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述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性,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主要措施,以为我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丽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浙江省丽水市的概况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做法,阐述了创建森林城市的主要措施,包括建设“城市森林”、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森林屏障、务实“森林产业”、宏扬“森林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山水铜都,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铜陵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部署。该文分析了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现状和必要性,指出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于铜陵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议。主要包括: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有合理的配置等。  相似文献   

4.
自2015年镇巴县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就镇巴县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当地森林城市创建速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世虎  徐辉筠  高悦 《农技服务》2013,30(5):542-543
对徐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乡土树种的种类分类、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乡土树种在徐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应用优势,提出了现阶段徐州乡土树种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徐州市乡土树种培育、应用及市场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湖北省黄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城市绿地资源和造林用地基础条件等方面,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说明黄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主要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建设宜居丹城,南丹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战略部署。该文对县域森林资源、城区绿化、乡镇及村屯绿化等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南丹县所具有的创森优势、劣势,并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20,(1):85-87
为科学评估驻马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效益提供参考,综合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测算了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并对其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了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生态效益为2 122 432万元,直接经济效益为4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表现为带动各项关联行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塑造良好投资环境、增加公共服务价值等;社会效益表现为打造宜居城市、优化农林格局、传播生态文明和创造绿色效益等。  相似文献   

9.
2016年以来如皋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分析了如皋市创建森林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建森林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马鞍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客观评价了马鞍山市森林资源、城市绿地的建设现状和主要特征,分析了全市可增森林覆盖率潜力,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对马鞍山市森林城市建设功能区划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7日,国家森林城市考察组考察了浙江林学院。专家对美丽的校园环境和鲜明的生态特色赞叹不已,认为浙江林学院是临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最大、最亮、最有实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梅州市积极开展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成效明显,并在2019年成功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结合实践,对梅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为梅州生态林业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片区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10年扶贫攻坚主战场。本文分析了该片区自然遗产资源保护现状,并建议:(1)跨省联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申报工作及其片区协作;(3)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4)发展依托各种自然遗产的、跨行政限制的生态旅游系统;(5)重点创建中心城市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6)构建森林生态旅游网络;(7)创建中心城市的"国家森林城市";(8)创建中心城市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9)重点发展八大类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国对一个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最高评价,是最具权威性、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建设整体水平的荣誉称号,并且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国家森林城市”与以往人们说的“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等概念不同,其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系统,更加注重城市及郊区各类生态建设和乡村绿化建设。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提出濮阳市要尽早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森林发展对于秦皇岛市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秦皇岛创建森林城市的意义及优势,结合秦皇岛区域发展,提出秦皇岛建设森林城市的思考与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冬彪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89-90,137
通过分析岳西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梳理了岳西县创建森林城市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差距,明确了森林城市建设理念和布局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森林生态、森林生态保护、森林生态文化、森林产业以及森林城市支撑等五大体系的建设思路,以期为岳西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信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建立林业两大体系的要求出发,对息县不同立地条件下适宜发展的优良树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20,(11)
该文运用S W O T分析法,分析本溪满族自治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该县省级森林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为辽宁省正在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其他县(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19个国家森林城市时空演变的历程、特征和动因,并针对当前国家森林城市空间分布失衡提出建议,促进协同发展。【方法】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视域出发,借助历史研究法及文献分析法划分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阶段及建设观念;采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及基尼系数分析国家森林城市的空间演变特征;采用叠置分析、矩阵分析及SPSS探索国家森林城市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1)宏观发展阶段。此阶段可归纳为基础探索—系统规范—快速发展等3个阶段,建设观念呈现“碎片化—一体化”“过度化—自然风”“绿起来—活起来”三大转变。(2)空间数量演变。建设覆盖面涵盖5个等级,数量分布与“胡焕庸线”高度吻合,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集聚热点由少至多。(3)空间态势演变。具有集聚性、方向性、联动性特征,呈现“点上突破—线上衔接—面上拓展”的联动发展模式。【结论】政策调控和观念升级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和引导;自然约束力和社会驱动力是创建高质量、低成本的国家森林城市的必要条件,决定了国家森林城市的数量分布和空间演变趋势;城市转变力紧扣群众需求为国家森林城市的提质升级提供了切入点。在动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