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概述中幼龄林抚育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幼龄林抚育的措施,包括割灌、修枝、抚育间伐,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造林过程中需要对幼龄林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才能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活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幼龄林采伐、抚育现状及抚育措施3个方面分析林业幼龄林的抚育,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中幼龄林抚育的含义及其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综合分析了当前中幼龄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一、中幼龄林抚育(一)中幼龄林抚育的概念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于中、幼龄林进行抚育,从而促进它们的更好生长发育,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得到的更好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来说就是针对幼龄林与中龄林阶段的生长发育进行人工干预,人为干预的措施应当按照规定来进行,措施的施行应当遵守林分发育和自然发育的相关规律,同时还应当根据森林的培育方向来进行具体措施的选取。在具体的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了生态疏伐、定株、修枝、透光抚育、等  相似文献   

5.
中幼龄林抚育机械化工艺及机械系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已是我国林业的紧迫任务。由于任务繁重,采用机械化抚育方式已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地形,坡度划分三种机械化类型区,并确立制定中幼龄林抚育机械系统的4项主要因素。提出4种不同类型的抚育机械化工艺路线及可供选择的机械系统类型。建议在我国宜发展中小型机械,配合有效的手工工具,在发展机械化的同时,必须重视半机械化和工具化。实现中幼龄林抚育机械化的困难很多,可以适当地搞一些不同类型机械化抚育试验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的建设,提高整体森林覆盖率,我们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营林工作,并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基本都只重视了对防护林的进一步规划,而忽略了对幼龄林的抚育,所以致使树木的成活率相对较低、成活质量不高,这就严重阻碍了我们国家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倘若抚育工作无法落实到位,那么对于后期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林木低于病虫害的能力就会降低,最终成材率无法获得保障。对此,只有重视起来幼龄林的抚育工作,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林木的品质,为林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现状和问题幼龄林的抚育工作是整个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我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发展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决策方针以营林为主,而营林的重要手段就是对中幼龄的种植养育,其作用于森林发展的全过程,通过对中幼龄林木的抚育可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袭击生态林业的推进。所以对于中幼龄林的抚育对于我国林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对中幼龄林的抚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为了促进林业的发展,扩大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需要加强对中幼龄林的管理,提高树木的成活概率,进而完成植树造林的目标。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幼龄林的分类抚育与管理,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幼龄林的科学管理模式,并对林业发展幼龄抚育的鼓励政策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长期存在着"重造轻管、重封轻抚"的传统林业生产观念,最终导致造林抚育管理水平滞后,中幼龄林生长速度缓慢,生长长势衰弱,林木蓄积总量徘徊不前,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因此,改变以往传统林业生产思想,强化中幼龄林抚育关键技术稳步拓展,对提高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森林产质量、林业资源总效益具有相当  相似文献   

10.
林业的发展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但是研究调查中发现,很多地区的林业幼龄林抚育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和其他产业相比,在管理上一直都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因此对环境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做好林业幼龄林抚育管理工作是部分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对此进行浅析,并为此提出相应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中幼龄林抚育实施过程中,调查设计是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中幼龄林抚育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施工是中幼龄林抚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按照中幼龄林抚育设计方案进行准确的施工,体现中幼龄林设计思想,达到较好的抚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了长白山区幼龄林抚育问题,就长白山区的主要林业资源做了简要的阐述,针对其中所存在的幼龄林分与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严格执行森林经营方案、确定抚育林分并及时实施抚育、加强冠下补植补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志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8):101-101,105
中幼龄林抚育的目的是为了巩固造林成果,给造林后的幼林、目的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快林木生长,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介绍了中幼龄林抚育的概念、措施、要求、质量管理、监测、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福利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森林抚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和抚育资金投入额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考虑内生性而引入工具变量后,该结果仍然成立;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发达地区农户的森林抚育行为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与幼龄林抚育相比,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中龄林抚育行为的积极作用更大。基于以上分析,(1)政府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支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2)政府及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应加强正面宣传和改进服务来改善农户的满意度评价;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注意地域差异和林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幼龄林作为森林环境改善、林木组成调查、森林资源培育以及林木生长推进重要手段与措施,科学合理抚育幼龄林不仅能加大后背资源的培育力度,增强林地的生产力和林分质量,还能够将造林绿化的成果有效巩固,对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为探讨目标,在分析幼龄林抚育管理现状基础上,探究实现森林资源多种效益的幼龄林抚育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该文阐述了中幼龄林抚育的重要性,总结了中幼龄林抚育作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为合理安排中幼龄林抚育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小陇山党川林区中幼龄林资源及经营现状方面阐述了该林区中幼龄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小陇山党川林区中幼龄林资源及经营现状方面阐述了该林区中幼龄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森林培育工作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在不同林分类型搞好抚育间伐、如何确定间伐木都是林业工作者实际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泉阳林业局中、幼龄林的抚育和主要林分类型的论述,归纳和总结出抚育间伐木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是指从幼龄林到壮龄林末的一段时期内,在森林中定期重复地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其目的是确保森林由目的树种和优良树种组成,改善林分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品质,增强林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将中幼龄林的抚育间伐分为透光抚育和生长抚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