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随着造林绿化及封山禁牧项目深入实施,立地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均已绿化成林。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快人工促进造林绿化被提到日程,喀左县自2010年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很好的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为类似立地条件造林提供一套可行的技术措施,仅供类似立地条件地区造林绿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侧柏水土保持林抚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法建立了2个可控抚育因子与侧柏水土保持林材积增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侧柏水土保持林综合抚育的优化方案,为侧柏水土保持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运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法建立了2个可控抚育因子与侧柏水土保持林材积增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提出了侧柏水土保持林综合抚育的优化方案,为侧柏水土保持林合理经营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3.
森林对于保持水土流失,改善局部小气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水土保持森的作用更是如此。对此,本文分析研究吉林省水土保持林概况、历史沿革及类型,并对其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水土保持措施对板栗林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汀县河田镇有无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板栗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水保措施对土壤养分、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程措施显著改善了土壤容重和水解性N含量,而未显著增加土壤的C、N含量;植物措施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的改良作用更为明显。(2)由于工程或植物措施的施用,<0.25 mm微团聚体向>0.25 mm的大团聚体转变。(3)不同水保措施处理团聚体的稳定性依次为:结合采用工程和植物措施>仅采用工程措施>仅采用植物措施>未采取措施。(4)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土壤容重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土壤C、N含量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林的立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湖南马尾松水土保持林为范例,进行了水保林立地的涵养水源、固持土壤和林分生产力的专项质量评价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林业分类经营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该文分析了辽西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水土保持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包括科学选择树种、确定合适的栽植密度、改造油松纯林、推广农林牧复合经营模式等,以充分发挥辽西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