坑切梢小蠹越冬成虫种群在树干根际分布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采用对各样地和不同方位的聚集指标测定、幂指数测定和平均拥挤度(m )与均数(x)的回归检验,证明越冬成虫种群属聚集分布。应用对角线、"Z"字型、五点式、棋盘式、平行线式5种取样方法比较,以"Z"字型和棋盘式抽样效果比较好。同时提出不同虫口密度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枣红蜘蛛的分布格局及田间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螨在枣树株间为聚集分布,抽样宜采用平行线、双对角线和五点式3种方法。另外还研究了枣红蜘蛛冠内抽样估计技术,并建立了以有虫叶率估计种群密度的简易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4.
波纹杂毛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回归法对波纹杂毛虫幼虫在马尾松林内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幼虫在马尾松林内为聚集分布。并用Iwao法确定平均拥挤度 (m )与平均密度 (x)的回归方程 ,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佳抽样数 ,列出序贯抽样表。林间抽样方法比较认为 ,对角线取样法精度较高 ,适用于林间虫情调查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茶角胸叶甲幼虫在茶园内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水平和垂直方向两个角度,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对茶园土壤中幼虫虫口密度数据进行了收集,运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Bliackth聚集均数对采集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层中,茶角胸叶甲幼虫均呈现聚集分布,区域聚集度强弱顺序依次为:5-10 cm0-5 cm10-15 cm15-20 cm20-25 cm,除表土层外(0-5 cm),土层越深茶角胸叶甲幼虫聚集程度越弱;茶角胸叶甲幼虫在茶园各个水平方向区域(离边缘5 m、10 m、15 m)均呈聚集分布,随中心至边缘区域茶角胸叶甲幼虫聚集程度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提高防治效率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Iwao的平均拥挤度X与平均密度X的回归关系,对不同林型内楸蠹野螟各世代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分析。在丰产林内,第一代幼虫遵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K=2.62,第二代幼虫为普通的聚集型,在地堰楸间,第一代幼虫为普通的聚集型,第二代幼虫遵从具有公共K值的负二项分布,K=0.68。用不同的取样方法比较了取样精确度,明确了最适宜的林间调查方法是五点式取样。计算出各代幼虫在不同密度下的最适取样数。列出了不同林型、不同世代、不同树龄的序贯取样表。  相似文献   

7.
经测定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种群属于聚集分布型.蛹期调查取样以“Z”字形,越冬幼虫期取样以双对角线为最佳,并根据1wao提出的取样公式,制定了最佳抽样数参数表.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掌握松毛虫的发生量,提高调查精度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选择6块具代表性的林地,对松毛虫蛹、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取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蛹及越冬幼虫基本属于聚集分布,蛹期调查取样以Z 字形、越冬幼虫以对角线为最好,调查范围以树冠投影内为宜。本文给出了不同虫口密度下最佳取样株数参数表和越冬幼虫上树虫口估测参数表。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枸杞瘿蚊的越冬蛹进行了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1.枸杞瘿蚊蛹的空间格局呈聚集度较大的负二项分布;2.确定了蛹的序贯抽样方案;3.在五点式、棋盘式、平行线、对角线“Z”字式抽样方法中,宜采用平行线和棋盘式等距抽样方法,尤以平行线抽样方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松针小卷蛾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越冬代幼虫在马尾松人工幼林内呈均匀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用抽样调查方法研究表明,双对角线取样精度最高;并应用 lwaos 方法分析、计算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1.
木毒蛾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和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比较频次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木毒蛾各虫态的分布型。应用Iwao方法,计算各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低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序贯抽样。研究表明,木毒蛾各虫态(卵块、幼虫、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幼虫以聚集型扩散。幼虫在中低密度下,以对角线和棋盘式取样最佳,卵块以对用线取样最佳。对木毒蛾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坚持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模型分析法对梅州市马尾松毛虫越冬代、第2代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5种常用抽样方法进行了模拟取样、测定,且编制了最佳抽样株数参数表。结果表明:梅州市马尾松毛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在抽样调查时,采用对角线法、平行线法、“Z”字形法效果好,抽样株数一般为20株。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毛虫蛹和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取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林中心长埠实验林场的晚松人工林中发生思茅松毛虫危害,蛹及越冬幼虫基本属于聚集分布,蛹期调查取样以棋盘式,越冬的幼虫以对角线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对竹小蜂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虫种群呈普通聚集分布。在较低密度下,其基本成分是面积为4株楠竹大小的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进行化学防治以后,对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无影响。但因种群密度降低而使种群聚集程度提高。幼虫在竹梢中部的分布显著不同于上部,而与下部无显著差异。在株内取样调查时,以竹梢中部为最佳:进行样地调查时,以双对角线法取样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三星竹象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采用刀切法给出了聚集度指标的估计区间。结果表明,三星竹象虫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所采用的三次设计最优拟合提高了回归模型参数的精度,根据研究结果计算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并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抽样技术研究表明,林间虫情调查时,采用平行线取样法或对角线取样法,实际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麻城市五脑山枳椇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设置4块样地,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并采用Poisson分布拟合及χ^2检验等测度方式,对枳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聚集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枳椇种群不同龄级植株均呈聚集分布;幼龄植株分布格局强度和种群聚集强度均高于中龄植株;随取样尺度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升高,聚集强度下降,平均拥挤度上升;不同的取样尺度中,幼龄植株、中龄植株和全部种群植株分布格局均未出现分布拐点。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赤枯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了聚集度指标法研究马尾松枯病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其分布是聚集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以聚集向外扩散。林间抽样方法比较结果,以五点团状法取样精度较高,适用于苗围病情调查,文中分析并计算了调查的最佳抽样数列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经典指数对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无性系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了不同龄级分株与其他龄级分株的平均距离,探讨了分株年龄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拐棍竹无性系种群呈聚集分布;②种群的聚集分布的强度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弱;③分株间的平均距离随龄级差距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和恢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铁坚油杉天然种群,采用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方法,运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Lloyd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DavidMoore的丛生指标,Morisita扩散型指数对个铁坚油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m~2,25m~2和50m~2面积上,S1样地呈均匀分布,S2和S3样地呈Poisson分布;3个样地种群聚集强度随取样面积增大而上升。S1的分布格局可能与人为环境干扰有关;4m×4m尺度上Poisson分布最为明显。种群的保护与恢复,应注重聚集强度最大的取样尺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以样枝为取样单位,采用8种聚集度指标和三种概率频次分布来确定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测定结果表明,樟子松梢小卷蛾(Rhya-cionia pinicolana(Doubleday))幼虫呈Neyman分布,且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不因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介绍了空间分布型在最适抽样数的确定及序贯抽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